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4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48982.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车智能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40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模型的构建及调度应用平台系统。包括:存储管理服务器、模型构造服务器和模型调度应用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用于存储管理基础数据、AI算法和模型,向所述模型构造服务器传输数据、算法与模型,接收模型构造服务器传输过来的系统算法,对系统算法进行更新、管理和存储;模型构造服务器根据模型调度应用服务器的指令进行模型构造与求解,支撑模型调度应用服务器的需求,接收模型调度应用服务器的反馈并进行模型在线更新;模型调度应用服务器用于实现各单元领域模型的调用与评估。本发明系统集成多领域业务应用功能,实现求解方案的智能生成与动态调整,提升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3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61125.1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动态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终端、列车客流仿真服务器、列车站台客流交互仿真服务器和数据管理服务器。列车客流仿真服务器得到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列车站台客流交互仿真服务器得到上下车客流的仿真结果。人机交互终端接收输入的仿真模型参数,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仿真进程,对列车内客流移动的仿真结果、上下车客流的仿真结果进行综合,得到并展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流的仿真结果。本发明能够对列车内客流分布及列车与站台间转移的乘客数量进行动态估计,可以为用户模拟和估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和站台客流的动态变化,提高轨道列车的运营安全与效率,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362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110065.8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线感知的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状态辨识系统。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并管理流线感知数据、客流检测数据、客流辨识数据和车站客流基础数据;流线感知服务器用于基于车站客流基础数据进行车站物理流线、常态客流流线和特殊客流流线感知操作,将获得的流线感知结果传输给客流检测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客流检测服务器用于基于流线感知结果进行多流向速度、多态密度、多流向流量检测,以及固定与非固定队首排队检测,将获得的客流检测结果传输给客流状态辨识服务器;客流状态辨识服务器用于基于客流检测结果进行车站关键区域的拥挤状态和异常客流识别处理,获得拥挤状态和异常客流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143735.6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路网高峰大客流疏导系统。包括数据管理服务器,用于进行路网、客流和疏导相关的数据存储和维护;客流拥堵辨识服务器,用于以线网结构和列车运行计划为基本约束,根据客流随机发生和路网转移的蒙特卡洛仿真,计算大客流时空拥堵瓶颈和拥堵类别;疏导范围计算服务器,用于根据大客流时空拥堵瓶颈和拥堵类别,计算满足出行可达性的客流控制备选集合和跳站备选集合;客流疏导服务器,用于根据满足出行可达性的客流控制备选集合和跳站备选集合,以及客流疏导的设置信息通过强化学习进行客流疏导方案的计算。本发明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拥堵辨识和协同疏导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路网运营服务水平和乘客安全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02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870157.X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6F17/16 , G06Q10/04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异常大客流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大客流发生场景的客流时空关系和所设定的关系敏感参数,构建被预测点影响客流源时空矩阵,并设置被预测点影响客流源时空矩阵中的元素值;对预测点影响客流源时空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被预测点的客流源特征;利用被预测点的实时检测客流数据计算被预测点的流量异常趋势;根据被预测点的客流源特征、流量异常趋势基于极限学习自适应预测异常场景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断面、换乘和出站异常大客流。本发明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异常大客流的精确预测提供方法,为异常大客流组织和疏导提供技术条件,提升路网运营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936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10065.8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线感知的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状态辨识系统。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并管理流线感知数据、客流检测数据、客流辨识数据和车站客流基础数据;流线感知服务器用于基于车站客流基础数据进行车站物理流线、常态客流流线和特殊客流流线感知操作,将获得的流线感知结果传输给客流检测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客流检测服务器用于基于流线感知结果进行多流向速度、多态密度、多流向流量检测,以及固定与非固定队首排队检测,将获得的客流检测结果传输给客流状态辨识服务器;客流状态辨识服务器用于基于客流检测结果进行车站关键区域的拥挤状态和异常客流识别处理,获得拥挤状态和异常客流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9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542242.6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路网快速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终端、客流仿真服务器、乘客出行选择服务器、路网构建服务器和数据管理服务器。人机交互终端提供路网仿真的驱动,调取客流仿真服务器;客流仿真服务器调取出行选择服务器,进行客流仿真推演与统计;乘客出行选择服务器调取路网构建服务器,加载乘客出行需求与出行行为;路网构建服务器用于构建多层次的出行网络;数据管理服务器为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存储与维护。本发明为用户快速模拟乘客出行行为、获取地铁路网客流分布情况提供平台,为地铁运营的实时运输组织与智能决策提供支撑条件,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提升乘客出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09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87181.X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大客流风险自适应预警系统。包括操作终端、路网大客流风险预警服务器、大客流风险因素计算服务器与大数据服务器。操作终端,用于供用户使用,根据用户的定制进行大客流风险预警的可视化表达;路网大客流风险预警服务器,调用路网大客流风险预警服务器,获得关联因素输入,根据场景和参数设置计算大客流风险,生成大客流风险预警方案;大客流风险因素计算服务器,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关联因素提取和关联因素数值的计算,将计算结果提供给路网大客流风险预警服务器。本发明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管理者提供路网大客流风险预警功能,为路网客流组织和信息发布提供依据,提高客运服务智能化水平,保障路网乘客出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57460.5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16H5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轨线路级密切接触者交叉感染风险辨识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基于行为科学及数据科学,从微观出行行为分析入手,构建风险暴露线路站点走行时间概率分布模型;从可迭代风险时段角度,不断缩小有交叉感染可能性的密切接触者范围;利用EM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估计交叉感染风险暴露列车风险概率及密切接触者交叉感染风险概率,建立密切接触者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形成城轨风险等级决策支持与信息查询装置。本发明不仅是提高疑似病例筛选精度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也为公众判断自身是否为“密切接触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查询工具,填补了公共交通领域密切接触者风险辨识的空白,对突发事件下公众情绪引导和应急资源部署具有重大决策支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37214.0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方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技术领域。后台数据库存储车站基础数据,人机交互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参数,并显示客流控制模型及客流控制结果,控制策略生成模块根据控制参数,结合客流流转因果关系及基础数据,计算客流控制点,形成客流控制模型,获取控制点的分时乘客流入量;客流流转演化模块根据控制参数结合车站拓扑结构,构建客流流转因果关系,计算客流控制策略。本发明为用户制定车站多方式、多点客流控制方案提供智能辅助决策的平台,满足车站客流控制方案制定的灵活性、合理性与及时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及车站的安全与效率,提高乘客出行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