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31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0772551.5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提供抑制负极上的金属析出、循环特性提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使正极集电体露出部残留地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在正极集电体露出部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边界部形成的绝缘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具备主体部和厚度比主体部薄的端部。绝缘层插入正极集电体与端部之间、并且以覆盖端部的方式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La和插入正极集电体与端部之间的绝缘层的宽度Lb满足下式:0.02×10‑2≦(Lb/La)≦2.1×10‑2。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1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772551.5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提供抑制负极上的金属析出、循环特性提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使正极集电体露出部残留地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在正极集电体露出部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边界部形成的绝缘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具备主体部和厚度比主体部薄的端部。绝缘层插入正极集电体与端部之间、并且以覆盖端部的方式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La和插入正极集电体与端部之间的绝缘层的宽度Lb满足下式:0.02×10‑2≦(Lb/La)≦2.1×10‑2。

    锂离子二次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90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468627.X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实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输出的提高以及长寿命化。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负的电极片夹着隔片层积而成的电极体。各电极片通过将作为电极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基材而形成。负极侧的电极片中的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比正极侧的电极片中的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大。进而,负极复合材料层含有1000ppm以上且1500ppm以下的锂,并且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被设定为1.1g/cc以上且1.4g/cc以下。正极复合材料层含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的原子数之和与锂的原子数的比例、即Li/M比被设定为1.16以上且1.2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