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16535.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冲沟弃渣场建模方法,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包括:在GIS环境中选定的弃渣场位置的沟道内自上而下绘制主沟渣顶中线,并根据所述主沟渣顶中线设计主沟纵断面;基于所述主沟渣顶中线以及主沟纵断面,采用渣顶中线双侧斜坡线求交建模法构建主沟弃渣场模型;基于所述主沟弃渣场模型,在选定的支沟弃渣场位置的沟道内自下而上绘制支沟渣顶中线,并根据所述支沟渣顶中线设计支沟纵断面;基于所述支沟渣顶中线以及支沟纵断面,采用渣顶中线双侧斜坡线求交建模法构建支沟弃渣场模型;将所述主沟弃渣场模型与支沟弃渣场模型合并为多冲沟弃渣场模型,以基于所述多冲沟弃渣场模型进行工程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86190.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勘察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工程土石方调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对工点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土石方工点数据集;根据所述土石方工点数据集构建线性规划模型;根据单纯形法对所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待调配工点的调配数据;根据所述调配数据进行土石方调配。通过获取待调配设计的线路工点信息,在待调配设计的线路工点信息基础上构建关于土石方调配成本的线性规划模型,基于模型约束矩阵为全单模矩阵的性质,保证求解结果的整数性,利用单纯形法获取最优解,对线路工点进行合理重构、拆分,提出土石工点进行替换,缩小模型规模,提高模型适应性,提高了土石方调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98457.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40/216 , G06F40/289 , G06F18/22 , G06F18/21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匹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程造价信息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参考工程造价目录条目和待匹配工程造价目录条目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和生成,得到参考特征向量和待匹配特征向量;基于参考特征向量和待匹配特征向量进行计算,得到词频‑逆文档频率相似度;根据词频‑逆文档频率相似度对参考工程造价目录条目进行信息匹配,得到推荐条目。本发明通过根据特征提取和生成得到的参考特征向量和待匹配特征向量计算词频‑逆文档频率相似度,从而对参考工程造价目录条目进行信息匹配,得到推荐条目,解决了工程造价信息匹配率和匹配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工程造价信息匹配率和匹配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3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01888.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摘要算法的dwg文件与pdf文件一致性校验方法,涉及勘察设计行业图纸电子送审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获取第一dwg文件中的指定关键内容,根据所述指定关键内容生成第一信息摘要,在将第一dwg文件打印为pdf文件时,将所述第一信息摘要写入pdf文件元数据,在上传第二dwg文件和pdf文件时,根据所述第二dwg文件中的所述指定关键内容生成第二信息摘要,并从所述pdf文件中的元数据中提取出所述第一信息摘要,将所述第一信息摘要与所述第二信息摘要比对,确定所述第二dwg文件与所述pdf文件的一致性结果,能够通过一致性比较,使审查的dwg文件与pdf文件直接信息无篡改、无丢失、无遗漏。
-
公开(公告)号:CN10993488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39053.4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排序的道路中心线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任意选取一个离散轨迹点作为基准点,选取与基准点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轨迹点组成点集{P};S2:对点集{P}进行直线最小二乘拟合,构建生长基线;S3:将点集{P}投影到生长基线上,按照投影点相对于重心的纵向位移对轨迹点进行一维线性排序,形成初始有序队列{A};S4:逐点检索待排序轨迹点,根据待排序轨迹点在生长基线上的投影位置将待排序轨迹点插入到有序队列{A}和点集{P}中,更新点集{P}的生长基线;本发明基于空间分带和滑动生长基线实现了道路中心线的无序轨迹点的准确、快速线性排序,排序后的离散轨迹点相连即得到道路中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565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410776901.X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的铁路线间特定配对关系模型构建方法及基于上述铁路线间特定配对关系模型的线间距计算参数查询方法,能够通过一次建模,可无限次使用,对于任意断面点,只需几次简单的逻辑运算,就可获得配对线元的信息,进而计算线间距,大大简化了线间距的计算过程,其它线间关系量的计算过程也同样高效;同时,有效保证了任何情况下线间距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并且,算法科学、实现简单、运行快捷、数据存储量小、计算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线形,有益于铁路项目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发展;为铁路、地铁、多中轴线公路等长大线性工程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稳健的实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1290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5705.0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线路重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地铁线形重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重构地铁线路的线路信息;根据线路信息、设计变量、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构建待重构地铁线路的重构优化模型;根据线路信息确定违反建筑限界约束的不可行区段;根据重构优化模型对不可行区段进行重构整合。通过上述方式,基于待重构地铁线路的线路信息首先构建三维的重构优化模型,再确定违反了建筑限界约束的不可行区段,借助重构优化模型对不可行区段进行重构整合,实现基于平、纵断面优化调整且考虑了平纵断面之间耦合关系和建筑限界约束的,能用于重构和优化三维地铁线路的优化模型和解决方法,显著提高地铁线路重构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0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10594665.0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电子地图中提取交通道路数据的工程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网络电子地图中通过路径查询、路径解析及坐标转换提取交通道路的数据;将数据按工程平面位置逐一写入到新创建的AUTUCAD的DWG工程图文件中去,从而完成由网络电子地图到电子工程图的应用。本发明对交通道路数据的自动提取与工程化应用,具有数据更新快、现势性强及操作简单、要素定位准确及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在没有道路矢量图或需要补充新建道路矢量图的情况下是一个可行的、零成本的高效的数据采集方式,为工程设计及其它应用提供了数据源,节约了数据采集成本,提高了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348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0139053.4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排序的道路中心线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任意选取一个离散轨迹点作为基准点,选取与基准点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轨迹点组成点集{P};S2:对点集{P}进行直线最小二乘拟合,构建生长基线;S3:将点集{P}投影到生长基线上,按照投影点相对于重心的纵向位移对轨迹点进行一维线性排序,形成初始有序队列{A};S4:逐点检索待排序轨迹点,根据待排序轨迹点在生长基线上的投影位置将待排序轨迹点插入到有序队列{A}和点集{P}中,更新点集{P}的生长基线;本发明基于空间分带和滑动生长基线实现了道路中心线的无序轨迹点的准确、快速线性排序,排序后的离散轨迹点相连即得到道路中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56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76901.X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的铁路线间特定配对关系模型构建方法及基于上述铁路线间特定配对关系模型的线间距计算参数查询方法,能够通过一次建模,可无限次使用,对于任意断面点,只需几次简单的逻辑运算,就可获得配对线元的信息,进而计算线间距,大大简化了线间距的计算过程,其它线间关系量的计算过程也同样高效;同时,有效保证了任何情况下线间距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并且,算法科学、实现简单、运行快捷、数据存储量小、计算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线形,有益于铁路项目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发展;为铁路、地铁、多中轴线公路等长大线性工程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稳健的实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