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12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22422.X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发项目全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里程碑计划的创建请求,根据所述里程碑计划的创建请求,分别在每个里程碑节点的责任单位的责任人的任务列表中创建里程碑节点并向责任人发送任务通知信息;接收任一里程碑节点的更新指令,根据该更新指令计算对应里程碑节点的任务完成度;根据里程碑节点的标识,获得与里程碑节点关联的各级父节点,及里程碑节点与各级父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里程碑节点的任务完成度以及对应关系更新与里程碑节点关联的各级父节点的任务完成度;本发明实现了研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使项目研发管理变得简便、可操作性强,保证研发项目进度、提高研发任务完成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66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765415.2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云计算以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将人脸识别模型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层,构建计算图模型,以最小化计算图模型完成单次计算过程的计算时间为优化目标获取人脸识别模型的分割点;根据分割点调整人脸识别模型,在端设备上计算分割点之前的所有逻辑层,由边对分割点之后的人脸识别模型进行计算,将计算产生的数据和分割点发送至云,通过云完成所述人脸识别模型的计算,输出识别结果。通过云存储人脸数据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和保密性,通过边缘服务器作为端设备和云之间的中间计算资源,有效缓解通信条件恶化带来的人脸识别计算延迟,保障了人脸识别的实时性、隐私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939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025585.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属于轨道交通安检通行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通行站点和第二通行站点,该第一通行站点与第二通行站点的乘车区域不互通。其中,第一通行站点包括第一进站口、第一出站口和第二出站口;第二通行站点包括第二进站口,第三进站口和第三出站口,并在第二出站口设置信息采集模块,第二进站口设置信息收集模块。本申请中的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收集模块对乘客人脸信息、安检信息和健康码信息的传递识别,实现了第一通行站点处入站检测信息在第二通行站点的互通使用,避免在第二站点处再次进行安检,节省了通行时间,大大提高非付费区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13188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748007.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属于通行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并进行二次分级,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中的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汇总的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获取入站检测数据,根据该检测数据输出控制信息,控制乘客进入相应入站检测区域。本发明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在确保了安检效果的前提下,取消了地铁换乘国铁时的二次安检,极大提升了地铁与国铁之间枢纽站点的通行效率,提升了该换乘枢纽对应大规模高峰客流的能力,有效解决地铁与国铁枢纽站点对换乘客流预估不足而导致的通行客流瓶颈问题,有效预防了二次安检带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2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56857.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固定机构的卷帘式防淹装置,属于建筑防淹技术领域,包括凹型框架,所述凹型框架的顶部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卷收结构,所述卷收结构卷收安装有卷帘片,且卷帘片的底部位于凹型框架的内部,所述卷帘片前后侧底部位置处焊接有限位板;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锁死孔、内孔和第一液压电动推杆,当卷帘片下移对凹型框架密封后,此时控制第一液压电动推杆伸长,然后第一液压电动推杆的端头插入到凹型框架侧壁底部的锁死孔中,从而对卷帘片进行锁死,避免其受到洪水冲击出现向上位移的情况,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243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747774.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端协同的轨道交通快速进站系统及方法,属于轨道交通进站检测领域,包括移动端,用于对乘客的人脸信息和健康码信息进行采集;第一通行模块,其用于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的通行;第二通行模块,其用于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的通行;数据处理中心,其将乘客人脸信息、健康码信息和账户信息进行匹配,实现对乘客的健康码和乘票的线上核验。该系统通过移动端对乘客的人脸信息与健康码信息以及账户信息进行收集,使得第一通行模块处仅需要对乘客的行李、体温和是否携带危险品等进行查验,避免了传统安检过程中的健康码和票检核验程序,提高乘客在轨道交通中的进出站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47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47006.X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信息的安检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属于安检技术领域。所述安检方法包括:基于多个时间类别、多个事件类别及多个车站类别,建立多个安检等级。根据各安检等级,设置相对应的安检数据阈值。根据实际时间类别、实际事件类别及实际车站类别,确定实际安检等级,并基于实际安检等级确定出相对应的安检数据阈值。采集待检乘客的实际安检数据,并对比实际安检数据和安检数据阈值。若实际安检数据与安检数据阈值相匹配,则闸机打开,否则,闸机保持关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元信息的安检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多元信息,设定不同的安检约束条件,提高安检效率,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乘车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65415.2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云计算以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人脸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将人脸识别模型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层,构建计算图模型,以最小化计算图模型完成单次计算过程的计算时间为优化目标获取人脸识别模型的分割点;根据分割点调整人脸识别模型,在端设备上计算分割点之前的所有逻辑层,由边对分割点之后的人脸识别模型进行计算,将计算产生的数据和分割点发送至云,通过云完成所述人脸识别模型的计算,输出识别结果。通过云存储人脸数据提供充足的存储空间和保密性,通过边缘服务器作为端设备和云之间的中间计算资源,有效缓解通信条件恶化带来的人脸识别计算延迟,保障了人脸识别的实时性、隐私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939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25585.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属于轨道交通安检通行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通行站点和第二通行站点,该第一通行站点与第二通行站点的乘车区域不互通。其中,第一通行站点包括第一进站口、第一出站口和第二出站口;第二通行站点包括第二进站口,第三进站口和第三出站口,并在第二出站口设置信息采集模块,第二进站口设置信息收集模块。本申请中的轨道交通非付费区换乘快速安检通行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收集模块对乘客人脸信息、安检信息和健康码信息的传递识别,实现了第一通行站点处入站检测信息在第二通行站点的互通使用,避免在第二站点处再次进行安检,节省了通行时间,大大提高非付费区换乘乘客的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31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48007.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属于通行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并进行二次分级,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中的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获取国铁站点换乘出行乘客信息汇总的非人脸实名制注册乘客信息,获取入站检测数据,根据该检测数据输出控制信息,控制乘客进入相应入站检测区域。本发明的国铁、地铁安检互信通行方法,其在确保了安检效果的前提下,取消了地铁换乘国铁时的二次安检,极大提升了地铁与国铁之间枢纽站点的通行效率,提升了该换乘枢纽对应大规模高峰客流的能力,有效解决地铁与国铁枢纽站点对换乘客流预估不足而导致的通行客流瓶颈问题,有效预防了二次安检带来的大面积拥堵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