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03337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80072895.9
申请日:2012-05-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22 , H01M10/34 , H01M2200/20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长时间使用电流切断机构的工作压的变动也少的密闭型二次电池。该密闭型二次电池具备电流切断机构(80),该电流切断机构(80)由于电池壳体(12)内的压力上升而工作,切断电极与电极端子之间的导电路径。电流切断机构(80)包含感压部件(30),该感压部件第一状态经由突跳变形而变形到第二状态的板状的感压变形部(32),构成为通过感压变形部(30)突跳变形来切断上述导电路径。(30)具有由于电池壳体(12)内的压力上升会从
-
公开(公告)号:CN10558016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480052365.7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士贵宣
IPC: H01M2/34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1)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1)中的导电部件(130)和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1)中并具有焊接在所述导电部件(130)上的反转板(120)的电流切断装置(105)。所述导电部件(130)和所述反转板(120)在所述导电部件(130)与所述反转板(120)彼此对向并接触的部分中分别具有厚度T1和T2,并且厚度T1和T2满足关系T1/T2
-
公开(公告)号:CN105580162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52365.7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士贵宣
IPC: H01M2/34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1)包括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1)中的导电部件(130)和设置在所述二次电池(1)中并具有焊接在所述导电部件(130)上的反转板(120)的电流切断装置(105)。所述导电部件(130)和所述反转板(120)在所述导电部件(130)与所述反转板(120)彼此对向并接触的部分中分别具有厚度T1和T2,并且厚度T1和T2满足关系T1/T2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111244461.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0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10/6566 , H01M50/242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44461.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0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10/6566 , H01M50/242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配备有蓄电组件和与蓄电组件相邻地配置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与蓄电组件相邻的第一冷却层、以及相对于第一冷却层位于蓄电组件的相反侧的第二冷却层,在第一冷却层,形成有在排列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一冷却通路、以及位于第一冷却通路间的第一壁部,在第二冷却层,形成有在排列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第二冷却通路、以及位于第二冷却通路间的第二壁部,多个第一壁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壁部相对于多个第二壁部偏置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30333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80072895.9
申请日:2012-05-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22 , H01M10/34 , H01M2200/20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长时间使用电流切断机构的工作压的变动也少的密闭型二次电池。该密闭型二次电池具备电流切断机构(80),该电流切断机构(80)由于电池壳体(12)内的压力上升而工作,切断电极与电极端子之间的导电路径。电流切断机构(80)包含感压部件(30),该感压部件(30)具有由于电池壳体(12)内的压力上升会从第一状态经由突跳变形而变形到第二状态的板状的感压变形部(32),构成为通过感压变形部(30)突跳变形来切断上述导电路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