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2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86258.9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男性人类基因组DNA的DNA片段和引物对。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检测男性人类基因组DNA的DNA片段,其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8,引物对由序列表中序列6和7所示的两条单链DNA组成。实验证明,利用本发明DNA片段可以检测男性人类基因组DNA,且检测的灵敏度高,可达0.128pg/μl,且可在10ng/μl‑0.128pg/μl的男性人类基因组DNA浓度区间内进行准确定量。表明,利用本发明的DNA片段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196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1216333.X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IPC: B60P3/00 , B60H1/00 , B60R16/02 ,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69 , H02J3/02 , H02J9/04 , H02J9/06 , H02J9/08 , H02J7/00 ,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法庭科学移动DNA实验室,其包括车头和装载平台;车头内设置有驾驶室;装载平台上部设置有主舱体;主舱体内分成主舱体前部、主舱体中部和主舱体后部;主舱体前部一侧设置有舱外侧拉平台,舱外侧拉平台与主舱体前部构成测序室;主舱体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拉厢,两侧拉厢与主舱体中部构成提取室;主舱体后部作为设备区;提取室用于对待检测样品进行DNA提取,测序室用于对提取的NDA进行测序,设备区用于存放相关设备;主舱体内还设置有智能控制设备、净风空调及通风系统,智能控制设备用于对主舱体内各室进行智能控制,净风空调及通风系统用于对各室内风向、风量及风压的控制。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DNA移动实验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519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16333.X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IPC: B60P3/00 , B60H1/00 , B60R16/02 ,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69 , H02J3/02 , H02J9/04 , H02J9/06 , H02J9/08 , H02J7/00 , H02J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法庭科学移动DNA实验室,其包括车头和装载平台;车头内设置有驾驶室;装载平台上部设置有主舱体;主舱体内分成主舱体前部、主舱体中部和主舱体后部;主舱体前部一侧设置有舱外侧拉平台,舱外侧拉平台与主舱体前部构成测序室;主舱体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拉厢,两侧拉厢与主舱体中部构成提取室;主舱体后部作为设备区;提取室用于对待检测样品进行DNA提取,测序室用于对提取的NDA进行测序,设备区用于存放相关设备;主舱体内还设置有智能控制设备、净风空调及通风系统,智能控制设备用于对主舱体内各室进行智能控制,净风空调及通风系统用于对各室内风向、风量及风压的控制。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DNA移动实验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78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010630365.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唾液斑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预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唾液斑迹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物质在预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中的应用。或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唾液斑迹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物质在制备预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应用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刻画了唾液斑迹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残留时间变化规律,并应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建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预测方法,为案件快速侦办、深度发掘涉案生物物证信息、提升证据价值、提升法医DNA办案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9359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54330.5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IPC: G16B40/30 , G16B40/10 , G16B40/20 , G16B20/00 , G16B25/10 , G16B25/20 , G16B30/10 , G16B50/10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N5/01 , G06N20/20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斑迹离体时间预测方法。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对生物斑迹的离体时间进行推断,主要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和PCA模块从原始的不同离体时间生物体样本的数据中筛选出对离体时间预测有效的基因特征或微生物OTUs特征变量,通过高精度的lightGBM模型训练模块基于具有有效的基因特征或微生物OTUs特征变量的样本数据训练得到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生物斑迹离体时间。实验证明,本发明所建立的方法对血液样本或唾液样本的离体预测,在模型适用时间范围内(血液样本0~168天;唾液样本0~150天),模型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可达85%或90%以上,模型预测性能较好,符合事件处理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7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630365.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唾液斑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预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唾液斑迹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物质在预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中的应用。或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唾液斑迹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物质在制备预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应用16S扩增子测序技术,刻画了唾液斑迹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残留时间变化规律,并应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建立唾液斑迹残留时间预测方法,为案件快速侦办、深度发掘涉案生物物证信息、提升证据价值、提升法医DNA办案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86259.3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人类基因组DNA的遗传标记物。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检测人类基因组DNA的遗传标记物为DNA片段甲和DNA片段乙,DNA片段甲为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片段,DNA片段乙为序列保重序列8所示的DNA片段。利用本发明的检测人类基因组DNA的遗传标记物检测人类基因组DNA,灵敏度高,且可在10ng/μl‑0.128pg/μl的人类基因组DNA浓度区间内进行准确定量,进一步还可以检测人类基因组DNA的降解程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81190.1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唾液斑迹DNA和RNA同时提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现场唾液斑迹中同步提取DNA和RNA的方法,1)将带有载体的现场唾液斑迹浸透在含有DTT和细胞解离缓冲液的反应体系中,孵育反应,得到反应产物;2)去除所述反应产物中的载体,收集去除载体的反应产物,再将所述去除载体的反应产物流经DNA吸附柱,收集吸附有DNA的吸附柱和含有RNA的过柱液体;3)将所述含有RNA的过柱液体和所述吸附有DNA的吸附柱分别纯化,得到RNA和DNA;该方法可用于口腔拭子、烟蒂、水杯擦拭物等常见现场检材的核酸提取,获得的DNA和RNA样本在下游STR分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中均获得较为理想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214189446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2517288.3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IPC: B60P3/00 , B60H1/00 , B60R16/02 ,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69 , H02J3/02 , H02J9/04 , H02J9/06 , H02J9/08 , H02J7/00 , H02J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法庭科学移动DNA实验室,包括车头和装载平台;车头内设置驾驶室;装载平台上设置主舱体;主舱体内分成主舱体前部、主舱体中部和主舱体后部;主舱体前部一侧设置有舱外侧拉平台,舱外侧拉平台与主舱体前部构成测序室;主舱体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拉厢,两侧拉厢与主舱体中部构成提取室;主舱体后部作为设备区;提取室用于对待检测样品进行DNA提取,测序室用于对提取的NDA进行测序,设备区用于存放相关设备;主舱体内还设置有智能控制设备、净风空调及通风系统,智能控制设备用于对主舱体内各室进行智能控制,净风空调及通风系统用于对各室内风向、风量及风压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DNA移动实验室领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