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1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3462.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航空铝合金表面制备润滑及耐磨复合涂层,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首先采用使用恒压直流阳极氧化方法在航空铝合金涂层表面上制备出形状规整、且均匀垂直排列的多孔氧化铝纳米孔阵,最后采用射频溅射和直流溅射两种电源系统分别将二硫化钼和金属钨共沉积在多孔氧化铝纳米孔阵上在航空铝合金上制备出AAO/MoS2‑W复合强化润滑层。通过阳极氧化法和磁控溅射制备出AAO/MoS2‑W复合涂层,显著提高了航空铝合金的表面涂层力学强度和表面润滑剂附着时长,较大程度上在减少航空铝合金表面磨损同时延缓了润滑剂工作寿命,降低了发生突然失效导致航空铝合金破裂的情况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61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65248.4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镀法制备铂/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的方法,属于复合电极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钛片表面制备出形状规则且均匀垂直排列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随后采用电镀法将溶液中的铂离子沉积到载体上,制备成铂/二氧化钛复合电极。通过电镀这种方法得到的催化剂颗粒尺寸非常小,显著降低了金属铂的用量,降低了成本,这一种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且易于进行工厂化生产的方法,大大提高了产业化生产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48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173462.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航空铝合金表面制备润滑及耐磨复合涂层,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首先采用使用恒压直流阳极氧化方法在航空铝合金涂层表面上制备出形状规整、且均匀垂直排列的多孔氧化铝纳米孔阵,最后采用射频溅射和直流溅射两种电源系统分别将二硫化钼和金属钨共沉积在多孔氧化铝纳米孔阵上在航空铝合金上制备出AAO/MoS2‑W复合强化润滑层。通过阳极氧化法和磁控溅射制备出AAO/MoS2‑W复合涂层,显著提高了航空铝合金的表面涂层力学强度和表面润滑剂附着时长,较大程度上在减少航空铝合金表面磨损同时延缓了润滑剂工作寿命,降低了发生突然失效导致航空铝合金破裂的情况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3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417439.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25D11/26 , C23C16/455 , C23C16/18 , C25B11/08 , C25B1/04
Abstract: 一种原子层沉积法制备铂/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电极的方法,属于复合电极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钛片表面制备出形状规则且均匀垂直排列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随后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将铂沉积到二氧化钛纳米管载体上,制备成铂/二氧化钛复合电极。通过原子层沉积这种方法得到的催化剂为单原子铂,显著降低了金属铂的用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催化剂的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940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5937.0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表面固载二硫化钼薄膜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首先使用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在6061等铝合金表面生成多孔氧化铝薄膜,然后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将二硫化钼固体润滑剂引入到多孔氧化铝薄膜。经固载后的6061等铝合金表面的摩擦系数最低可到0.16,远低于6061铝合金的摩擦系数1.10;固体润滑剂沉积在多孔氧化铝薄膜表面,可摩擦循环9750次。
-
公开(公告)号:CN213270639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598640.4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航空航天用铝合金紧固件,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该航空紧固件包括配套的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包括铝合金螺栓基体和附着在铝合金螺栓基体上的脉冲二次阳极氧化层、磁控溅射的二硫化钼涂层,本发明提供的航空紧固件,针对铝合金紧固件整体结构构造,采用哈德洛克(hard lock)楔形结构螺母以及螺栓螺母的30度角楔形螺纹,主要以摩擦防松和机械防松为工作原理更好的实现防松动的性能要求。采用在脉冲二次阳极氧化层上磁控溅射二硫化钼,构建固体润滑剂涂层,在保证紧固件表层硬度、耐磨性的基础上,有效改善螺纹的润滑效果,有效减小螺纹旋合时的滑丝可能性,提高紧固件安装、维护的可靠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