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74909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80013590.4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86 , B01J23/40 , B01J23/72 , B01J23/755 , B01J35/006 , B22F1/0018 , B22F9/30 , B82Y30/00 , C01B3/0026 , Y02E6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稳定地制造金属自身、特别是过渡金属自身的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300至400℃加热由两个丁二酮肟(DMG)分子和一个过渡金属(M)离子构成的螯合物(M-DMG),以产生负载在碳粒子上的过渡金属(M)纳米粒子。该方法优选包括加热所述螯合物(M-DMG)和氧化铝的混合物,以产生负载在氧化铝上的过渡金属(M)纳米粒子。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M)是Ni、Cu、Pd和Pt之一。通常,产生的过渡金属(M)纳米粒子具有直径为5至15纳米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347488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0806232.3
申请日:2000-03-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2 , B01D2253/102 , B01D2257/702 , B01D2259/4525 , B01J20/20 , B01J20/2808 , B01J20/28083 , B01J20/28097 , C01P2006/17 , C10L3/06 , F17C1/00 , F17C3/00 , F17C11/007 , F17C2201/0166 , F17C2201/056 , F17C2201/058 , F17C2203/03 , F17C2205/0338 , F17C2205/0352 , F17C2221/033 , F17C2221/035 , F17C2223/0153 , F17C2223/033 , F17C2223/035 , F17C2223/036 , F17C2227/0135 , F17C2227/0157 , F17C2227/0316 , F17C2227/0348 , F17C2227/0383 , F17C2250/01 , F17C2260/011 , F17C2270/0168 , F17C2270/0178 , Y02C20/20 , Y02E60/321
Abstract: 一种通过吸附而储藏天然气的方法,它包括:在下层结构侧(10)中将可利用的天然气分离成主要含甲烷和乙烷的低碳数组分以及主要含丙烷、丁烷等的高碳数组分,再通过在第一个吸附罐(16)中的吸附而储藏低碳数组分以及通过在第二个吸附罐(18)中的吸附而储藏高碳数组分。所述方法可解决高碳数组分在吸附剂孔中冷凝的问题,于是抑制所述碳数组分(天然气中的主要组分)的吸附,从而改良储藏密度。因此,所述方法可被用来保证也是对于可利用的天然气的高储藏密度。还公开了用于所述方法的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674909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880013590.4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86 , B01J23/40 , B01J23/72 , B01J23/755 , B01J35/006 , B22F1/0018 , B22F9/30 , B82Y30/00 , C01B3/0026 , Y02E6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稳定地制造金属自身、特别是过渡金属自身的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300至400℃加热由两个丁二酮肟(DMG)分子和一个过渡金属(M)离子构成的螯合物(M-DMG),以产生负载在碳粒子上的过渡金属(M)纳米粒子。该方法优选包括加热所述螯合物(M-DMG)和氧化铝的混合物,以产生负载在氧化铝上的过渡金属(M)纳米粒子。优选地,所述过渡金属(M)是Ni、Cu、Pd和Pt之一。通常,产生的过渡金属(M)纳米粒子具有直径为5至15纳米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86465C
公开(公告)日:2002-06-19
申请号:CN97103441.9
申请日:1997-03-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24J2/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3/7861 , F24S10/45 , F24S50/20 , H01L31/0521 , H01L31/0543 , H02S20/32 , Y02E10/44 , Y02E10/47 , Y02E10/52
Abstract: 提供一种跟踪型太阳能设备,它藉助一简单配置而有高性能的日光跟踪作用,并同时高效率地冷却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安装在透明冷却管内并能移动,且通过曲柄与一电机相连。位置探测传感器也安装在透明冷却管内。日光被透明冷却管内充满的冷却介质所折射并会聚到透明冷却管的内表面。位置探测传感器探测日光会聚的位置,电机将太阳能电池移到那个位置以跟踪日光。与此同时,透明冷却管内的冷却介质直接地冷却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65278A
公开(公告)日:1997-11-19
申请号:CN97103441.9
申请日:1997-03-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24J2/38 , H01L31/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3/7861 , F24S10/45 , F24S50/20 , H01L31/0521 , H01L31/0543 , H02S20/32 , Y02E10/44 , Y02E10/47 , Y02E10/52
