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稀土磁体的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4982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480070837.1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41/0266 H01F1/0576 H01F1/0577 H01F41/0273

    Abstract: 一种制造稀土磁体的方法包括:通过液体凝固制备快凝条带并粉碎所述快凝条带,由此制备粉末;通过所述粉末的压缩成型制造烧结坯;和通过对所述烧结坯进行热变形加工以赋予所述烧结坯各向异性而制造稀土磁体。在这种方法中,该快凝条带是多个细晶粒。该粉末包括RE‑Fe‑B主相和存在于主相周围的RE‑X合金的晶粒间界相。RE代表Nd和Pr的至少一种。X代表金属元素。通过在氮气气氛中进行粉末制备和烧结坯制造的至少一项,将该粉末中的氮含量调节到至少1,000ppm和小于3,000ppm。

    烧结压实体的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1257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390928.X

    申请日:2015-07-06

    Abstract: 一种烧结压实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其中通过快速固化制备磁性粉末(F);第二步骤,其中将所述磁性粉末(F)的集合体容纳于成型模具(10)中,并且通过将所述磁性粉末(F)的集合体置于处于低于粗晶体颗粒产生温度的第一温度(T0)的成型模具(10)的预加热部分(4)中进行预加热;和第三步骤,其中通过将经预加热的所述磁性粉末的集合体置于低于粗晶体颗粒产生温度且高于第一温度(T0)的第二温度(T1)进行主加热,且在保持所述磁性粉末的温度处于致密化温度或更高的同时进行压制成型。

    电池系统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62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811523466.4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恢复方法。ECU(960)通过控制PCU(920)来执行使电池组(10)的容量恢复的容量恢复控制。容量恢复控制包括放电模式和容量恢复模式。在放电模式下,ECU(960)使电池组(10)进行放电至预定的过放电区域。在容量恢复模式下,ECU(960)在过放电区域中反复执行由放电停止引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上升和一边使放电电流振动一边使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放电的脉冲放电。

    压实体的生产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40380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610538440.1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本方法包括:将石墨基润滑剂施用于模具的空腔表面;通过将不包含粘合剂的石墨基粉末置于下冲模的空腔表面而形成第一石墨基粉末层,通过将磁体粉末置于第一石墨基粉末层上而形成磁体粉末体,和通过将不包含粘合剂的石墨基粉末置于磁体粉末体上而形成第二石墨基粉末层;和通过使用下冲模和上冲模进行压制成型,同时加热被施用于模具的空腔表面上的石墨基润滑剂、第一石墨基粉末层和第二石墨基粉末层围绕的磁体粉末体而生产压实体并将压实体从成型模具中脱离。

    电池系统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62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11523466.4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恢复方法。ECU(960)通过控制PCU(920)来执行使电池组(10)的容量恢复的容量恢复控制。容量恢复控制包括放电模式和容量恢复模式。在放电模式下,ECU(960)使电池组(10)进行放电至预定的过放电区域。在容量恢复模式下,ECU(960)在过放电区域中反复执行由放电停止引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上升和一边使放电电流振动一边使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放电的脉冲放电。

    烧结压实体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12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390928.X

    申请日:2015-07-06

    Abstract: 一种烧结压实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其中通过快速固化制备磁性粉末(F);第二步骤,其中将所述磁性粉末(F)的集合体容纳于成型模具(10)中,并且通过将所述磁性粉末(F)的集合体置于处于低于粗晶体颗粒产生温度的第一温度(T0)的成型模具(10)的预加热部分(4)中进行预加热;和第三步骤,其中通过将经预加热的所述磁性粉末的集合体置于低于粗晶体颗粒产生温度且高于第一温度(T0)的第二温度(T1)进行主加热,且在保持所述磁性粉末的温度处于致密化温度或更高的同时进行压制成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