-
公开(公告)号:CN110500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905633.X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技术领域,顶部横梁设于底部横梁的上方,且顶部横梁的下表面设有数个支墩,每个支墩与底部横梁之间连接有型钢连杆,顶部横梁、底部横梁、支墩以及型钢连杆均设置于侧墙开洞范围外围;侧墙开洞范围内侧设有若干个立柱,每个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洞口内加强梁,位于上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顶梁连为一体,位于下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底梁连为一体,位于左右两侧边的立柱与车站侧墙连为一体。解决了城市地下开发空间与暗挖地铁车站主体连接通道宽度小、连接洞口狭隘、整体空间局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10892.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曲荣怀 , 吴圣贤 , 李慎奎 , 徐浩 , 张美琴 , 陶岚 , 李立 , 胡明研 , 魏哲奎 , 姚显贵 , 刘鹏 , 陈翰 , 邓超 , 刘文静 , 姬小勇 , 李军 , 黄峻 , 周宏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横向变形注浆修复方法,包括盾构管片,所述盾构管片开设有若干用于注浆的盾构管片注浆孔,所述盾构管片的两侧设置有管片两侧注浆加压区,所述盾构管片的顶部上方设置有拱顶加固区,且位于拱顶加固区与盾构管片之间设置有拱顶注水稀释土壤层;本发明通过在盾构管片横向较大变形段的顶部进行旋喷注浆加固,并在注浆加固层的支撑保护下,对管片上部土壤进行强制排泥,在盾构管片两侧进行微扰动注浆加压,调整盾构管片受力,减少盾构管片横向收敛变形,施工安全可靠,且可以充分保证隧道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56622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06596.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重复支顶和锁紧功能的隧道中隔壁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重复支顶和锁紧机构设置在隧道中隔壁钢架上;所述的重复支顶和锁紧机构由千斤顶、一号角钢、顶丝、二号角钢构成;隧道中隔壁钢架的上下两段的一侧壁上均固定有一号角钢,千斤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一号角钢上;隧道中隔壁钢架每一根纵梁的上下两段上均利用螺栓连接固定有二号角钢,且二号角钢与一号角钢相邻设置,顶丝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螺母连接固定在上下两个二号角钢中。可有效控制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拱顶及地面沉降,同时也可改善隧道上部荷载较大而导致的初支结构受力较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000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905633.X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技术领域,顶部横梁设于底部横梁的上方,且顶部横梁的下表面设有数个支墩,每个支墩与底部横梁之间连接有型钢连杆,顶部横梁、底部横梁、支墩以及型钢连杆均设置于侧墙开洞范围外围;侧墙开洞范围内侧设有若干个立柱,每个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洞口内加强梁,位于上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顶梁连为一体,位于下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底梁连为一体,位于左右两侧边的立柱与车站侧墙连为一体。解决了城市地下开发空间与暗挖地铁车站主体连接通道宽度小、连接洞口狭隘、整体空间局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66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906596.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重复支顶和锁紧功能的隧道中隔壁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重复支顶和锁紧机构设置在隧道中隔壁钢架上;所述的重复支顶和锁紧机构由千斤顶、一号角钢、顶丝、二号角钢构成;隧道中隔壁钢架的上下两段的一侧壁上均固定有一号角钢,千斤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两个一号角钢上;隧道中隔壁钢架每一根纵梁的上下两段上均利用螺栓连接固定有二号角钢,且二号角钢与一号角钢相邻设置,顶丝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螺母连接固定在上下两个二号角钢中。可有效控制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拱顶及地面沉降,同时也可改善隧道上部荷载较大而导致的初支结构受力较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00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2128.