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翼面的力热联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89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83898.0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翼面的力热联合试验方法,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对柔性翼面底部支撑托架进行固支;S2、在柔性翼面的上、下表面分别布置石英灯和气囊;气囊表面耐热温度大于加热条件的最高温度;S3、在柔性翼面的上表面布置位移传感器,在外翼前缘粘贴高温应变片;S4、通过气囊充气对柔性翼面下表面进行静力加载;S5、通过石英灯对柔性翼面的上表面进行加热;S6、按照预定方案对柔性翼面进行逐级加温,最终达到试验条件;S7、记录测点数据,得到试验曲线;S8、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柔性翼面是否满足要求,完成力热联合试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实现柔性翼面表面外压加载和加热,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问题。

    一种模块化薄片式热流辨识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76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196630.2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薄片式热流辨识装置,包括敏感片、敏感片安装头、前壳体、安装连接法兰、安装定位螺母、后壳体、底盖、格兰头、电缆、接插件和热偶;敏感片安装头中心开有前后贯通的空腔,热偶从空腔后端穿入,前端与敏感片贮能焊接,敏感片采用周边全焊方式焊接在敏感片安装头前端,前壳体螺纹连接于敏感片安装头外侧,后壳体外侧安装有安装定位螺母和安装连接法兰,后壳体与敏感片安装头螺接后与前壳体对接到位;电缆一端与热偶后端锡焊连接;底盖与后壳体采用螺钉连接,格兰头螺接在底盖后端,电缆另一端穿过底盖和格兰头后,与接插件锡焊连接。本发明能在1000℃以上的热环境中长时间正常工作,能很好的辨识出飞行器飞行过程中气动加热量。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引射因子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67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011192129.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防隔热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撑。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引射因子测试装置,包括送进导轨和双联水冷送进支架。双联水冷送进支架通过转接段与送进导轨连接,双联水冷送进支架在电信号驱动下沿送进导轨移动;双联水冷送进支架上设置有两个连通的空腔,空腔周边设置有水冷槽,与外部冷却水连接,用于通过不断循环的冷却水为空腔降温。两个空腔分别用于放置原始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经过碳化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同时公开了(56)对比文件CN 111426719 A,2020.07.17梁军 等《.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一版),第241-245页.Li Weijie 等.A nonlinear pyrolysislayer model for analyzing thermalbehavior of charring abla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Sciences》.2015,第98卷第104-112页.Rivier Mickaël 等.Ablative thermalprotection system under uncertaintiesincluding pyrolysis gas composition.《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第84卷第1059-1069页.Suzuki Toshiyuki 等.Calculation ofthermal response of ablator under arcjetflow condition《.Journal of thermophysicsand heat transfer》.2012,第21卷(第2期),第257-266页.Owiti Bernard O. 等.Thermal Responseof Low Density Ablative Materials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AIAAScitech 2019 Forum》.2019,第1页.郭梅梅 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分解防热效率《.宇航材料工艺》.2012,(第2期),第58-60页.程杰 等.次口径非对称鸭舵对弹道修正弹气动特性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第35卷(第2期),第133-138页.邓代英 等.二氧化碳介质气动加热环境下碳化热解类防热材料烧蚀机理分析《.装备环境工程》.2020,第17卷(第1期),第43-50页.于明星 等.非平衡气动加热条件下的材料热响应差异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第25卷(第6期),第16-21页.

    一种小型化高可靠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19383.3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一种小型化高可靠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包括滤波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射频收发模块B、数据处理模块及接口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和射频收发模块B互为备份,均包含两个通信频段,每个通信频段有八个通信点频,任一工作时刻,射频收发模块A有两个工作点频,且两个工作点频分别位于两个通信频段,射频收发模块B与射频收发模块A工作点频相同。每台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设置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D字,装订在数据处理模块中。本发明解决了导弹/火箭载控制设备有线连接方式系统复杂的问题,为导弹快速进行发射流程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频率感知、频率分集和时间分集方式保证了弹地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一种小型化高可靠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719383.3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一种小型化高可靠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包括滤波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射频收发模块B、数据处理模块及接口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和射频收发模块B互为备份,均包含两个通信频段,每个通信频段有八个通信点频,任一工作时刻,射频收发模块A有两个工作点频,且两个工作点频分别位于两个通信频段,射频收发模块B与射频收发模块A工作点频相同。每台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设置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D字,装订在数据处理模块中。本发明解决了导弹/火箭载控制设备有线连接方式系统复杂的问题,为导弹快速进行发射流程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频率感知、频率分集和时间分集方式保证了弹地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一种适用于烟线流场可视化实验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5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01455.6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烟线流场可视化实验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烟线流场可视化实验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主要依靠两个相同的金属丝输送装置,来完成金属丝在两个输送装置之间的传动,并且在传动过程金属丝中能自动沾满发烟所需要的油。当两个装置内的金属导向滚轮都通上电后,两个装置之间金属丝会因通电而发热,附着在金属丝表面的发烟油通电加热后汽化为烟雾,在片光激光的照射下,这些烟雾能很好的作为示踪粒子显示流场。通过此方法原理简单而实用,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验中横向布置金属线时涂油困难,发烟不持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