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5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458304.2
申请日:2024-10-18
IPC: H01M10/0525 , H01M4/64 , H01M4/66 , H01M4/0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和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起因于负极集电体(Al集电体)的放电特性的降低的电池。本公开通过提供电下述池来解决上述课题,是具有正极、负极、和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配置的电解质层的电池,所述负极具有:作为Al集电体的负极集电体、和含有反应电位比Al低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集电体被含有树脂和导电材料的树脂涂层被覆,进而,在所述树脂涂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配置有含有所述树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中间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588541.0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44 , G01R31/396 , G01R31/3842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以简易的传感器元件避免过放电的电池系统。本公开的电池系统具备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组、监视电池组的状态的监视单元和至少控制电池组的放电的控制单元,监视单元具有测定电池组的总电压的电压传感器、测定电池组的总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和测定电池组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具有基于总电压和总电流计算电池组在第1放电终止电压下的容量状态A的计算部、基于总电流和温度推定电池组在第1放电终止电压下的容量状态B的推定部、基于容量状态A和容量状态B判定过放电的产生与否的判定部以及在判定为产生了过放电的情况下将第1放电终止电压变更为高于第1放电终止电压的第2放电终止电压的电压变更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6309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149146.0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C04B35/48 , C04B35/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71 , H01M4/04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H01M2300/0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烧结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得到正极容量大的烧结电极体。烧结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含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并使用镧锆酸锂作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烧结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其具备:至少混合所述含锂复合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得到正极合剂的工序;至少混合所述镧锆酸锂和熔点低于该镧锆酸锂的锂盐,得到固体电解质合剂的工序;将所述正极合剂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合剂层叠,得到层叠体的工序;以及对所述层叠体进行加热,至少使所述固体电解质合剂烧结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22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396661.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结构可靠性良好的小型全固体电池。该全固体电池具备电池单元、配置在电池单元的第1面上的第1集电构件、配置在电池单元的与第1面相对的第2面上的第2集电构件、以及保护电池单元、第1集电构件和第2集电构件的外装体,全固体电池的尺寸为4cm2以下,电池单元含有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外装体具有第1外装构件和第2外装构件,第1外装构件配置在电池单元的第1面侧,第2外装构件配置在电池单元的第2面侧,在第1外装构件与第1集电构件之间、以及第2外装构件与第2集电构件之间的至少一者配置树脂层A,在电池单元的侧面部配置树脂层B,树脂层A和树脂层B分别含有粘接性树脂。
-
-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2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48778.8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4/13 , H01M4/66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4/13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67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提供了可使循环特性提高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其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在它们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与负极连接的负极集电体以及与正极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在负极与负极集电体之间和/或在正极与正极集电体之间配置金属层,在上述金属层为在负极与负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负极侧金属层的情况下,负极侧金属层使用这样的金属,该金属在负极活性物质吸留放出金属离子的电位环境下不与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且延伸率为22%以上;在上述金属层为在正极与正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正极侧金属层的情况下,正极侧金属层使用这样的金属,该金属在正极活性物质吸留放出金属离子的电位环境下不与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且延伸率为2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836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1910902170.1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3 , H01M50/112 , H01M10/04 , H01M10/613 , H01M10/65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按各电池模块的大小将外装体的部件制造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生产率的下降的电池模块。本公开的电池模块具有外装体及封入到外装体中的全固态电池层叠体。在此,外装体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及一对盖部。筒状的主体部在两端的开口端部具有凸缘。并且,通过分别将筒状的主体部的两端的凸缘和一对盖部的外缘部接合,从而形成接合部,利用接合部将外装体密封。全固态电池层叠体具有一个或多个结构单元电池。结构单元电池具有依次层叠的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及负极集电体层。另外,构成结构单元电池的各层的层叠方向为筒状的主体部的轴向。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19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1328156.7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 , H01M50/289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由于伴随电池的充放电而电池产生膨胀以及收缩而引起的电池的破损的电池模块。一种电池模块,具有层叠的多个电池和约束多个电池的约束构件,其中,约束构件包括配置于多个电池的层叠方向的两端的一对端板、和连结一对端板并以加压状态约束多个电池的张力带,张力带具有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凹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34677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711439176.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的制造方法和氧化物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可使烧结温度降低的正极的制造方法。正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对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的粒子进行酸处理的工序;将进行了酸处理的所述粒子和熔点低于所述含锂复合氧化物的锂盐混合,得到混合物的工序;以及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加热并使其烧结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44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107958.X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阻的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被覆工序,其中使用溅射法,在包含Ni元素且为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被覆由LixPOy(2≤x≤4,3≤y≤5)表示的被覆材料;和热处理工序,其中在400℃~650℃的范围内对被覆有上述被覆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进行热处理,使上述Ni元素向上述被覆材料中扩散,形成被覆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