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662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08400.0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IPC: A01D9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9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料甘蔗入土深砍的方法,属于糖料作物收获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11月至翌年5月糖料甘蔗成熟期,改革传统砍收方法,采用锋利的锄头进行入土深砍,锄头与地面接触处的夹角在10°~80°之间,保留地下蔗桩3~5 cm。本发明实现了糖料甘蔗的合理砍收,在提高糖料甘蔗的产量和蔗糖分的同时,还促进了蔗桩基部的蔗芽萌发,提高了宿根发株率,增强了糖料甘蔗的宿根性,延长了宿根年限,减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蔗农收益和企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83071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08425.0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00 , Y02A40/284 , A01B79/02 , A01C21/00 , A01D91/04 , A01G13/027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料甘蔗绿色可持续高产种植方法,包括选用健康甘蔗良种、开挖蔗沟、科学施肥、下种覆土、盖膜覆土、甘蔗收获和宿根管理七大步骤,从糖料甘蔗种植和收获2个关键时期强化科学种植和收获。在甘蔗种植时期,从减少化肥用量,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结合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全覆盖来促进甘蔗生长;在甘蔗收获时期,改革传统砍收方法,采用入土深砍,然后直接将宿根甘蔗所需的肥料施入蔗沟进行小培土和盖全膜,即可完成宿根甘蔗管理。本发明实现了糖料甘蔗的绿色生产,提高了产量和蔗糖分,减少化肥施入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利用率,改善了蔗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甘蔗生长和蔗农增收,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3071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208425.0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00 , Y02A40/2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料甘蔗绿色可持续高产种植方法,包括选用健康甘蔗良种、开挖蔗沟、科学施肥、下种覆土、盖膜覆土、甘蔗收获和宿根管理七大步骤,从糖料甘蔗种植和收获2个关键时期强化科学种植和收获。在甘蔗种植时期,从减少化肥用量,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结合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全覆盖来促进甘蔗生长;在甘蔗收获时期,改革传统砍收方法,采用入土深砍,然后直接将宿根甘蔗所需的肥料施入蔗沟进行小培土和盖全膜,即可完成宿根甘蔗管理。本发明实现了糖料甘蔗的绿色生产,提高了产量和蔗糖分,减少化肥施入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利用率,改善了蔗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甘蔗生长和蔗农增收,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02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69954.8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综合适宜度指数的甘蔗种植区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自然气候条件评价、土壤水肥条件评价、甘蔗生产潜力评价和基于综合适宜度指数区划甘蔗种植。本发明在深入调查和评估蔗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气象学、土壤学、甘蔗栽培学和作物模型学的技术方法对糖料甘蔗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和甘蔗生产潜力要素进行分类评估,有益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糖料甘蔗生产布局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种植,从而提高气候、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本增效,促进甘蔗产业向“高产、高糖、高效、集约、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迈进。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35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47124.9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蘸种剂,解决了用化学试剂组合物对甘蔗种茎进行蘸种后起到杀菌消毒、补施苗肥和提高抗旱能力的同时提高甘蔗出苗率和产量的问题;该蘸种剂以100%重量份计,由下列重量的物质制作:60%~75%的消石灰,3%~5%的黄腐酸钾,5%~10%的硫酸钾、5%~10%的磷酸二铵,3%~5%的表面活性剂,将各成分混均即得到甘蔗蘸种剂组合物,这种甘蔗蘸种剂,组成成分间互补性显著,可为甘蔗防治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兼顾补充养分和提高抗旱能力,达到了早期处理,药肥集中,节省农药安全环保的目的,并可提高甘蔗产量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5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4269.2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中全氮、全磷、全钾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包括:对甘蔗植株待测部位进行取样,并烘干至恒重,粉碎后制得甘蔗样品粉末;称取甘蔗样品粉末0.2-0.5g,经消煮、定容、过滤后获得样品待测液;基于样品待测液检测样品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甘蔗中氮、磷、钾元素含量的检测精确度高。在甘蔗生长过程中,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甘蔗全株或是某些部位器官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甘蔗进行适时、适量施肥,不但能够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节约用肥。
-
公开(公告)号:CN1100368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34198.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促进宿根甘蔗低位芽萌发及新根系生长的方法,是在进行宿根蔗蔸深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铲蔸作业,对于采用机械化收割完甘蔗后的宿根蔗园,用甘蔗铲蔸机铲蔸,铲蔸后保留地下蔗蔸5~7cm;对于采用人工收获甘蔗的宿根蔗园,采用锄头砍收甘蔗,砍收后保留地下蔗蔸10~12cm,实现砍收甘蔗和铲蔸一步完成;之后施肥施药、培土,培土时控制控制宿根蔗蔸低位芽分布在距离培土后的地面10~15cm范围内,最后进行全膜覆盖。本发明方法先进实用、易操作、易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宿根甘蔗发株率、产量和延长宿根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94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35283.1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甘蔗单芽整茎种植的营养配方及其种植方法,包括滤泥、生化黄腐酸钾有机肥;每个甘蔗单芽整茎种植干滤泥的用量3‑5g、生化黄腐酸钾有机肥的用量1‑2g。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甘蔗单芽整茎种植的营养配方及其种植方法,通过滤泥、生化黄腐酸钾有机肥的定量配比,满足甘蔗单芽出芽所需的各项影响物质以及特定的出芽营养物质环境,使甘蔗单芽实现大田育苗,节约了种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4266.9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用作蔗区肥料的施用方法。方法包括:收集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中加入改良剂,搅拌均匀,制得甘蔗酒精肥料液;所述改良剂为钙质材料,所述钙质材料包括:硅酸钙、消石灰、石灰粉;所述甘蔗酒精肥料液中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与改良剂的质量比为500:0.8~500:1.2;将制得的甘蔗酒精肥料液作为底肥施入蔗区土壤中,每亩施用甘蔗酒精肥料液5000㎏。本发明提供的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用作蔗区肥料的施用方法,不但能够实现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有效回收和利用,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蔗区生产的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7015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130012.6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nventor: 赵勇 , 刘家勇 , 刀静梅 , 应雄美 , 朱建荣 , 昝逢刚 , 杨昆 , 赵俊 , 赵培方 , 吴才文 , 陈学宽 , 赵丽萍 , 覃伟 , 姚丽 , 武晋宇 , 吴转娣 , 夏红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103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甘蔗蔗汁中锌含量的检测方法,先量取5mL的甘蔗蔗汁样品,加入20mL硝酸:高氯酸=7:2的混合酸后静置过夜,第二天置于电热消解仪加热消化,温度控制150℃,加热6小时,补加3mL硝酸,继续加热,待消化液无色透明,加3mL超纯水,温度升至180℃继续加热,待烧杯中的液体接近1mL-2mL时,取下冷却并转移于刻度管中,定容至20mL,得要检测甘蔗的测定用试样液,上机检测后,通过公式X=(C1- C)2×4计算得出精确的锌含量,本发明方法样品检出限和精确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同时检测、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条件容易控制,为甘蔗品质育种提供了一种方便、高效、低成本、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