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94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034834.9

    申请日:2018-09-06

    Inventor: 武田和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枝晶状的Li金属形成于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很好地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的技术。在此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在箔状的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2的负极合剂层。该负极中,负极合剂层包含吸附过渡金属离子、释放预定的阳离子的离子交换粒子(1),该离子交换粒子中存在金(Au)和/或铂(Pt)。由此,能够使多个来自于从离子交换粒子(1)释放的Au(或Pt)的阳离子的金属纳米粒子附着于负极活性物质(2)。由于能够将该金属纳米粒子作为金属核容易地形成层状的Li金属,因此能够防止枝晶状的Li金属的形成,很好地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

    负极和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9681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0962923.9

    申请日:2017-1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负极活物质和陶瓷粒子制造负极的方法,该方法是糊料的涂覆性良好、得到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剥离强度和硬度高的方法。这里公开的负极的制造方法包含:在负极集电体上涂覆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陶瓷粒子的负极糊料的工序;将该涂覆的负极糊料干燥而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工序;和将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加压的工序。该陶瓷粒子的长宽比为1.5~20。该陶瓷粒子的短边长度为该负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的1/5以下。该负极糊料中,相对于该负极糊料的总固体成分含有3~20质量%的该陶瓷粒子。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5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05362.1

    申请日:2018-09-21

    Inventor: 武田和久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至少包括正极、隔板、第1中间层、第2中间层和负极。隔板配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第1中间层配置于隔板与负极之间。第2中间层配置于第1中间层与负极之间。第1中间层和第2中间层分别是多孔层。第1中间层至少包含金属有机结构体。第2中间层为电绝缘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