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3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01662.8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燃料混烧的燃烧器,用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燃气管,其一端设有第一可燃气体进口,其另一端设有第一可燃气体出口;第一助燃气体套管,套设在第一燃气管外,并与第一燃气管之间形成第一助燃气体通道;第二助燃气体套管,套设在第一助燃气体套管外,并与第一助燃气体套管之间形成第二助燃气体通道;第三助燃气体套管,套设在第二助燃气体套管外,并与第二助燃气体套管之间形成第三助燃气体通道;第二燃气管,第二燃气管上设置第二可燃气体出口的一端贴靠第二助燃气体套管的侧壁设置;第三燃气管,三可燃气体出口喷射出来的可燃气体受第三助燃气体通道的助燃气体助燃。其适用于多种燃料稳定混烧。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00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590280.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燃料辊道窑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窑炉技术领域;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氨燃料辊道窑包括窑体、氨燃烧组件、天然气燃烧组件和氨裂解组件,窑体具有窑腔,窑腔内具有烟气流动的第一方向,氨燃烧组件和天然气燃烧组件设在窑腔的侧壁,氨裂解组件与窑腔的周壁面连接,氨燃烧组件、氨裂解组件和天然气燃烧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氨燃料辊道窑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控制氨燃烧组件在贫氧状态下工作;控制天然气燃烧组件在富氧状态下工作;控制窑腔内的烟气沿第一方向流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燃料利用率高的优点,无需增加巨大的设备投入,便可进行脱硝及逃逸氨处理,实现低氮氧化物、低逃逸氨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379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60642.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向喷射氨燃烧器,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内周与内套管外周之间形成环形风道,在内套管出口端设有喷射体,喷射体的外径沿内套管轴向往外套管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喷射体外周形成环形锥面状的导流壁,在导流壁上环形分布有若干朝向环形风道进风方向的喷氨孔,喷氨孔与内套管连通。在使用时,氨气走内套管,空气走外套管,由于逆向喷氨,使得氨气滞留时间增长,同时增加扰动,从而加强该部分的空气与氨气的混合,混合气经过一次混合后继续往前输送,在导流壁的导流下,该混合气往前并向外周流动并与流过外环区上的空气进行二次混合,增强空气与氨气的混合充分。本发明可应用于氨气燃烧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29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03176.5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IPC: B09B3/70 , B09B3/40 , B09B3/80 , B09B5/00 , F23G7/06 , F27D17/00 , F25J1/02 , C01C1/02 , C22B21/00 , C22B7/02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加工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灰湿法提氨、氨燃烧、脱硝联合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灰进行炒灰,得二次铝灰;(2)湿法固氟脱氨;(3)氨提取:回收所述一次脱氨和二次脱氨的混合氨气,制得液氨;(4)掺氨低碳燃烧:将所述液氨转化成氨气,所述氨气第一次减压后与天然气制得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第二次减压后用于铝熔炼炉及其他高温窑炉燃烧;所述氨气占所述混合气体体积的10%‑30%;(5)烟气脱硝。本发明通过将铝灰进行湿法固氟脱氨处理,收集氨气利用,将铝灰危废转变成零碳燃料及脱硝还原剂,实现厂内闭环,绿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8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60439.8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氨气燃烧器及一种氨气燃烧试验方法,涉及氨气燃烧器技术领域。氨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基座,燃烧器基座设有依次连接并连通的顶部气流输出腔体、切向进气腔体和轴向进气腔体。顶部气流输出腔体设有总出口;切向进气腔体连接有多个第一进气口;轴向进气腔体连接有第二进气口。在预混燃烧模式,分别往第二进气口和第一进气口通入助燃气体和氨气,氨气与助燃气体混合后从总出口处喷出;在非预混燃烧模式,将燃烧器基座、中心气流导管组装,第二进气口或第一进气口通入助燃气体,中心气流导管通入氨气,氨气和助燃气体在总出口附近混合,被点燃后形成非预混纯氨火焰。本发明可为多种不同条件研究纯氨火焰提供了便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26146.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燃料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其中氨燃料多孔介质燃烧系统包括:加热炉,内部设置有加热腔;燃烧组件,包括多孔介质燃烧器、预混气均布室与助燃气喷管,多孔介质燃烧器位于加热腔内,多孔介质燃烧器内形成有燃烧孔,预混气均布室连接于多孔介质燃烧器进气侧,预混气均布室连通于多个燃烧孔,助燃气喷管位于多孔介质燃烧器旁侧;混气箱,设置有燃气进口、一级助燃气进气口与预混气出口,预混气出口与预混气均布室相互连通;助燃风机,其出风端分别通过管路连通于一级助燃气进气口与助燃气喷管的始端,本发明通过二级燃烧极大地提高氨气的燃烧效率,使得氨气的可燃范围变宽,从而提高对工件的加热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27431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90799.5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催化裂解脱硝一体化氨燃烧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燃烧室、至少两个燃烧器、氨燃气管、烟气排放管和助燃空气管,燃烧器包括均与燃烧室连通的燃料通道和助燃空气通道,燃料通道设有第一蓄热组件、氨分解催化剂、第一脱硝催化剂,助燃空气通道设有第二蓄热组件和第二脱硝催化剂,控制阀组被配置为控制燃料通道切换导通于氨燃气管或烟气排放管、控制助燃空气通道切换导通于助燃空气管或烟气排放管,以切换至少两个燃烧器之间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可以一次性解决降低氨燃烧氮氧化物排放和提高氨燃烧稳定性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氨燃烧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669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33031.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煤粉掺氨的燃烧器,用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风粉混合套管、第一助燃气体套管和可燃气体输出管。风粉混合套管的出风端口设有多个波峰节段,所述波峰节段沿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径向由内向外凸出,多个波峰节段环绕所述风粉混合套管的周向首尾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波峰节段之间形成用于隔离火焰的波谷;第一助燃气体套管套设在所述风粉混合套管外,并与所述风粉混合套管之间形成第一助燃气体通道;可燃气体输出管的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助燃气体通道。其适用于煤粉掺氨燃烧,以氨气为主要燃料,并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25290.8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烧器的燃烧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燃烧器测试技术领域;其中,燃烧器主体具有沿第一方向贯通延伸的燃烧室,燃烧室一端为混合气进口,燃烧室在第二方向上的侧壁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采样孔,燃烧室内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至少一个多孔介质,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送风装置能将二次风送入燃烧室内,并被配置为能在燃烧室内沿第一方向移动;采样装置包括多根采样管,每根采样管设有控制阀,多根采样管一端分别与多个采样孔连接;分析装置与多根采样管另一端连接以进行氮氧化物含量测试。本发明能在分级燃烧下对燃烧器内的不同位置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和燃烧性能探讨,找到最佳的二次风位置,以更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436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81550.4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佛山仙湖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掺氨点火结构、煤掺氨燃烧器和煤掺氨点火方法。本发明的煤掺氨点火结构包括:点火通道、一级燃料通道、一级助燃通道、二级燃料通道、二级助燃通道和主燃烧室。通过点火电极能够对点火通道内的燃料进行点燃,并将点燃火焰从点火喷口对氨燃料的一级燃烧进行点燃,继而实现煤掺氨的多级点火燃烧,使点火更加容易,控制简单,火焰更加稳定同时并大幅度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本发明的煤掺氨燃烧器采用上述煤掺氨点火结构,本发明的煤掺氨点火方法适用于上述煤掺氨点火结构和煤掺氨燃烧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