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01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710016648.1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六导洞大断面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的支护结构,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两个工作井对称设置在既有线左右两侧,且两个工作井之间设有超前加固土体,且超前加固土体设置在既有线的下部,超前加固土体内设置两层导洞,上层导洞从左至右依次为四号导洞、三号导洞、二号导洞和一号导洞;所述的五号导洞和六号导洞分别设置在三号导洞和二号导洞的下方;所述的一号导洞和四号导洞内均设有桩顶冠梁,桩顶冠梁上部台阶处设有千斤顶临时支撑机构,千斤顶临时支撑机构上部设有千斤顶,千斤顶上部设有钢板。不仅能显著控制既有线的沉降,保证既有线的安全运营,而且能够实现车站站厅层和站台层相通,显著提升车站的整体使用功能和乘车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523275.8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异常大客流预测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天数的客流信息,根据所述客流信息获取乘客的历史乘车数据,通过所述历史乘车数据将乘客分为规律型乘客和非规律型乘客,更新客流信息,将城市轨道交通的全天运行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建立动态预测模型,将采集的当前时间段的客流信息输入所述动态预测模型进行异常大客流预测。本发明能够对乘客的乘车规律进行区分,使用动态建模,提高了异常大客流预测精度,为维持轨道交通安全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078063.1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突涌封底结构及施工方法,顶纵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层小导洞;顶纵梁之间及顶纵梁与上层小导洞之间通过顶拱二衬结构连接;顶拱二衬结构的顶端固定设有顶拱边跨初支一、顶拱边跨初支二。施工临时施工竖井以及上层临时通道、下层临时通道;在上层临时通道内打设上层小导洞;在下层临时通道内沿既定轮廓线打设大管幕、小管幕。本发明可避免在暗挖结构施工时对地下水人工降水减压,破坏水资源,又可实现车站施工时无水作业以保证安全施工,可实现暗挖结构施工的超前支护作用,有效抵抗承压水的突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23275.8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异常大客流预测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天数的客流信息,根据所述客流信息获取乘客的历史乘车数据,通过所述历史乘车数据将乘客分为规律型乘客和非规律型乘客,更新客流信息,将城市轨道交通的全天运行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建立动态预测模型,将采集的当前时间段的客流信息输入所述动态预测模型进行异常大客流预测。本发明能够对乘客的乘车规律进行区分,使用动态建模,提高了异常大客流预测精度,为维持轨道交通安全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6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0077958.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组合顶管实现暗挖逆作的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在车站端头开挖顶管始发井、顶管接收井;利用顶管始发井作为顶管施工作业空间,安装顶管机及配套设备,采用矩形顶管机依次顶进施工;利用中间及边跨顶管结构提供的作业空间,依次拆除边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施工车站围护结构、钢管柱等竖向支撑体系;架设临时支撑并及时施做车站部分顶板结构,依次拆除相邻顶管结构中边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待顶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在顶板棚户作用下,依次拆除顶管结构底部剩余钢管节,采用暗挖逆作法开挖施做车站侧墙、中板、底板等结构。本发明可达到实现超浅覆土暗挖法施工,避免对地面交通、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的影响,提高车站顶层空间利用率,降低造价,施工效率高,施工风险小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7892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82243.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B3/10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出入口半自动防淹装置,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防淹预埋槽开设在出入口地墙内,防淹挡板活动盖设在防淹预埋槽上方,防淹预埋槽的一侧壁利用铰接连接件与防淹挡板一侧边连接,且设置有铰接连接件一侧的防淹挡板与防淹预埋槽内壁之间连接有止水连接带;防淹挡板的底壁与气动支撑杆的一端旋接,气动支撑杆的另一端旋接在防淹预埋槽的一侧内壁上,且与止水连接带相对设置。一旦发生较大洪水,工作人员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即可就地、简洁、快速安装;具备结构简单、密闭性强且可靠性高、不需要占用地铁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运营维护管理简单、洪水过后恢复迅速等显著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6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910077958.3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组合顶管实现暗挖逆作的施工方法,采用明挖法在车站端头开挖顶管始发井、顶管接收井;利用顶管始发井作为顶管施工作业空间,安装顶管机及配套设备,采用矩形顶管机依次顶进施工;利用中间及边跨顶管结构提供的作业空间,依次拆除边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底部钢管节,施工车站围护结构、钢管柱等竖向支撑体系;架设临时支撑并及时施做车站部分顶板结构,依次拆除相邻顶管结构中边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中间跨顶管结构侧边钢管节;待顶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在顶板棚户作用下,依次拆除顶管结构底部剩余钢管节,采用暗挖逆作法开挖施做车站侧墙、中板、底板等结构。本发明可达到实现超浅覆土暗挖法施工,避免对地面交通、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的影响,提高车站顶层空间利用率,降低造价,施工效率高,施工风险小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422193.2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矿山法隧道小半径转弯的支护形式及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使用多个标准幅格栅钢架支护,在内侧钢架密集排列后,在外侧钢架间距大于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在外侧标准幅格栅钢架之间交错布置半幅非标准幅格栅钢架,随即对内部不同分区的洞室按顺序开挖。本发明可在隧道建设时避免挑高断面的施工形式,带来最小的隧道转弯半径,在城市隧道建设的过程中安全高,经济效益好,节省工期,且将地下其他设施如水管线路对于施工的影响减到了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5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68133.5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站梁配筋参数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云平台搭建、设计人员登录、云端授权认证、设计环境适配、梁配筋参数化设计和设计成果在线审核;本发明通过分析传统的梁配筋设计模式的业务需求以及常用的结构计算软件及设计软件的交互关系,通过对设计所需参数进行封装、图元几何算法公式的建立、所需软件的二次开发以及云平台的建立,实现了轨道交通梁配筋设计过程中的参数标准化封装、参数自动传递、自动化出图、局部设计成果自动化调整以及成果云端管理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422193.2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现矿山法隧道小半径转弯的支护形式及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使用多个标准幅格栅钢架支护,在内侧钢架密集排列后,在外侧钢架间距大于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在外侧标准幅格栅钢架之间交错布置半幅非标准幅格栅钢架,随即对内部不同分区的洞室按顺序开挖。本发明可在隧道建设时避免挑高断面的施工形式,带来最小的隧道转弯半径,在城市隧道建设的过程中安全高,经济效益好,节省工期,且将地下其他设施如水管线路对于施工的影响减到了最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