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混凝土微凸体破碎的机床‑基础结合面接触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87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3852.7

    申请日:201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混凝土微凸体破碎的机床‑基础结合面接触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认为混凝土表面微凸体受较大载荷时会产生破碎现象,原本破碎的微凸体负载由其他未破碎的微凸体承担,继续有微凸体产生破碎,如此往复达到一种平衡状态。首先依据相应混凝土标号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建立混凝土临界破碎应力和单个微凸体的临界破碎面积的关系,并获得单个微凸体临界变形面积值,基于分形理论分别求出混凝土微凸体在弹性、塑性、破碎变形阶段的承载力。采用有限元方法提取不同预紧力下的试件结合面接触压强,在此基础上计算获得混凝土‑钢结合面接触刚度,并利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

    一种基于HSK100主轴刀柄高速运转下结合面的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60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342239.0

    申请日:2017-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SK100主轴刀柄高速运转下结合面的刚度计算方法,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领域。该方法考虑了HSK主轴刀柄在不同高速旋转的承载变化,由于刀柄的连接特性受多方面的影响。刀柄主轴系统的接触属于非线性研究理论,如果想定量的研究主轴刀柄系统连接参数对连接性能的研究,需要从非线性考虑。然而分形几何学和优化的Hertz接触理论能从微观到宏观上研究接触问题,利用分形方法计算当主轴刀柄刚度达到平衡状态时,HSK100主轴刀柄结合面的总体接触刚度。本方法首次提出运用分形理论以及Hertz接触理论对在高转速下的HSK100主轴刀柄结合部进行了刚度的计算,此方法可以为HSK100主轴刀柄接触刚度做理论依据,可以更好的提升HSK100主轴刀柄的精度以及寿命。

    一种考虑混凝土微凸体破碎的机床-基础结合面接触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874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1113852.7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混凝土微凸体破碎的机床‑基础结合面接触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认为混凝土表面微凸体受较大载荷时会产生破碎现象,原本破碎的微凸体负载由其他未破碎的微凸体承担,继续有微凸体产生破碎,如此往复达到一种平衡状态。首先依据相应混凝土标号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建立混凝土临界破碎应力和单个微凸体的临界破碎面积的关系,并获得单个微凸体临界变形面积值,基于分形理论分别求出混凝土微凸体在弹性、塑性、破碎变形阶段的承载力。采用有限元方法提取不同预紧力下的试件结合面接触压强,在此基础上计算获得混凝土‑钢结合面接触刚度,并利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

    一种基于HSK100主轴刀柄高速运转下结合面的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36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42239.0

    申请日:2017-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58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SK100主轴刀柄高速运转下结合面的刚度计算方法,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领域。该方法考虑了HSK主轴刀柄在不同高速旋转的承载变化,由于刀柄的连接特性受多方面的影响。刀柄主轴系统的接触属于非线性研究理论,如果想定量的研究主轴刀柄系统连接参数对连接性能的研究,需要从非线性考虑。然而分形几何学和优化的Hertz接触理论能从微观到宏观上研究接触问题,利用分形方法计算当主轴刀柄刚度达到平衡状态时,HSK100主轴刀柄结合面的总体接触刚度。本方法首次提出运用分形理论以及Hertz接触理论对在高转速下的HSK100主轴刀柄结合部进行了刚度的计算,此方法可以为HSK100主轴刀柄接触刚度做理论依据,可以更好的提升HSK100主轴刀柄的精度以及寿命。

    一种涡轮增压器浮动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6545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113856.5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浮动轴承,包括浮动轴承本体即浮动套筒,浮动套筒的内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环形油槽,环形油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环形油槽间设置有脊状结构。在浮动套筒上沿着周向和轴向均匀设置有贯穿浮动套筒壁的贯穿油孔,并且油孔的贯穿位置处在脊状结构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浮动套筒内外表面的环形油槽,形成的非光滑表面,润滑油流过这种具有纵向环形油槽的非光滑表面时会比流经光滑表面时产生的剪切阻力要小,从而使得润滑油能够有效流过这种表面,达到减阻的目的。另外,在浮动套筒上均匀设置的贯穿油孔,在有润滑油润滑条件下,这些油孔具有较强的贮存润滑油及形成油膜的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