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53945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780044919.9
申请日:2007-1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远藤美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28 , H01M4/8878 , H01M4/9083 , H01M4/92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胶囊化电极催化剂粒子30具有有外部刺激应答性的树脂15将电极催化剂粒子20胶囊化,即,被覆的结构。电极催化剂粒子20是碳担载催化剂21与电解质22大体上均匀地分散的粒子。电极催化剂粒子20由具有外部刺激应答性的树脂15所被覆。使用胶囊化电极催化剂粒子30形成薄膜后,将对薄膜赋予外部刺激除去胶囊成分所形成的电极用薄片转印到电解质膜上,形成电极催化剂层。这样,能够抑制电极催化剂粒子的凝聚和电极催化剂的劣化,因此能够提高电极催化剂油墨的组成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另外,通过使用胶囊化电极催化剂油墨,能够形成具有均匀的催化剂分布的电极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4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264525.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88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转印不良得到抑制的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催化剂油墨间歇地涂布于基材片,进行干燥而在基材片上形成催化剂层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催化剂层从所述基材片转印于电解质膜的工序;所述催化剂油墨含有催化剂粒子、离聚物、醇和水,所述催化剂油墨中的水分含量相对于所述催化剂油墨的总重量为57重量%~61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2111.8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 H01M4/8668 , H01M4/8828 , H01M4/92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以下工序来制备出能够使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电极的性能提高的催化剂油墨。使作为负载有催化剂的导电性粒子的催化剂负载粒子分散于溶剂中而生成催化剂分散液(步骤S10)。将离聚物和挥发性溶剂混合而制备出具有粘弹性的凝胶体(步骤S20)。将催化剂分散液和凝胶体搅拌混合而制备出具有预期粘弹性的催化剂油墨(步骤S30)。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4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264525.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JP)
IPC: H01M4/88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转印不良得到抑制的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催化剂油墨间歇地涂布于基材片,进行干燥而在基材片上形成催化剂层的工序,以及将所述催化剂层从所述基材片转印于电解质膜的工序;所述催化剂油墨含有催化剂粒子、离聚物、醇和水,所述催化剂油墨中的水分含量相对于所述催化剂油墨的总重量为57重量%~61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14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761979.9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远藤美登
IPC: H01M8/10 , H01M8/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6 , H01B1/122 , H01M8/1023 , H01M8/1039 , H01M8/1081 , H01M2300/0085 , Y02P70/56
Abstract: 凝胶状电解质的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包括:水含量降低工序,其中将电解质的水性分散液在50℃以下的温度下浓缩,将该电解质的浓缩物中的水含量降低至基于该电解质的浓缩物的总质量为5质量%以下;和醇添加工序,其中将醇添加至在所述水含量降低工序中获得的电解质的浓缩物中以形成凝胶状电解质的分散液。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14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761979.9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远藤美登
IPC: H01M8/10 , H01M8/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16 , H01B1/122 , H01M8/1023 , H01M8/1039 , H01M8/1081 , H01M2300/0085 , Y02P70/56 , H01M8/10 , H01M8/1018 , H01M8/1069
Abstract: 凝胶状电解质的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包括:水含量降低工序,其中将电解质的水性分散液在50℃以下的温度下浓缩,将该电解质的浓缩物中的水含量降低至基于该电解质的浓缩物的总质量为5质量%以下;和醇添加工序,其中将醇添加至在所述水含量降低工序中获得的电解质的浓缩物中以形成凝胶状电解质的分散液。
-
公开(公告)号:CN101553945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80044919.9
申请日:2007-1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远藤美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28 , H01M4/8878 , H01M4/9083 , H01M4/92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胶囊化电极催化剂粒子30具有有外部刺激应答性的树脂15将电极催化剂粒子20胶囊化,即,被覆的结构。电极催化剂粒子20是碳担载催化剂21与电解质22大体上均匀地分散的粒子。电极催化剂粒子20由具有外部刺激应答性的树脂15所被覆。使用胶囊化电极催化剂粒子30形成薄膜后,将对薄膜赋予外部刺激除去胶囊成分所形成的电极用薄片转印到电解质膜上,形成电极催化剂层。这样,能够抑制电极催化剂粒子的凝聚和电极催化剂的劣化,因此能够提高电极催化剂油墨的组成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另外,通过使用胶囊化电极催化剂油墨,能够形成具有均匀的催化剂分布的电极催化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29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280042111.8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 H01M4/8668 , H01M4/8828 , H01M4/92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以下工序来制备出能够使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电极的性能提高的催化剂油墨。使作为负载有催化剂的导电性粒子的催化剂负载粒子分散于溶剂中而生成催化剂分散液(步骤S10)。将离聚物和挥发性溶剂混合而制备出具有粘弹性的凝胶体(步骤S20)。将催化剂分散液和凝胶体搅拌混合而制备出具有预期粘弹性的催化剂油墨(步骤S30)。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28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0980128703.X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4/8882 , H01M4/8896 , H01M8/0273 , H01M8/0289 , Y02P70/56
Abstract: 形成第一层叠物(14a)和第二层叠物(14b),在所述第一层叠物(14a)中层叠有第一电解质膜(12a)和阳极侧催化剂层(13a),在所述第二层叠物(14b)中层叠有第二电解质膜(12b)和阴极侧催化剂层(13b)。然后,将所述第一层叠物(14a)和所述第二层叠物(14b)设置为使这两个层叠物的电解质膜侧的表面彼此面对。然后,在两个层叠物之间设置加强框(20)。热压接合处于该状态的整个层叠组件。由此,获得膜电极组件(15),在该组件中,所述加强框(20)被埋置在通过将所述第一电解质膜(12a)和所述第二电解质膜(12b)熔融并一体化而形成的所述电解质膜(15)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2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8703.X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4/8882 , H01M4/8896 , H01M8/0273 , H01M8/0289 , Y02P70/56
Abstract: 形成第一层叠物(14a)和第二层叠物(14b),在所述第一层叠物(14a)中层叠有第一电解质膜(12a)和阳极侧催化剂层(13a),在所述第二层叠物(14b)中层叠有第二电解质膜(12b)和阴极侧催化剂层(13b)。然后,将所述第一层叠物(14a)和所述第二层叠物(14b)设置为使这两个层叠物的电解质膜侧的表面彼此面对。然后,在两个层叠物之间设置加强框(20)。热压接合处于该状态的整个层叠组件。由此,获得膜电极组件(15),在该组件中,所述加强框(20)被埋置在通过将所述第一电解质膜(12a)和所述第二电解质膜(12b)熔融并一体化而形成的所述电解质膜(15)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