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5863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19410.7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C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包括先浇上翻梁和后浇上翻梁,先浇上翻梁至少部分位于车站顶板内;设置于先浇上翻梁上的后浇上翻梁贯穿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先浇上翻梁上的第一U型箍筋至少部分伸出其外并与后浇上翻梁内的第二U型箍筋定位连接。本发明还提供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的施工方法,绑扎顶板钢筋和第一U型箍筋,浇筑顶板和先浇上翻梁;待达到设计强度,凿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上与后浇上翻梁冲突的部分;绑扎第二U型箍筋并与第一U型箍筋定位搭接;先浇上翻梁表面凿毛后浇筑后浇上翻梁。本发明将上翻梁分两次浇筑成型,能有效解决现有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与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空间重叠导致的施工困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50975.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区铁路桥梁工程勘察动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初步获取桥址区岩溶分布范围;S200:获取岩溶发育信息,所述岩溶发育信息包括平面岩溶发育段落、岩溶发育程度及岩溶发育深度;S300:根据岩溶发育信息,确定各墩台预设位置,在确定的墩台预设位置进行钻探;S400:根据钻探结果,判断各所述墩台预设位置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则确定该墩台预设位置为墩台施工位置;如果不合适,则调整该墩台预设位置。本发明实行勘探的动态管理,使得勘探工作目的性明确,通过实现钻孔位置、数量及孔深上的优化,既保证了勘察质量,又节省了勘探工作量,极大的缩短了勘探周期。促进了岩溶区铁路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发展,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1773.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V10/762 , G06T5/50 , G06T3/40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质三维模型自动构建与动态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钻孔数据构建地质三维模型;对地质变量点进行空间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基于所述聚类结果确定更新区域边界;根据所述更新区域边界构建更新区块模型;将所述更新区块模型和所述地质三维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更新后的地质三维模型,以实现地质三维模型的动态更新。本申请能够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的局部动态更新,有效提高了三维地质模型的更新效率和准确性,进而保证了三维地质模型的结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9165.5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3 , G06Q10/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地质调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外业协同的数字化工程地质调绘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初始资料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调绘资料数据,确定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情况;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情况,开展内业地质调绘,得到初始地质调绘点与初始地质描述数据;开展外业地质调绘,对初始地质调绘点与初始地质描述数据进行调整,确定地质调绘点以及地质描述数据;根据地质调绘点与地质描述数据,确定地质调绘数据;在地质调绘数据合格时,将地质调绘数据导入调绘数据库,以使地质人员根据调绘数据库进行成果制作。通过上述方式,内外业协同作业,提高地质调绘效率,减轻外业工作强度,同时实现地质调绘数据采集、处理与成果制作的数字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619410.7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C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包括先浇上翻梁和后浇上翻梁,先浇上翻梁至少部分位于车站顶板内;设置于先浇上翻梁上的后浇上翻梁贯穿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先浇上翻梁上的第一U型箍筋至少部分伸出其外并与后浇上翻梁内的第二U型箍筋定位连接。本发明还提供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的施工方法,绑扎顶板钢筋和第一U型箍筋,浇筑顶板和先浇上翻梁;待达到设计强度,凿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上与后浇上翻梁冲突的部分;绑扎第二U型箍筋并与第一U型箍筋定位搭接;先浇上翻梁表面凿毛后浇筑后浇上翻梁。本发明将上翻梁分两次浇筑成型,能有效解决现有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与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空间重叠导致的施工困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77178.6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1C15/00 , G01D21/02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铁路弃土渣场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包括:对铁路弃土渣场场区现场地质进行测绘,获取铁路弃土渣场场区地形条件、场区地质条件和场区气象条件;对铁路弃土渣场现场进行现状调查,获取铁路弃土渣场边坡条件;对铁路弃土渣场现场进行钻探取样与试验,根据弃土渣场分布特征布置剖面钻探,取样并进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室内试验,获取铁路弃土渣物料条件;根据获取的数据,构建铁路弃土渣场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根据铁路弃土渣场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确定弃土渣场安全总体风险等级,对风险分级进行标准化处理。本发明结合弃土渣场工程的特点,考虑多重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技术效益十分显著,对于类似铁路、公路等弃土渣场的风险评价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0658442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072797.0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C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包括先浇上翻梁和后浇上翻梁,所述先浇上翻梁至少部分位于车站顶板内;所述先浇上翻梁上方的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上对应所述先浇上翻梁的位置于车站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凿开,所述后浇上翻梁设置于所述先浇上翻梁上,且所述后浇上翻梁竖向贯穿所述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所述先浇上翻梁上预留有第一U型箍筋,且所述第一U型箍筋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先浇上翻梁外;所述后浇上翻梁内设有第二U型箍筋,所述第一U型箍筋与所述第二U型箍筋于所述后浇上翻梁内定位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上翻梁分两次浇筑成型,能有效解决现有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与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空间重叠导致的施工困难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