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金刚石碳薄膜及其质变的方法,和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0354700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510084533.3

    申请日:2002-12-20

    Abstract: 一种使类金刚石碳薄膜发生质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粒子束或能量束照射类金刚石碳薄膜的至少一个区域,以提高该区域的折射率,从而在所述类金刚石碳薄膜内形成分布式折射率结构。本发明的类金刚石碳薄膜的特征在于其折射率分布呈现为一种相对该薄膜的厚度倾斜地取向的图案。

    透射型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4899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80030355.4

    申请日:2005-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087 G02B3/0018 G02B3/0031 G02F1/133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射型显示面板,包括:按阵列形式布置的多个透明控制区域(5、10);不透明边界区域(2、3),其位于每个透明控制区域周围;以及微透镜阵列,其包括按阵列形式布置以与多个透明控制区域对应的多个微透镜(20b)。每个微透镜起到下述作用:使将要直接照射到不透明边界区域的入射光会聚于相应的一个透明控制区域。该微透镜阵列是使用透明的类金刚石碳(DLC)薄膜(20a)而形成的。DLC薄膜包括与每个微透镜对应的具有受调制的折射率的区域,当光束穿过该具有受调制的折射率的区域时,该DLC薄膜产生光会聚效应。通过将DLC薄膜上的微透镜阵列应用于透射型显示面板,可以用简单的方式且以低廉的成本提供显示亮度得到提高的透射型显示面板。

    二极管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3585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0063849.8

    申请日:201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极管。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开关特性的二极管。二极管(1)包括碳化硅衬底(11)、停止层(12)、漂移层(13)、保护环(14)、肖特基电极(15)、欧姆电极(16)和表面保护膜(17)。在25℃的测量温度下,二极管(1)的正向导通电阻R和二极管(1)的响应电荷Q的乘积R·Q满足R·Q≤0.24×V阻断2的关系。导通电阻R从二极管(1)的正向电流‑电压特性来获得。将反向阻断电压V阻断定义为产生二极管(1)的击穿的反向电压。响应电荷Q通过在从0V至V阻断的范围中对二极管(1)的反向电容‑电压特性中得到的电容(C)积分来获得。

    固态成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3453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680037634.8

    申请日:2006-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27 H01L27/14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态成像装置,包括:多个光电二极管区域(2),其以阵列方式排列;不透光分界区域(6),其存在于每个光电二极管区域周围;以及微透镜阵列(8a),其包括与所述多个光电二极管区域对应地以阵列方式排列的多个微透镜;其中,每个微透镜用于使得朝向对应光电二极管区域周围的不透光分界区域直线传播的入射光会聚到所述光电二极管区域内,微透镜阵列是使用透光类金刚石碳(DLC)膜而形成的,所述DLC膜包括与各微透镜对应的折射率受调制的区域,当光束通过所述折射率受调制的区域时产生光会聚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