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6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26743.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实生苗塑料育苗盘的假植水培及练苗方法,属于甘蔗育苗技术领域,所述甘蔗实生苗塑料育苗盘的假植水培及练苗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甘蔗杂交种子的播种和幼苗培育,利用甘蔗实生苗多功能假植培育容器进行甘蔗实生苗的假植培育,所述容器本体为不锈钢材质,容器本体可利用推车推进推出,容器本体的规格可根据塑料育苗穴盘规格制作,容器下方开设排水孔,便于水培和排水后装基质练苗,容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可移动支架,可移动支架用于支撑塑料育苗穴盘,塑料育苗穴盘可悬浮在培养溶液上面,使塑料育苗穴盘不会沉入培养溶液中,塑料育苗穴盘内的基质自下而上自然吸水至饱和可保证基质吸水均匀且充分,有利于提高假植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791134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601146.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甘蔗根系培养容器,包括用聚乙烯制成的带筒底(4)且顶端为敞口的筒体(1)、环绕筒体开设在筒壁不同高度上的至少三圈用于排水及清洗时排出基质的圆孔(2)、用于盖住圆孔的盖子(3)。本实用新型所用聚乙烯材料不易老化,可长期使用。容器体积及高度均可满足甘蔗根系生长需求,且不易积水,有利于获得健康完整的甘蔗根系,且冲洗方便,不会损伤根系。
-
公开(公告)号:CN205567269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360949.7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54 , Y02A40/268
Abstract: 一种简易甘蔗实生苗出苗加温培养箱,包括有用硬纸板围合的顶部开口的立方体箱体(1)、设置于箱体内部中间位置的可四面加热的加热器(2)、垒放于加热器四周的经农用地膜(4)包覆好后的育苗箱(3),在箱体四周及箱体顶面包覆有农用地膜(4),在箱体顶部包覆的农用地膜中间开设有散热口(5)。本实用新型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制作,结构简单,十分容易制作,制作成本低。其升温保温效果好,可促进种子的快速萌发,且运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1653283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3313162.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G9/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漂浮育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甘蔗实生苗漂浮育苗与练苗一体不锈钢槽;包括槽体,槽体为顶部开口的空腔体,槽体顶部周向设置有外折叠压边,并且槽体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排水孔,圆形排水孔上设置有橡皮封堵器或塑料筛网片,槽体宽边设置有手提耳;解决了甘蔗实生苗漂浮育苗和练苗的便捷切换和一体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601154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3342327.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蔗实生苗多功能假植培育容器,属于甘蔗培育设备领域,所述甘蔗实生苗多功能假植培育容器的容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可移动支架,容器本体内装有水,育苗穴盘可架放在可移动支架上,育苗穴盘自下而上吸水保证育苗穴盘内水分充足,水培完成后将育苗穴盘抬出,将可移动支架取出,将容器本体内的水从排水孔排出,排出后在容器本体加入练苗基质用于练苗,将育苗穴盘放置在装有练苗基质的容器本体内练苗,可移动支架取出后,还可在容器本体内放置漂浮育苗盘,漂浮育苗盘漂浮在容器本体内进行水培,水培完成后将漂浮育苗盘抬出,重复上述练苗操作进行练苗,本实用新型可用作甘蔗实生幼苗的假植水培和练苗操作,实现一容器多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82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17859.5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基于边际成本评估甘蔗性状经济权重值的方法,先获得当地蔗农整体的平均生产成本及当地甘蔗平均蔗茎产量数据,再获得某个时间范围内制糖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数据,并修正甘蔗出糖率,最终构建得到甘蔗出糖率的经济权重模型。本发明基于整个蔗糖产业生产链的吨糖生产总成本公式,通过对甘蔗性状在蔗糖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影响的分析,构建性状的经济权重评价分析模型,以边际成本来实现对性状经济权重值的评估。运用该方法,结合生产实际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甘蔗不同性状的育种经济价值,从而为综合评判甘蔗材料,选育优良的甘蔗品种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732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9823.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云南农垦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植甘蔗条形相长栽培的方法,主要包括甘蔗种苗准备及下种规划、甘蔗条形相长栽培等关键步骤。在蔗地整地后,根据蔗地面积筛选准备甘蔗品种,在平地、台地、缓坡地蔗区利用拉机牵引甘蔗种植机进行甘蔗种苗下种;在坡度相对较大的蔗区利用人工进行下种;品种间条形轮流布局。在甘蔗品种准备就绪后,在平地、台地、缓坡地蔗区选择甘蔗种植机进行深开沟播种,按照规划进行条形相长下种,利用人工种植方法按照规划进行条形相长摆放种苗。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增产甘蔗570.15‑968.98kg/亩,增幅7.56%‑11.82%。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49994.7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 云南农垦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A01G2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山地甘蔗螺旋式降坡种植的方法,首先根据山地的地形地貌,对不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山地进行螺旋降坡改造,形成适宜中小型机械化作业的螺旋降坡状山地甘蔗种植带;然后进行螺旋式机械化种植,在改造后的螺旋降坡状山地甘蔗种植带上,采用中小型甘蔗种植机进行甘蔗的螺旋式机械化条状播种,种植的甘蔗品种选择营养高效、宿根性强、抗逆性强的甘蔗品种,同一个山地蔗区选择统一成熟期的甘蔗品种,在山地不同海拔地区选择不同的甘蔗品种;甘蔗种植完成后,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矮状绿肥植物或香根草,择时在甘蔗种植带旁的边坡上进行种植,持续培肥地力和防治甘蔗螟虫,并阻止杂草生长。本发明可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可显著增加蔗农种蔗收益和制糖企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904566.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控制地膜覆盖时间挖掘甘蔗产量潜力的方法;步骤(1),地膜覆盖栽培:采用宽幅地膜沿蔗沟平行方向进行全覆盖,在蔗沟正上方的地膜上沿蔗沟方向覆土,覆土厚度能保证地膜紧贴蔗沟土壤即可;步骤(2),覆膜时间控制;步骤(3),地膜回收处理。本发明提出一种先进实用、易操作、易推广的通过控制地膜覆盖时间挖掘甘蔗产量潜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657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44505.X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提高甘蔗高糖种质选择效率的田间试验方法。利用高糖亲本杂交配制杂交组合,4月中旬在育苗温室培育实生苗,至5-6片真叶时,实生苗按株距10cm、行距20cm,移栽至苗床,苗床布置在室外;每个杂交组合均以蔗糖分最高的亲本为对照,对照种植前进行育苗,育苗时间与实苗生的播种时间间隔1个月左右为宜,让实生苗在苗床上拔节形成种茎,11月底或12月初测量实生苗单株和对照的锤度,并与对照进行比较,高于对照锤度平均值0.5%以上的种质给予保留并进入后续试验进一步评价。本发明相较传统的田间试验方法,可节约试验用地,节约用工成本,加速高糖种质的筛选进程,提高选择效率,同时提高了高糖种质筛选的针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