Abstract: 提供一种跟踪型太阳能设备,它藉助一简单配置而有高性能的日光跟踪作用,并同时高效率地冷却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安装在透明冷却管内并能移动,且通过曲柄与一电机相连。位置探测传感器也安装在透明冷却管内。日光被透明冷却管内充满的冷却介质所折射并会聚到透明冷却管的内表面。位置探测传感器探测日光会聚的位置,电机将太阳能电池移到那个位置以跟踪日光。与此同时,透明冷却管内的冷却介质直接地冷却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32169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680045546.2
申请日:2006-1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5 , B01J20/2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0021 , C01B32/162 , C01B32/168 , C01B2202/02 , C01B2202/36 , F17C11/005 , Y02E60/325 , Y10S977/75 , Y10S977/8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大径化了的单层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将原料碳纳米管在1.3×10-2Pa以下的真空度下,并且在1500~2000℃、优选1700~2000℃的温度范围中进行加热的大径化处理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11665C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00806232.3
申请日:2000-03-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2 , B01D2253/102 , B01D2257/702 , B01D2259/4525 , B01J20/20 , B01J20/2808 , B01J20/28083 , B01J20/28097 , C01P2006/17 , C10L3/06 , F17C1/00 , F17C3/00 , F17C11/007 , F17C2201/0166 , F17C2201/056 , F17C2201/058 , F17C2203/03 , F17C2205/0338 , F17C2205/0352 , F17C2221/033 , F17C2221/035 , F17C2223/0153 , F17C2223/033 , F17C2223/035 , F17C2223/036 , F17C2227/0135 , F17C2227/0157 , F17C2227/0316 , F17C2227/0348 , F17C2227/0383 , F17C2250/01 , F17C2260/011 , F17C2270/0168 , F17C2270/0178 , Y02C20/20 , Y02E60/321
Abstract: 一种通过吸附而储藏天然气的方法,它包括:在下层结构侧(10)中将可利用的天然气分离成主要含甲烷和乙烷的低碳数组分以及主要含丙烷、丁烷等的高碳数组分,再通过在第一个吸附罐(16)中的吸附而储藏低碳数组分以及通过在第二个吸附罐(18)中的吸附而储藏高碳数组分。所述方法可解决高碳数组分在吸附剂孔中冷凝的问题,于是抑制所述碳数组分(天然气中的主要组分)的吸附,从而改良储藏密度。因此,所述方法可被用来保证也是对于可利用的天然气的高储藏密度。还公开了用于所述方法的吸附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3603A
公开(公告)日:1997-02-26
申请号:CN96107336.5
申请日:1996-03-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68 , C01B3/04 , C01B7/00 , C01B7/01 , C01B7/017 , C01B7/093 , C01B7/135 , C01B7/191 , C01B13/0207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水与卤素反应使用活性炭作催化剂生产卤化氢和氧的方法,一种使用三氧化二铬作催化剂通过热分解卤化氢生产氢的方法,以及一种通过组合这两种方法生产氧和氢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237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0980109253.X
申请日:2009-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3/10 , C01B3/047 , C01B3/06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F02D19/0644 , F02D19/0671 , F02D19/081 , F02D41/0025 , F02M25/12 , H01M8/04201 , H01M8/0606 , Y02E60/364 , Y02E60/50 ,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宽的温度范围工作的氢生成装置。本发明的氢生成装置具有第1氨转化部(10)、第2氨转化部(20)、氨供给部(30)和氨供给流路(31),该第1氨转化部(10)具有在第1温度范围与氨反应生成氢的产氢物质,该第2氨转化部(20)具有在第2温度范围将氨分解成氢和氮的氨分解催化剂,该氨供给部(30)供给氨,该氨供给流路(31)从氨供给部向第1和第2氨转化部供给氨;第1温度范围包含比第2温度范围低的温度,并且切换地使用第1和第2氨转化部来由氨生成氢。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该氢生成装置的氨燃烧内燃机和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808934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880108856.3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5 , C01B3/065 , C01B2203/066 , C01D15/02 , H01M8/0656 , H01M2008/1095 , Y02E60/362 , Y02E60/364
Abstract: 一种生产氢的方法,其包括:第一工艺,其中金属的氮化合物与水反应生产氨和金属的氢氧化物;第二工艺,其中金属的氢化合物和第一工艺中生产的氨发生反应;和第三工艺,其中金属的氢化物与第一工艺中生产的金属的氢氧化物发生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