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99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403869.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须贺一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个车辆被连结成一列的连结车的实用的制动系统。一种连结车用制动系统,具备:多个制动装置(24),设于多个车辆(10)的每一个;以及控制器(28、26),控制该制动装置,将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多个车辆的每一个的搭载量或者重量来控制赋予至所述多个车辆的每一个的制动力。此外,为了防止连结车的折刀状现象,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中的至少一方:(A)减速度调整控制,使得后方侧的车辆的减速度不低于前方侧的车辆的减速度;以及(B)制动力产生开始时调整控制,使得前方侧的车辆的制动力的产生不早于后方侧的车辆的制动力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559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403869.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须贺一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个车辆被连结成一列的连结车的实用的制动系统。一种连结车用制动系统,具备:多个制动装置(24),设于多个车辆(10)的每一个;以及控制器(28、26),控制该制动装置,将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多个车辆的每一个的搭载量或者重量来控制赋予至所述多个车辆的每一个的制动力。此外,为了防止连结车的折刀状现象,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中的至少一方:(A)减速度调整控制,使得后方侧的车辆的减速度不低于前方侧的车辆的减速度;以及(B)制动力产生开始时调整控制,使得前方侧的车辆的制动力的产生不早于后方侧的车辆的制动力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199796.8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须贺一辉
Abstract: 本发明使搭载于多轮独立转向车辆的车辆用转向系统的实用性提高。将该转向系统构成为:在能够转向的多个车轮(10F)中的一个在转向中成为了不适当的不适当转向轮(10FD)的1轮不适当转向状态下,为了根据转向要求确保该多个车轮应分别产生的横方向力的合计亦即合计横方向力(FCFREF),将该多个车轮中的除了不适当转向轮之外的1个以上的车轮的至少一个作为转向补偿轮(10FC),并变更针对该转向补偿轮的目标转向量(δC*)。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027207.2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须贺一辉
IPC: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转舵系统。在本发明的车辆用转舵系统中,基于推定行程和实际行程来获取束角变化量,并基于该获取到的束角变化量来进行车轮的转舵角的控制,其中,该推定行程是基于车辆的运动状态而推定出的悬架的行程,该实际行程是由行程传感器检测到的悬架的实际的行程。由此,即使在行驶中也能良好地进行转舵角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478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28807.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简易的结构就能够适当地控制四轮车辆的行为的车辆行为控制装置。车辆行为控制装置(10)具备致动器群(26)、和控制上述致动器群(26)的动作的车辆行为控制器(12),上述车辆行为控制器(12)构成为:将目标运动应用于二轮模型(50)来计算前轮(40)和后轮(42)各自的速度向量(VECf、VECr),将速度向量(VECf、VECr)转换为用上述车辆的重心(Pg)处的速度向量(VECg)和横摆角速度(Θ)表达的重心行为,基于上述重心行为来计算上述四个车轮各自的转向角和制动/驱动力,以上述四个车轮分别输出所计算出的上述转向角和上述制动/驱动力的方式控制上述致动器群(26)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478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28751.5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后轮的行驶轨迹与前轮的行驶轨迹一致的车辆行为控制装置。控制车辆的行为的车辆行为控制装置(10)具备处理器(14)和存储器(16),上述处理器(14)构成为:取得前轮轨迹(Tf),将构成上述前轮轨迹(Tf)的多个前轮通过点的每一点处的上述前轮轨迹(Tf)的曲率计算为前轮曲率(Kf),依次计算规定的上述前轮通过点(Pf)处的后轮轨迹的曲率(Kr(t2))与上述规定的前轮通过点(Pf)处的上述前轮轨迹(Tf)的曲率(Kf(t1))一致的后轮舵角(Br),基于所计算出的上述后轮舵角(Br)和前轮舵角(Bf)来控制前轮(40)和后轮(42)的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210027207.2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高须贺一辉
IPC: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转舵系统。在本发明的车辆用转舵系统中,基于推定行程和实际行程来获取束角变化量,并基于该获取到的束角变化量来进行车轮的转舵角的控制,其中,该推定行程是基于车辆的运动状态而推定出的悬架的行程,该实际行程是由行程传感器检测到的悬架的实际的行程。由此,即使在行驶中也能良好地进行转舵角的控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