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89926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6311.3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1/18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H01M4/9083 , H01M4/926 , Y10T428/243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碳纳米壁(CNW)的壁间的间隔变化,控制其表面积,控制其结晶性,提高在高电位下的耐腐蚀性的碳纳米壁(CNW)的结构控制方法,同时提供经结构控制的高表面积的碳纳米壁(CNW)以及高结晶性的碳纳米壁(CNW)。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以下的碳纳米壁:(1)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2)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3)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同时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78845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680004676.1
申请日:2006-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B82Y30/00 , C23C14/18 , C23C14/28 , C23C14/325 , C23C14/34 , C23C16/26 , C23C16/505 , H01M4/8817 , H01M4/8867 , H01M4/9083 , H01M8/0234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制造用于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的方法,其包括气相沉积纳米尺寸结构例如碳纳米壁(CNW)作为催化剂层载体的步骤,和将催化剂组分和/或电解质组分放置/散布在催化剂层载体上的步骤。此方法简化了燃料电池电极层的制造过程,同时改进了催化剂组分和电解质的可散布性,并因此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23545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80031804.7
申请日:2005-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5 , H01M8/0228 , H01M8/0234 , H01M8/0252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1007 , Y02P70/56 , Y10S977/948
Abstract: 增大了隔板中的通路形状的自由度,使得能够设计出最优的气体通路,使得气体通路肋下面充足的气体供应成为可能,并通过降低扩散分极改善了电池单体性能。另外,改善了排水性能并防止了溢流,由此降低了扩散分极并改善了电池单体性能。另外,还通过减小接触电阻改善了电池单体性能。燃料电池隔板包含隔板基板,通过气相生长,在隔板基板上用具有纳米尺寸结构的碳基多孔材料形成气体通路肋。本发明还提供了燃料电池用电极结构、制造该隔板和该燃料电池的方法以及包含该电极结构的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18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1071.4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25 ,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16 , H01M4/0423 , H01M4/0428 , H01M4/0473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625 , H01M4/663 , H01M10/0525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电极(10)包括:正电极集电体(20);以及被支撑在所述正电极集电体(20)上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层(30),所述正电极活性物质层(30)包括在所述正电极集电体(20)上形成的碳纳米壁(32)和被支撑在所述碳纳米壁(32)上的正电极活性物质(36)。
-
公开(公告)号:CN101120469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680004675.7
申请日:2006-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H01M4/8817 , H01M4/8867 , H01M4/96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结构,其中纳米尺寸多孔碳材料例如碳纳米壁(CNW)用作扩散层和/或催化剂层。还公开了一种制造这种燃料电池结构的方法。这种燃料电池结构可简化由电极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组成的燃料电池电极的制造过程,同时提高催化剂层的导电性并改进扩散层的扩散效率。因此,可获得发电效率改进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01490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80030306.0
申请日:2005-09-08
Abstract: 本发明改进了纳米压印过程中模具和树脂层的可脱模性,由此改进模具的耐用性。本发明涉及用于树脂模制的、包含位于其表面上的碳纳米壁层的纳米压印模具,使用该模具形成纳米图案的方法、和由该方法获得的树脂模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180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080051070.X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6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5 , H01M4/0416 , H01M4/0423 , H01M4/0428 , H01M4/0473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383 , H01M4/625 , H01M4/663 , H01M10/0525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电极(10)包括:负电极集电体(20);以及被支撑在所述负电极集电体(20)上的负电极活性物质层(30),所述负电极活性物质层(30)包括在所述负电极集电体(20)上形成的碳纳米壁(32)和被支撑在所述碳纳米壁(32)上的负电极活性物质(36)。
-
公开(公告)号:CN101489926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780026311.3
申请日:2007-07-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1/18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H01M4/9083 , H01M4/926 , Y10T428/243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碳纳米壁(CNW)的壁间的间隔变化,控制其表面积,控制其结晶性,提高在高电位下的耐腐蚀性的碳纳米壁(CNW)的结构控制方法,同时提供经结构控制的高表面积的碳纳米壁(CNW)以及高结晶性的碳纳米壁(CNW)。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以下的碳纳米壁:(1)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2)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3)一种碳纳米壁,其特征在于,壁表面积为50cm2/cm2-基板·μm以上,同时具有以照射激光波长514.5nm测定的拉曼光谱的D谱带半值宽为85cm-1以下的结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18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1070.X
申请日:2010-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6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5 , H01M4/0416 , H01M4/0423 , H01M4/0428 , H01M4/0473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383 , H01M4/625 , H01M4/663 , H01M10/0525 , Y02E60/12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电极(10)包括:负电极集电体(20);以及被支撑在所述负电极集电体(20)上的负电极活性物质层(30),所述负电极活性物质层(30)包括在所述负电极集电体(20)上形成的碳纳米壁(32)和被支撑在所述碳纳米壁(32)上的负电极活性物质(36)。
-
公开(公告)号:CN101023545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580031804.7
申请日:2005-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5 , H01M8/0228 , H01M8/0234 , H01M8/0252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1007 , Y02P70/56 , Y10S977/948
Abstract: 增大了隔板中的通路形状的自由度,使得能够设计出最优的气体通路,使得气体通路肋下面充足的气体供应成为可能,并通过降低扩散分极改善了电池单体性能。另外,改善了排水性能并防止了溢流,由此降低了扩散分极并改善了电池单体性能。另外,还通过减小接触电阻改善了电池单体性能。燃料电池隔板包含隔板基板,通过气相生长,在隔板基板上用具有纳米尺寸结构的碳基多孔材料形成气体通路肋。本发明还提供了燃料电池用电极结构、制造该隔板和该燃料电池的方法以及包含该电极结构的固体高分子燃料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