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99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19870.0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送端电网高频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火电机组调速系统模型;得到所述改进的汽轮机模型的传递函数模型;基于改进的汽轮机模型的传递函数模型,建立改进的火电机组调速系统模型的传递函数模型;求取送端电网的电功率输入变化量;基于所述电功率输入变化量及预设的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生成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控制指令对送端电网进行高频控制。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送端电网频率安全稳定裕度,有效的解决了送端电网高频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0006850.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可控高抗与静止同步补偿器间的协调控制方法,获取区域内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将区域内所有线路可控高抗和静止同步补偿器设备作为协调控制对象,闭锁线路可控高抗,静止同步补偿器投入运行,若系统没有发生故障,静止同步补偿器无功输出满足依据,切换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模式后闭锁,解锁线路可控高抗,比较静止同步补偿器无功输出与可控高抗单次可调容量大小,进行可控高抗升档操作或者可控高抗降档操作;当检测到系统发生故障扰动后,退出协调控制系统,线路可控高抗保持故障前档位运行,静止同步补偿器独立执行设备本身控制策略,当系统恢复稳定运行后,切换至协调控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83157.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24 , H02J3/1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暂态稳定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待研究电网系统电网仿真数字模型,其中电网系统包括预设比例新能源和特高压直流;根据环境因素和电网特性,确定电网系统的新能源出力范围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基于电网仿真数字模型,根据电网系统的新能源出力范围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确定电网系统不同电源配比的多种运行方式;分别计算电网系统不同电源配置的多种运行方式下的电网稳定指标,确定电网系统的多种运行方式的暂态稳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06850.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可控高抗与静止同步补偿器间的协调控制方法,获取区域内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将区域内所有线路可控高抗和静止同步补偿器设备作为协调控制对象,闭锁线路可控高抗,静止同步补偿器投入运行,若系统没有发生故障,静止同步补偿器无功输出满足依据,切换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模式后闭锁,解锁线路可控高抗,比较静止同步补偿器无功输出与可控高抗单次可调容量大小,进行可控高抗升档操作或者可控高抗降档操作;当检测到系统发生故障扰动后,退出协调控制系统,线路可控高抗保持故障前档位运行,静止同步补偿器独立执行设备本身控制策略,当系统恢复稳定运行后,切换至协调控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41952.4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构建新能源电网的电网仿真数字模型及多类型新能源仿真分析模型;基于电网仿真数字模型以及多类型新能源仿真分析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当前新能源电网最大消纳能力;基于当前新能源电网最大消纳能力,通过布点优化算法,确定提升新能源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最优新能源接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7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88169.7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nventor: 郭琪 , 刘昭睿 , 刘石川 , 张爱军 , 慕腾 , 闫桂红 , 李丹丹 , 邢华栋 , 赵越 , 武海燕 , 雷轲 , 刘紫玉 , 刘会强 , 任思宇 , 乌小茜 , 刘建强 , 达尔汗 , 任斌 , 图力古日 , 郭建华 , 姜景耀 , 董乐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荷切除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负荷量;目标负荷量为电网需切除的负荷量;根据目标负荷量和第一铝厂的可切负荷量的差值,依次确定第一铝厂的负荷切除量、第二铝厂的负荷切除量和公用站的负荷切除量;其中,第一铝厂表示采用小闭环控制的铝厂;第二铝厂表示采用大闭环控制的铝厂。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了精准化分级的负荷切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1225099.0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多新能源并网系统谐振的阻抗适配支路参数设计方法,涉及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运行于额定工作模式和阻抗适配装置模式的逆变器输出阻抗表达式,绘制阻尼幅值相位的三维图,分析阻抗适配支路阻尼系数并初步选择Rv;考虑两种工作模式的逆变器配置情况,根据初步选择的Rv,改变电网阻抗Zg,根据系统等效环路增益的奈奎斯特图分析系统稳定性,优化设计阻抗适配支路阻尼系数Rv;根据PCC点电压upcc,通过控制器自适应选取阻抗适配支路的阻尼系数Rv,构成抑制多新能源并网系统谐振的阻抗适配支路阻尼系数Rv的自适应算法。本发明可以有效调节阻尼系数,提升多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性和阻抗适配装置谐振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05320.0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弱送端系统动态无功补偿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迭代执行构建被控变量集和控制变量集,根据控制变量集和被控变量集构建并求解目标函数,根据求解结果更新初始值的步骤,直至满足函数梯度条件。本发明利用新能源并网点电压故障穿越要求筛选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并网点电压作为被控变量,利用分时段轨迹灵敏度筛选无功补偿设备参数项作为控制变量,实现了对被控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降维,从而降低了目标函数构建和求解的复杂度,并通过迭代筛选被控变量和控制变量、构建和基于线性规划求解目标函数、对无功补偿参数进行更新,在保证无功补偿参数优化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无功补偿参数的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3297.8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不确定性因素的电力系统演化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构建不同水平年电力系统典型结构形态,之后利用K‑medoids聚类算法对场景进行筛选和缩减,作为后续电力系统形态演化模型考虑不确定性优化的基础;然后建立电力系统形态演化的双层优化模型并求解,所述电力系统形态演化的双层优化模型为:目标函数为总成本之和最小,上层约束为各阶段新增机组容量约束、最终阶段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约束与碳排放目标约束,下层约束为各典型场景下系统的运行约束;最后,采用改进雷达图对演化路径进行表征。本发明通过对若干指标进行分析形成评价体系,有助于指导电网公司进行相关建设,使电网转型的过程更加平稳、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07293.3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风电场故障穿越能力参数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风电场故障穿越能力参数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风电并网点电压对参数的灵敏度;步骤S2建立故障穿越能力参数最小调整目标函数;步骤S3建立电压恢复约束;步骤S4求解多故障和多方式协调二次规划模型,得到优化的控制变量向量变化量,直到被控变量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使风电机组合理发挥有功和无功支撑能力,满足电压响应要求,该模型易求解且获得解成功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