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77739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510104816.X
申请日:2005-09-21
IPC: C08L101/00 , C08J5/04 , B60K15/03
Abstract: 实现树脂成型品(特别是燃料系部件)的特定的性质(特别是燃料阻隔性)和耐冲击性的并存。树脂成型品为在热塑性树脂(1)的基体中,分散着比该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或不熔性的、长度为4~20mm的有机纤维(2)。树脂成型品在比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且比有机纤维的熔点低的成型温度下成型。本发明适用于暴露在燃料中的燃料系部件(燃料箱等),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相对于CE10,在65℃下的燃料透过系数小于或等于1.0×10-11m3·m/m2/sec/MPa的热塑性树脂,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是共聚型的聚缩醛树脂,所述有机纤维是聚酯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97199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284783.5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罐的制造方法(M1)及罐。卷绕工序(S1)具有多次分割卷绕工序(S11),其中,对通过将片状纤维分割为比为了形成规定的厚度的片层所需要的长度短的长度ls而成的分割片状纤维(9)进行卷绕。在将在前一次的分割卷绕工序(S11)中卷绕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终端部9e之上重复层叠新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始端部(9b)的重复长度设为X,将作用于罐的周向的拉伸应力设为σ,将分割片状纤维9的厚度与宽度分别设为t与W,将罐的圆筒部的长度设为L,将树脂的剪切强度设为A时,第二次以后的分割卷绕工序(S11)满足不等式:X>(σ·t·L)/(A·W)。
-
公开(公告)号:CN104861184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10066997.5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林浩一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15/0027 , B29C70/081 , B29C70/465 , B29C70/547 , B32B3/06 , B32B3/266 , B32B3/30 , B32B5/022 , B32B5/024 , B32B5/26 , B32B27/12 , B32B27/20 , B32B27/281 , B32B27/302 , B32B27/308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27/365 , B32B27/38 , B32B37/04 , B32B2250/02 , B32B2250/20 , B32B2260/021 , B32B2260/04 , B32B2260/046 , B32B2262/0253 , B32B2262/0261 , B32B2262/0269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5 , B32B2262/106 , B32B2315/02 , B32B2377/00 , D03D1/00 , D03D13/008 , D10B2101/12 , D10B2331/02 , D10B2505/02 , Y10T156/1002 , Y10T442/3171
Abstract: 提供能够提高第1复合材料层与第2复合材料层的密合强度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具备:具有纤维基材(14)和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1复合材料层(11A),纤维基材(14)被配置为第1强化纤维(12)并丝而成的强化纤维束(13)进行交叉,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至少浸渗于各强化纤维束(13)中;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其在第2热塑性树脂(46)内不规则排列有第2强化纤维(42)。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是第1复合材料层(11A)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而成的。在第1复合材料层(11A)的表面之中至少与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孔(15)。第2强化纤维(42)和第2热塑性树脂(46)进入各孔(15)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71996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11284783.5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罐的制造方法(M1)及罐。卷绕工序(S1)具有多次分割卷绕工序(S11),其中,对通过将片状纤维分割为比为了形成规定的厚度的片层所需要的长度短的长度ls而成的分割片状纤维(9)进行卷绕。在将在前一次的分割卷绕工序(S11)中卷绕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终端部9e之上重复层叠新的分割片状纤维(9)的始端部(9b)的重复长度设为X,将作用于罐的周向的拉伸应力设为σ,将分割片状纤维9的厚度与宽度分别设为t与W,将罐的圆筒部的长度设为L,将树脂的剪切强度设为A时,第二次以后的分割卷绕工序(S11)满足不等式:X>(σ·t·L)/(A·W)。
-
公开(公告)号:CN104861184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066997.5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林浩一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D15/0027 , B29C70/081 , B29C70/465 , B29C70/547 , B32B3/06 , B32B3/266 , B32B3/30 , B32B5/022 , B32B5/024 , B32B5/26 , B32B27/12 , B32B27/20 , B32B27/281 , B32B27/302 , B32B27/308 , B32B27/32 , B32B27/34 , B32B27/365 , B32B27/38 , B32B37/04 , B32B2250/02 , B32B2250/20 , B32B2260/021 , B32B2260/04 , B32B2260/046 , B32B2262/0253 , B32B2262/0261 , B32B2262/0269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5 , B32B2262/106 , B32B2315/02 , B32B2377/00 , D03D1/00 , D03D13/008 , D10B2101/12 , D10B2331/02 , D10B2505/02 , Y10T156/1002 , Y10T442/3171
Abstract: 提供能够提高第1复合材料层与第2复合材料层的密合强度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具备:具有纤维基材(14)和第1热塑性树脂的第1复合材料层(11A),纤维基材(14)被配置为第1强化纤维(12)并丝而成的强化纤维束(13)进行交叉,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至少浸渗于各强化纤维束(13)中;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其在第2热塑性树脂(46)内不规则排列有第2强化纤维(42)。纤维强化复合材料(1)是第1复合材料层(11A)和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而成的。在第1复合材料层(11A)的表面之中至少与第2复合材料层(41A)接合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孔(15)。第2强化纤维(42)和第2热塑性树脂(46)进入各孔(15)中。
-
公开(公告)号:CN1754917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510104816.X
申请日:2005-09-21
IPC: C08L101/00 , C08J5/04 , B60K15/03
Abstract: 实现树脂成型品(特别是燃料系部件)的特定的性质(特别是燃料阻隔性)和耐冲击性的并存。树脂成型品为在热塑性树脂(1)的基体中,分散着比该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或不熔性的、长度为4~20mm的纤维(2)。树脂成型品在比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且比纤维的熔点低的成型温度下成型。本发明适用于暴露在燃料中的燃料系部件(燃料箱等),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相对于CE10,在65℃下的燃料透过系数小于或等于10.×10-11m3·m/m2/sec/MPa的热塑性树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