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6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210115477.9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 G01N3/02 , G01N3/04 , G01N23/02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试验的原位拉伸装置,其包括:架体,架体具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能够与检测设备的测试台固定连接;拉伸机构,设置在架体上;夹持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持模块,两个夹持模块用于夹持测试件的两端,测试件具有测试面,测试面位于两个夹持模块的表面,拉伸机构与两个夹持模块驱动连接,以使两个夹持模块同步相向或反向移动,夹持模块与拉伸机构可拆卸连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测试结果精确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10769060.5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数据的自冲铆接头关键几何参数的预测系统,包括:数据调用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数据计算模块,数据调用模块:根据待测接头模具类型,调用模具类型对应的预先训练好的网络模型;数据输入模块:向调用的预先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输入待测接头的工艺参数得到待测接头的钉脚的张开值和钉脚自锁值;数据计算模块:依据待测接头的钉脚的张开值计算得到待测接头的关键几何参数;本发明通过模具的类型选择预先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输入的工艺参数进行计算,得到接头的钉头高度和底厚值,再根据设定的评判标准对预测值结果进行合格性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69060.5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数据的自冲铆接头关键几何参数的预测系统,包括:数据调用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数据计算模块,数据调用模块:根据待测接头模具类型,调用模具类型对应的预先训练好的网络模型;数据输入模块:向调用的预先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输入待测接头的工艺参数得到待测接头的钉脚的张开值和钉脚自锁值;数据计算模块:依据待测接头的钉脚的张开值计算得到待测接头的关键几何参数;本发明通过模具的类型选择预先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输入的工艺参数进行计算,得到接头的钉头高度和底厚值,再根据设定的评判标准对预测值结果进行合格性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935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968418.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D26/033 , B21D26/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试验机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试验机包括:主缸、两个压边缸、两个溢流阀、四梁四柱结构的框架和模具;所述主缸与两个压边缸分别固定于框架的梁结构上,且两个压边缸对称设置于主缸两侧,所述主缸和每个压边缸之间均通过一个溢流阀连接;通过溢流阀的通断实现主缸的单动或主缸和压边缸的双动;所述模具可根据需要设置于主缸和两个压边缸与框架之间,被压材料放置于模具间。本发明提供的试验机能够实现在试验室条件下的内高压成形、冲液拉伸成形、冲压成形以及热冲压成形,降低设备的资金需求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6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145483.0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20008 , G01N23/20016 , G01N23/20058 , G01N23/203 , G01N23/2206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EBSD实验的样品预倾装载装置,包括:架体;装载组件包括基座和装载单元,基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架体上,基座有顺次连接的放置部、基准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测试装置连接,基准部有倾斜参照面,放置部有放置腔和与放置腔连通的开口,开口与倾斜参照面位于基座的同一侧,装载单元有相对放置腔转动的转动状态和相对放置腔移动的移动状态,装载单元具有装载面,装载面朝向开口设置且用于放置样品;驱动机构设置在架体上且与装载单元驱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样品在基座上的位置,使样品检测面与倾斜参照面于同一平面。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样品安装精度以及实验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3577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968418.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D26/033 , B21D26/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试验机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试验机包括:主缸、两个压边缸、两个溢流阀、四梁四柱结构的框架和模具;所述主缸与两个压边缸分别固定于框架的梁结构上,且两个压边缸对称设置于主缸两侧,所述主缸和每个压边缸之间均通过一个溢流阀连接;通过溢流阀的通断实现主缸的单动或主缸和压边缸的双动;所述模具可根据需要设置于主缸和两个压边缸与框架之间,被压材料放置于模具间。本发明提供的试验机能够实现在试验室条件下的内高压成形、冲液拉伸成形、冲压成形以及热冲压成形,降低设备的资金需求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50431.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汽车车身薄板铝合金型材和铸件焊接接头气孔的方法,步骤1:将铝合金型材和铸件的待焊区域进行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采用丙酮将待焊区域清洗干净,将待焊工件进行对接,并用夹具夹紧固定;步骤2:将焊枪指向铸件侧,与铸件呈β角,β角范围为100°~110°,焊枪与前进方向呈α角,α角范围为75°~85°;通入的保护气体为69.985%Ar+30%He+0.015%N2,所述保护气体流量为18~20L/min;步骤3:采用MIG焊,调节焊接模式为双脉冲,脉冲的频率为2Hz~5Hz。本发明通过焊枪角度、保护气体、增加脉冲的工艺调整,抑制气孔产生有效提高接头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46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751920.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铝合金磷化工艺,其包括:脱脂、水洗、钝化膜调控、水洗、表调、磷化和水洗。脱脂用质量百分比计的3‑5%的碱性脱脂剂和0.6‑1%的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游离碱点6‑12pt,于45~55℃下,处理1~10min;钝化膜调控用质量百分比计的6‑10%的硝酸溶液或者0.5‑1%的氢氧化钠溶液,于45~55℃下,处理1~5min;表调用质量百分计的0.1‑0.2%的多聚磷酸钛表调剂,于20~30℃下,处理0.5~5min;磷化用质量百分计的4‑5%的主成膜剂、2‑3%的中和剂、0.1‑0.2%的促进剂、0.1‑0.5%的锰添加剂、0.1‑0.5%的镍添加剂、0.5‑1%的氟硅酸盐和0.1‑0.5%的氟离子添加剂组成的混合液,游离酸点1.5‑2.0,总酸点25‑30,氟离子浓度150‑200ppm,促进剂气点2‑4,于45~55℃下,处理3~5min。获得的铝合金板材磷化膜覆盖度达95‑100%,磷化膜结晶体尺寸为2‑8μm。
-
公开(公告)号:CN112881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036320.2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9/02
Abstract: 一种板材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机架、拉力组件、张力组件、压力组件、加热组件;拉力组件包括拉力驱动机构,以及拉力夹头;张力组件包括张力驱动机构、以及张力夹头,张力夹头与拉力夹头水平相对;压力组件设置在拉力组件和张力组件之间,压力组件包括压力驱动机构、上模具、下模具,下模具压力驱动机构连接,下模具的两侧设有多个水平安装在机架上的调整杆,上模具位于下模具的上面;加热组件设置在压力组件与张力组件之间,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感应加热部件;拉力夹头、张力夹头、下模具以及感应加热部件均连接有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快速并且容易实现金属板材和模具之间完全的面接触,大大减小为实现面接触而带来的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5477.9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 , G01N3/02 , G01N3/04 , G01N23/02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试验的原位拉伸装置,其包括:架体,架体具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能够与检测设备的测试台固定连接;拉伸机构,设置在架体上;夹持机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持模块,两个夹持模块用于夹持测试件的两端,测试件具有测试面,测试面位于两个夹持模块的表面,拉伸机构与两个夹持模块驱动连接,以使两个夹持模块同步相向或反向移动,夹持模块与拉伸机构可拆卸连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测试结果精确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