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764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662229.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隙采光的光伏发电顶棚,其包括用于跨设在道路上的棚体和太阳能发电系统,棚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间隔套设在一起的棚体内层和棚体外层;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铺设在棚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棚体包括设置在棚体外层上的外层透光窗和设置在棚体内层上的内层透光窗,棚体内层的与外层透光窗相对的区域为内层不透光区域,棚体外层与内层透光窗相对的区域为外层不透光区域;所述外层透光窗和内层透光窗错位设置,内层透光窗与至少一个外层透光窗相邻,内层透光窗和外层透光窗的交界处设有采光缝隙;所述光伏发电顶棚能减少声光污染且提高驾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6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662229.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隙采光的光伏发电顶棚,其包括用于跨设在道路上的棚体和太阳能发电系统,棚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间隔套设在一起的棚体内层和棚体外层;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铺设在棚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棚体包括设置在棚体外层上的外层透光窗和设置在棚体内层上的内层透光窗,棚体内层的与外层透光窗相对的区域为内层不透光区域,棚体外层与内层透光窗相对的区域为外层不透光区域;所述外层透光窗和内层透光窗错位设置,内层透光窗与至少一个外层透光窗相邻,内层透光窗和外层透光窗的交界处设有采光缝隙;所述光伏发电顶棚能减少声光污染且提高驾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5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82307.1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H1/12 , E04D13/00 , E04F10/10 , E04D15/00 , E01F8/00 , E04G23/00 , F24S30/425 , H02S20/32 , H02S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遮光和自清洁的光伏发电顶棚,其隧道主体为拱形结构,中部设置隧道腔,其跨设在道路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还设有多个透光窗;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组包括铺设在隧道主体外表面上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遮光及清洁结构包括遮光板、第一清洁结构和滑轨结构,滑轨结构包括轨道,轨道沿隧道主体的拱形结构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太阳能电池板组还包括铺设在遮光板上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遮光板沿轨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移动,第一清洁结构设置在遮光板上且与其同步移动;所述可旋转遮光和自清洁的光伏发电顶棚,提高行驶安全性,降低车辆污染,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55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082307.1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E04H1/12 , E04D13/00 , E04F10/10 , E04D15/00 , E01F8/00 , E04G23/00 , F24S30/425 , H02S20/32 , H02S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遮光和自清洁的光伏发电顶棚,其隧道主体为拱形结构,中部设置隧道腔,其跨设在道路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还设有多个透光窗;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组包括铺设在隧道主体外表面上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遮光及清洁结构包括遮光板、第一清洁结构和滑轨结构,滑轨结构包括轨道,轨道沿隧道主体的拱形结构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太阳能电池板组还包括铺设在遮光板上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遮光板沿轨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移动,第一清洁结构设置在遮光板上且与其同步移动;所述可旋转遮光和自清洁的光伏发电顶棚,提高行驶安全性,降低车辆污染,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182515.2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人工隧道系统,其包括隧道主体和光伏发电系统;所述隧道主体用于跨设在道路上;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主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组;在隧道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与隧道主体内部连通以净化处理隧道主体内空气;所述新型人工隧道系统,能避免极端天气对于行驶车辆的影响,其光伏发电系统为新型人工隧道系统的用电设施供电,符合节能减排以及碳中和的发展趋势,其空气处理装置可减少对于大气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0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86799.X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材料吸水系数测试装置及测量方法,所述装置包含:恒温水浴,用于为控温水槽提供恒定温度的水;控温水槽,通过水管与恒温水浴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恒定温度的水;所述控温水槽可形成封闭空间,且其内侧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测试水槽的支架;测试水槽,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存储测试用水,且其内侧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试件的支柱;所述测试水槽的一部分浸没于控制水槽中的水中,且所述测试水槽的材质导热。本专利提出一种构造测试微环境通过恒温水循环控温的方式,进而准确测量材料吸水系数的实验装置。通过调节循环水温度可改变测试环境温度,研究材料吸水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并且较以往方式可使控温更加精确,温度调控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228457.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洞外地面景物亮度模型构建方法,以太阳辐射照度为自变量且以地面景物平均亮度为因变量构建模型,其构建的模型能实时准确检测地面景物亮度,为隧道内照明准确控制提供依据;还涉及两种应用所述模型构建方法的获取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的方法,能准确获取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还涉及一种应用所述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的方法的隧道洞外亮度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隧道洞外亮度,为控制隧道内照明提供依据;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隧道洞外亮度计算方法的隧道洞内照明控制系统,以及一种隧道洞内照明控制方法,能依据隧道洞外亮度,精准控制隧道内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15965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161059.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亮度与色坐标关系的天空颜色建模方法,将测量得到的天空面元亮度与对应的基于光谱信息计算的色坐标拟合分析,结合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进行参数求解,最终建立可以表示天空颜色分布的模型,本发明方法建立具有颜色信息的模型以完善天空模型在色度学领域的应用。本发明提出模型估算实时的天空光谱数据变化规律,为具有光谱选择性玻璃的建筑采光模拟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本发明提出的色坐标比相关色温更加科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7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61063.6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晴天光谱信息的天空颜色建模方法,解决现有天空亮度模型无法还原天空颜色信息和利用相关色温表示颜色存在的色偏差问题。利用光谱天空扫描仪测量半球面145个天空面元的光谱数据;基于光谱数据求解每个天空面元的色坐标(x,y);基于直射和散射数据建立天顶颜色模型;搭建BP神经网络模型框架;输入层设为天空面元高度角、天空面元方位角、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和天顶色坐标值得到最终模型。本发明方法建立具有颜色信息的模型以完善天空模型在色度学领域的应用。借用本发明提出模型估算实时的天空光谱数据变化规律,为具有光谱选择性玻璃的建筑采光模拟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本发明提出的色坐标比相关色温更加科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52086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395910.X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分户热计量的室内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室内温度、供热热水管的供水温度和供热热水管的回水温度;根据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得到进入室内的热流量;根据室内温度,确定对应等温加湿热湿比线;根据等温加湿热湿比线和热流量,确定室内所需加湿量;根据室内温度,确定室内湿度限值;获取实际湿度加湿量和室内实际湿度;根据室内所需加湿量、室内湿度限值、实际湿度加湿量和室内实际湿度,控制加湿装置电动阀门动作。本发明能够对室内温湿度进行精准控制,满足人们的舒适性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