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54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1050099.8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A01B77/00 , A01C23/00 , C02F1/44 , C02F1/00 , B01F27/70 , H02S20/30 , F24S30/422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盐碱地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装置,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装置技术领域,蓄水池上方设有管理房,管理房内设有控制箱和膜淡化装置,其中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GPS定位模块、存储器、操作面板、显示屏、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控制器分别与GPS定位模块、存储器、操作面板、显示屏和报警模块电控连接,控制器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的管理房的顶壁利用安装底座固定有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蓄电池设置在控制箱内,且控制器与该蓄电池电连接;风帽旋接在管理房的顶壁。能够有效提高盐碱水淡化效果,促进盐碱地的持续改良,节能环保,为装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15472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50099.8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A01B77/00 , A01C23/00 , C02F9/02 , B01F7/04 , H02S20/30 , F24S30/422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盐碱地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装置,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装置技术领域,蓄水池上方设有管理房,管理房内设有控制箱和膜淡化装置,其中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GPS定位模块、存储器、操作面板、显示屏、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控制器分别与GPS定位模块、存储器、操作面板、显示屏和报警模块电控连接,控制器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的管理房的顶壁利用安装底座固定有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蓄电池设置在控制箱内,且控制器与该蓄电池电连接;风帽旋接在管理房的顶壁。能够有效提高盐碱水淡化效果,促进盐碱地的持续改良,节能环保,为装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19693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621621.1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灌溉机器人,包括:底盘、储液装置、机械臂、处理器和电源,储液装置包括储液桶和搅拌机构,储液桶固定于底盘上端,储液桶的出液口连接有输液组件,输液组件上设置有电磁阀,输液组件的自由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储液桶内设置有搅拌机构,用于搅拌储液桶内的液体,机械臂的一端连接于底盘或储液装置上,另一端夹持输液组件,机械臂与动力机构连接,以驱动机械臂带动输液组件的上下移动,处理器分别与电磁阀、搅拌机构、湿度传感器和动力机构信号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灌溉机器人,适用于投放在温度大棚、田间地头等设有灌溉穴孔的种植田地,能够实现对每棵植株较为精准的沼液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
-
公开(公告)号:CN112997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28275.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雨水收集和太阳能的温室一体化间接地下滴灌系统,本发明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大棚外部下边缘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外侧壁底部贯穿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的另一端与地下蓄水池贯通连接,地下蓄水池嵌设在地下,地下蓄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上贯通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地下蓄水池的顶部后,与水肥混合池贯通连接。可利用大棚外部集水槽收集降水,通过水肥混合池将水/沼液混合液灌入温室作物根部土壤,利用改进的滴头装置降低因滴头堵塞而无法灌溉的风险,改善灌溉湿润域过小和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708863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422928.4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移动式秸秆就地炭化还田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车体的一侧壁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车体内部的粉碎室贯通设置,粉碎室内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位于粉碎室下方的车体内设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由电机和同步带构成,电机固定在车体内底壁上,电机的输山端上的带轮利用同步带与主动辊输入端上的带轮传动连接,位于粉碎室外侧的车体的内部设有秸秆抛送机构,所述的秸秆抛送机构由两组抛送风机、抛送管道和抛送绞龙构成,抛送风机固定在车体内壁上,通过采用炭化和直接还田相交替的方式来实现粉碎后秸秆的还田处理,有效提高秸秆还田效率,节省工作时间,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8028072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23245353.2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气体双循环减少废气排放的竖井,包括竖井井体和气流井井体;竖井井体的一侧设有进气管和进水管,竖井井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流管,所述出流管与竖井井体垂直连接,竖井井体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沿竖井径向竖直放置在竖井井体中,并将竖井井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板上设有用于气体流通的第一孔口,隔板的底部与竖井底部之间设有用于气体流通的第二孔口;气流井井体设于出流管上,气流井井体与竖井井体之间设有水平管,水平管的一侧与气流井井体连接,水平管的另一侧穿过竖井井体与隔板连接,并与第一腔体形成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竖井使气体形成双循环流通,从而使竖井卷吸的气体更多的发生循环,降低下游管道中的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212487162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2182850.1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A01B77/00 , A01C23/00 , C02F9/02 , B01F7/04 , H02S20/30 , F24S30/422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盐碱地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地改良装置技术领域,蓄水池上方设有管理房,管理房内设有控制箱和膜淡化装置,其中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GPS定位模块、存储器、操作面板、显示屏、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控制器分别与GPS定位模块、存储器、操作面板、显示屏和报警模块电控连接,控制器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的管理房的顶壁利用安装底座固定有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中的蓄电池设置在控制箱内,且控制器与该蓄电池电连接;风帽旋接在管理房的顶壁。能够有效提高盐碱水淡化效果,促进盐碱地的持续改良,节能环保,为装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555039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22820071.4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卫生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管道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运动模块中的定位装置位于底盘的前端。履带永磁吸附结构的动力装置通过安装座与底盘相连。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主导轮相连。主导轮和从动轮均通过车轴与底盘相连。主导轮通过链条与从动轮相连。链条的外侧设置有吸附块。底盘的顶部设置有供清洁模块安装的回转台。清洁模块中的导轨组件包括底座和滑座。底座安装在回转台上。调整块通过转轴与滑座相连。转轴的主动端连接有转动电机。喷管机构和清扫刷均安装在调整块上。该机器人利用履带永磁吸附结构,提高了底盘的行走稳定性,通过滑座和调整块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管道内壁的清洗效果,提高了清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628814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431914.9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雨水收集和太阳能的温室一体化间接地下滴灌系统,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大棚外部下边缘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外侧壁底部贯穿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的另一端与地下蓄水池贯通连接,地下蓄水池嵌设在地下,地下蓄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上贯通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地下蓄水池的顶部后,与水肥混合池贯通连接。可利用大棚外部集水槽收集降水,通过水肥混合池将水/沼液混合液灌入温室作物根部上壤,利用改进的滴头装置降低因滴头堵塞而无法灌溉的风险,改善灌溉湿润域过小和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850344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776671.3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根交替灌溉装置。该装置中水箱的内部具有容纳营养液的储水腔。吸水泵位于储水腔内。吸水泵的出口与灌溉管路相连。灌溉管路中吸水管的一端与吸水泵的出口相连。吸水管的另一端与分流阀门的进水口相连。分流阀门具有至少2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均连接有滴灌管。滴灌管的出口延伸至植物盆中。植物盆的底部与水箱的顶部相连。植物盆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植物盆的内部分隔为干燥区和湿润区。每一个干燥区和湿润区均对应有至少1根滴灌管。该装置通过干燥区和湿润区交替灌溉,植株的次生根大量增加,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增加,实现了对盆栽植株的分根交替灌溉,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