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9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79438.9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磁目标地磁场磁矩测量方法,包括无磁支架、磁强计阵列和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中,在地磁场环境下,通过磁强计阵列采集位于两个无磁支架之间中心位置目标X、Y和Z方向的磁场值,然后,将目标平移推离中心,磁强计阵列采集X、Y和Z方向的空地背景磁场值,随后,目标掉转180°再次移动至两个无磁支架之间中心位置,磁强计阵列再次采集X、Y和Z方向的磁场值,最后,利用多磁偶极子算法,感磁系数比例法和磁强计阵列系数补偿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完成目标剩磁矩和感磁矩的计算;本发明可在地磁场下完成大型或者超大型磁目标多工况的剩磁矩和感磁矩测量,去除干扰能力强,测量方法简单可靠,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2745.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暗室环境下航天器磁矩的测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暗室环境下无磁转台带动目标磁强计旋转过程中,根据目标磁强计的最小磁强读数,确定旋转起点和磁场最小方向;确定距离无磁转台较远的第二磁强计的读数波动值;若读数波动值小于预设波动阈值,获取距离无磁转台较近的第一磁强计的初始磁强读数;控制无磁转台从旋转起点开始按照预设方向带动航天器旋转多次,获取旋转开始时及每次旋转对应的第一磁强计的试验磁强读数;基于初始磁强读数和旋转开始时及每次旋转对应的试验磁强读数,得到航天器的磁矩测量值。整个磁矩测量过程可在暗室环境下的无磁转台上实现,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测量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826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266793.2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磁力矩器测量线圈,其包括线圈骨架、线圈绕组以及接线柱,线圈骨架包括两片形状对称的平行相对的耐高低温材料板,每片板上部的形状为大半个圆形,圆形下部通过过渡圆弧形成长矩形形状,两片板之间连接设置有圆柱体,两片板与圆柱体沿着共同的圆心轴穿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径略大于待测量磁力矩器的外径,线圈绕组沿着线圈骨架两片板之间圆柱体的外径绕制,接线柱固定在线圈骨架两片板下部矩形的两侧,线圈绕组的两端连接到接线柱上。本发明也公开了利用该线圈的测量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测量速度快,测量步骤简单,易操作,且易于进行自动化测试,依据该方法较容易研制自动化测试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53836.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分布式近场法的各层结果加权系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按照所述多层分布式近场法要求,在航天器赤道面径向布置多层磁强计;A2:开展试验,将航天器垂直旋转一周,获得航天器的磁场分布数据的数列B±i,其中,i代表不同的水平面上的磁场测量结果,i=0,1,2,3…,如i=0,相当于只有一层磁强计;A3:寻找各个磁场数列B±i的最大值,记为MB±i;A4:加权系数αi和βi的计算公式如下:αi=MB+i/MB0,βi=MB‑i/MB0。本发明通过更加合理的计算多层分布式近场法的各层结果加权系数,将加权系数的大小与每层的磁场分布进行关联,经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高长径比航天器的磁矩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40110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110425724.7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线圈组以及利用该线圈组通过磁通量反演一个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磁体的磁矩大小及磁心坐标的磁性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是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偶极子模型,具有模型精度高的优点;本发明利用了磁通量反演磁矩和磁心坐标,结合本专利提供的特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测量磁矩,实际上不存在方法误差,只是存在测量仪器自身基本性能所导致的仪器误差;另外,在实际测量操作中,由于只需要将被测物体从感应线圈组中匀速穿过即可完成测量,所以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过程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5972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46541.3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插接式的单匝充退磁线圈,包括平行设置的、在轴向方向上投影重叠的两个半圆形线圈,两个半圆形线圈各自的两端在两线圈轴线与线圈两端点连线构成的平面上沿同一轴向方向延伸到同一位置,每个半圆形线圈的延伸末端分别和另一线圈的与其不在同一位置的延伸末端相连,从而构成完整的闭合电流回路,该充退磁线圈由一根导线绕制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匝充退磁线圈。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接插式充退磁线圈复杂的安装工序,使用更加安全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2436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28712.X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H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的充退磁方法,包括充磁、航天器测试和退磁步骤,退磁是按照三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方向分别对测试后的航天器进行退磁,每次退磁都通过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来实现,交流电频率1Hz以下,幅值逐渐衰减,最大磁感应强度不大于5mT,衰减到的值为不大于最大磁感应强度的1%,衰减以直线或指数方式进行。本发明的航天器充退磁方法,通过测量航天器充磁前后的磁场、磁矩参数,可以了解航天器抗磁污染的能力。此外,退磁步骤能在不给航天器附加任何额外负载和损伤的情况下,将由软磁材料磁饱和引起的剩磁退掉,有效地改善航天器的磁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500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95384.8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小尺度部件极弱磁矩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包括磁环境消噪系统、十字型无磁支架、磁强计阵列和磁矩计算系统,所述磁环境消噪系统包括合金筒和无磁支架车,所述十字型无磁支架包括十字形底座、L形伸杆和牵引绳,所述磁强计阵列包括若干个磁强计,所述磁矩计算系统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本发明中,利用多层坡莫合金筒去除背景波动干扰,结合牵引绳拉动测量物和十字形磁强计阵列采集测量物的磁信息,通过磁矩计算系统完成测量物极弱磁矩计算与优化,可完成中小型元器件极弱剩磁场和磁矩的测量,测量精度高,联合磁屏蔽和算法去除磁干扰能力强,保证了极弱磁矩测量的精度;测量系统移动自由,测量方法简单,测试环境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60125.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多功能低噪声无线高斯计,包括直流供电单元、DCDC转换单元、探头供电单元、模拟供电单元、数字供电单元、放大滤波电路、AD转换单元、控制处理单元、SIM卡通讯单元、CAN通讯单元、Wifi通讯单元、充电接口、探头接口、Wifi天线、CAN通讯接口、收发天线、SIM卡槽、探头固定接口、Wifi天线接口、一体化集成电路板和供电单元集成板。本发明中,通过设计了新型高斯计,实现了高斯计的小型化、低功耗、低噪声、多功能、无线传输组网等;通过直流供电及低压直流元件改造,去除了高精度高斯计的交流有源元件,解决了高精度高斯计便携式问题;通过对高精度高斯计芯片化设计,实现了降低了高斯计的功耗、大幅减小了高斯计的体积、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88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94024.7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H02K4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力的航天器用分离器,包括上部斥力磁体,下部吸力磁体,软磁材料磁芯,电磁线圈,销簧和外壳体,外壳体内的底部中央设置下部吸力磁体,下部吸力磁体的上方设置软磁材料磁芯,软磁材料磁芯的侧面外均匀绕制有电磁线圈,顶部中央一体设置销簧,外壳体内的顶部设置上部斥力磁体,它的中央位置开设有外壳凹槽,以销簧通过壳体凹槽而从外壳体突出,带动软磁材料磁芯向上离开下部吸力磁体,实现闭锁;同时通过与下部吸力磁体产生的吸力,使得电磁线圈及销簧一体向后退,销簧凸出外壳的部分缩入外壳内,达到分离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分离器反应时间短,瞬间完成动作达到解锁的目的,实施机构的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