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客流智慧监测调光系统,包括红外探测模块、控制终端模块、灯光模块和供电电源模块;红外探测模块、灯光模块均安装于地铁候车大厅的吊顶上,红外探测模块用于对地铁候车大厅内人流量监测,灯光模块用于对地铁候车大厅照明;控制终端模块与所述红外探测模块、灯光模块电性连接,控制终端模块安装于地铁候车大厅内;供电电源模块与所述红外探测模块、控制终端模块、灯光模块电性连接,供电电源模块安装在地铁候车大厅内,用于对红外探测模块、控制终端模块和灯光模块供电。本发明不仅节省了电能,提高了环保性,还有助于延长灯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2053963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2146345.5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曲荣怀 , 吴圣贤 , 李慎奎 , 徐浩 , 魏哲奎 , 李立 , 陶岚 , 张美琴 , 胡明研 , 姚显贵 , 邓超 , 李军 , 刘文静 , 刘鹏 , 陈翰 , 黄峻 , 陈世扬 , 龚远兵 , 姬小勇 , 周宏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属于隧道加固技术领域,包含盾构管片、接缝连接螺栓和弹性密封垫,在所述盾构管片的接缝连接螺栓外侧设有钻孔,所述钻孔中安装有波纹管,相邻所述盾构管片通过贯穿所述波纹管的预应力筋加固,所述盾构管片外侧的所述预应力筋处周围土体与所述盾构管片间空隙浇筑有土体加固区,所述预应力筋终端在所述盾构管片内侧通过预应力锚具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加固结构在外部张开管片纵缝处设置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通过在管片上打孔,锚固在管片内部;所述预应力筋通过施工预应力,增加外部张开管片纵缝处抗弯能力,进而对变形后盾构结构进行加固,提高了变形盾构隧道结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20469945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2201114.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曲荣怀 , 吴圣贤 , 李慎奎 , 徐浩 , 陶岚 , 张美琴 , 刘文静 , 胡明研 , 姚显贵 , 魏哲奎 , 刘鹏 , 李立 , 陈翰 , 李军 , 黄峻 , 邓超 , 龚远兵 , 姬小勇 , 周宏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盾尾注浆装置。本实用新型在盾尾盾构机外壳与盾构管片间设置一层环形钢板,在盾构管片与盾构机外壳间形成两层空间,一层用于注入柔性防水材料形成全外包防水层,一层用于注入同步浆液,填充管片与土体间空隙,减少地层沉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盾构管片外注入防水材料形成外包防水层,与既有的盾构管片防水措施结合,提高了盾构管片的防水能力,采用全外包柔性防水层能加强后续管片变形后的防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20378286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2147063.7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世扬 , 吴圣贤 , 李慎奎 , 徐浩 , 姚显贵 , 陶岚 , 李立 , 邓超 , 魏哲奎 , 胡明研 , 张美琴 , 曲荣怀 , 刘鹏 , 陈翰 , 姬小勇 , 龚远兵 , 李军 , 黄峻 , 周宏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盾构预制管片及预应力管片结构,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管片设置锚固齿块及预留孔,得以在管片结构纵缝上设置预应力结构,当盾构隧道出现径向收敛值超过控制值而引起区间隧道正常使用时,利用预埋管道及钢束对管片施加预应力,从而减小管片径向收敛而影响隧道正常使用的病害,能够灵活的根据管片变形的位置合理的选择相应的预应力结构进行加载从而减小管片变形以满足盾构隧道的正常使用要求,能有效的减小盾构隧道出现净空收敛值超过控制值的病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抗变形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53082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1595767.8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洞柱法与中洞法的正交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技术领域,顶部横梁设于底部横梁的上方,且顶部横梁的下表面设有数个支墩,每个支墩与底部横梁之间连接有型钢连杆,顶部横梁、底部横梁、支墩以及型钢连杆均设置于侧墙开洞范围外围;侧墙开洞范围内侧设有若干个立柱,每个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洞口内加强梁,位于上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顶梁连为一体,位于下端的洞口内加强梁与出入口底梁连为一体,位于左右两侧边的立柱与车站侧墙连为一体。解决了城市地下开发空间与暗挖地铁车站主体连接通道宽度小、连接洞口狭隘、整体空间局促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