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4503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21780.8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潮流断面分区控制的一次调频控制系统,它包括潮流断面分区的区域控制层和电站控制层,区域控制层包括区域主网网频监测模块、区域主网网频下发模块、区域层一次调频参数配置模块、区域电站通信模块、省网WAMS系统通信模块;电站控制层包括区域主网网频接收模块,电站并网点网频/转速监测模块、网频信号切换模块、电站层一次调频参数配置模块、区域通信模块、电站通讯模块。本发明实现电网科学合理的一次调频控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63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221855.2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IPC: G01R23/02 , G01R23/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频率实时高精度测量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拟低通滤波;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数字带通滤波;正序电压计算;根据频率范围以及步长计算不同频率下的面积代表值;求取最小面积代表值,确定电网实际频率。本发明只需要通过高速采集一个周期的电网电压信号,且只需要进行简单累加以及比较计算,即可以得到高精度实时电网频率,实现高精度实时测量电源并网点的电网频率,不仅操作实施简单,效果显著,可靠性高,而且可以有效帮助电源点实现快速准确的一次调频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576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21855.2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IPC: G01R23/02 , G01R23/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频率实时高精度测量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模拟低通滤波;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数字带通滤波;正序电压计算;根据频率范围以及步长计算不同频率下的面积代表值;求取最小面积代表值,确定电网实际频率。本发明只需要通过高速采集一个周期的电网电压信号,且只需要进行简单累加以及比较计算,即可以得到高精度实时电网频率,实现高精度实时测量电源并网点的电网频率,不仅操作实施简单,效果显著,可靠性高,而且可以有效帮助电源点实现快速准确的一次调频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4503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221780.8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潮流断面分区控制的一次调频控制系统,它包括潮流断面分区的区域控制层和电站控制层,区域控制层包括区域主网网频监测模块、区域主网网频下发模块、区域层一次调频参数配置模块、区域电站通信模块、省网WAMS系统通信模块;电站控制层包括区域主网网频接收模块,电站并网点网频/转速监测模块、网频信号切换模块、电站层一次调频参数配置模块、区域通信模块、电站通讯模块。本发明实现电网科学合理的一次调频控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1878071U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20402530.X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网频率高精度实时测量装置,装置包括转换信号装置、测量装置、波形整形装置以及处理装置;转换信号装置包括一级转换信号装置和二级转换信号装置;一级转换信号装置与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相连接;转换信号装置的输出端与测量装置相连接;测量装置通过二级转换信号装置与波形整形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波形整形装置的输出端与处理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网频率与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进行耦合,可以得到高精度实时的电网频率,而且实施简单,主控器内编程易于实现,可靠性高,可以有效帮助新能源场站实现快速准确的一次调频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82719.4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nventor: 周磊 , 党少佳 , 杨彦平 , 魏东 , 赵炜 , 赵松 , 李荣丽 , 郭瑞君 , 于海存 , 李旭 , 辛晓钢 , 殷建华 , 张国斌 , 霍红岩 , 杜荣华 , 张谦 , 秦成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协同储能调频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调频控制领域,该系统中通过频率选择及处理回路生成频率值及频率故障信号,通过一次调频指令计算回路生成一次调指令分配回路的一次调频指令及二次调频指令分配回路的一次调频优先及一次调频方向信号,通过惯量响应指令计算回路生成储能负荷控制器的惯量响应指令及一次调频指令分配回路的储能惯量响应优先信号,并通过一次调频指令分配回路生成汽轮机负荷控制器、燃机负荷控制器、储能负荷控制器的一次调频负荷指令,通过二次调频指令分配回路生成二次调频指令,进而对汽轮机、燃机、储能负荷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提升机组的并网辅助服务能力及电网频率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64841.X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侧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负荷分配控制方法,包括S1、建立不同频差阶段下对应一次调频负荷的模型,制定火电机组和储能系统的负荷分配控制策略;S2、触发储能系统在一次调频中动作并判断需要其增负荷;或者,需要其减负荷;S3、根据步骤S2的动作量制定储能系统在一次调频动作期间的负荷响应控制策略生成一次调频需动作的负荷量;S4、制定储能系统在响应一次调频期间的闭锁AGC控制策略,进行闭锁AGC控制;S5、火电机组协调储能系统发出负荷信号。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机组调节速度慢、调节电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636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1208732.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辅机配置防止辅机过出力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控制系统通过A辅机手操器高限值生成回路生成A辅机手操器的高限值A,通过B辅机手操器高限值生成回路生成B辅机手操器的高限值B,并进一步通过高选\低选回路及控制器高限值动态选择回路生成控制器高限值,利用控制器模块控制两输出平衡模块进而分别控制A辅机手操器模块和B辅机手操器模块的高限功能,实现A辅机手操器模块输出A辅机指令、B辅机手操器模块输出B辅机指令。本发明在全运行工况下防止出现辅机过出力和自动状态下单台辅机跳闸后运行辅机长期满出力情况的发生,保障了控制器在投入自动状态下对辅机的全程可控,提升了两台辅机配置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02223.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一热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站辅机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构建辅机状态预测模型,根据状态参数历史数据集获得多个预测时刻的每个状态参数的预测值,基于欧氏距离相似度函数,计算每个预测时刻的所有状态参数的预测值向量和每个预测时刻的所有状态参数的测量值向量的相似度,构建基于LSTM的动态阈值预测模型,获得每个预测时刻的动态预警阈值,实现预警阈值的自适应调整,降低误报警率;基于各建模变量预测值和测量值的相对误差,计算恒定阈值作为静态预警阈值,结合误差大小和误差出现时间实现故障点追溯,提高了故障点追溯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70289.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机同轴给水泵耦合蒸汽蓄热的系统,包括:锅炉,用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汽轮机组,与锅炉相连接,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的冲击力产生旋转式机械能,并与发电机配合产生电能;蒸汽蓄热结构,与锅炉相连接,用于在锅炉需要降低负荷时利用锅炉的烟气加热冷凝水生成高温高压蒸汽,与汽轮机组相连接,用于在机组启停或发生故障时,用于保证锅炉的正常给水。蒸汽蓄热结构的设置,可以在需要降低机组负荷时利用锅炉的烟气加热生成高温高压蒸汽,在机组启停或发生故障时,能够保证锅炉的正常给水,提高燃煤机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能量损失,提高了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