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942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80013258.3
申请日:2014-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2 , H02K1/22 , H02K1/2766 , H02K9/19
Abstract: 转子(14)包括具有冷却剂流动通路和冷却剂供给端口的轴、固定在轴上并由层叠钢板形成的转子芯(24)、和在转子芯(24)中设置成沿其轴向延伸的磁体组(32)。转子芯(24)具有在磁体附近设置成沿着其延伸的第一流动通路(34)以及将轴(22)的冷却剂供给端口(28)和第一流动通路(34)连接的第二流动通路(36),由此构成冷却剂流动路径。第二流动通路(36)通过在转子芯(24)的轴向中央区域A重叠形成在相应钢板中的第二狭缝(37)而形成,第二狭缝(37)的形成位置针对被组合的每块钢板而言不同。第一流动通路(34)和第二流动通路(36)在转子芯(24)的轴向中央区域A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009421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480013258.3
申请日:2014-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2 , H02K1/22 , H02K1/2766 , H02K9/19
Abstract: 转子(14)包括具有冷却剂流动通路和冷却剂供给端口的轴、固定在轴上并由层叠钢板形成的转子芯(24)、和在转子芯(24)中设置成沿其轴向延伸的磁体组(32)。转子芯(24)具有在磁体附近设置成沿着其延伸的第一流动通路(34)以及将轴(22)的冷却剂供给端口(28)和第一流动通路(34)连接的第二流动通路(36),由此构成冷却剂流动路径。第二流动通路(36)通过在转子芯(24)的轴向中央区域A重叠形成在相应钢板中的第二狭缝(37)而形成,第二狭缝(37)的形成位置针对被组合的每块钢板而言不同。第一流动通路(34)和第二流动通路(36)在转子芯(24)的轴向中央区域A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92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369658.5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9/19 , H02P29/6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旋转电机驱动系统。用于具有旋转元件(20)的旋转电机(12)的控制设备(16)包括磁体温度获取部分(60)、冷却剂温度检测部分(62)和温度控制部分(64),该旋转元件(20)包括永磁体(24)。磁体温度获取部分获取关于永磁体的温度的信息。冷却剂温度检测部分检测至少对旋转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剂的温度。当永磁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温度并且冷却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温度时,温度控制部分执行永磁体的升温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283319.5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机构,在车辆前进行驶中,能够确保被供应给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面的油的供给量。由于在壳体(12)的内部形成槽(100),所述槽(100)从壳体(12)的内壁向第一轴线CL1的方向延伸,接收在车辆前进行驶中被带起的油,因此,在车辆前进行驶中在壳体12内被带起的油通过与第二肋(106)碰撞而在槽(100)中被引导,油经由槽(100)被滴下到副轴从动齿轮(62)或减速齿轮(68)的即将啮合之前的齿面,因此,能够确保对齿面的油供给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283319.5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 F16H57/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机构,在车辆前进行驶中,能够确保被供应给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面的油的供给量。由于在壳体(12)的内部形成槽(100),所述槽(100)从壳体(12)的内壁向第一轴线CL1的方向延伸,接收在车辆前进行驶中被带起的油,因此,在车辆前进行驶中在壳体12内被带起的油通过与第二肋(106)碰撞而在槽(100)中被引导,油经由槽(100)被滴下到副轴从动齿轮(62)或减速齿轮(68)的即将啮合之前的齿面,因此,能够确保对齿面的油供给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