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4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93909.2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河北睿索固废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钢渣砂的稳定化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级配调整与碳化相结合的方式,该方法具体包括:将原钢渣破碎至细粒级后筛取一定粒度范围内的钢渣颗粒,再经级配调整并加水搅拌均匀后,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以及CO2气氛条件下碳化1.5~3h,获得能够大规模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安定性合格的钢渣砂。本发明处理后的钢渣颗粒无安定性问题,有效解决了钢渣颗粒无法应用于建筑骨料的难题,在提升冶金固废钢渣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同时,还能实现二氧化碳的稳定封存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00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463862.7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立大规模跨领域文本情感倾向性分析框架方法,包括:对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样本文件进行精确分词,形成两个词向量表;对词向量进行聚类和领域间的对齐;用词向量对源领域的标定样本进行初步的句子建模并作为DCELM的输入,利用卷积运算提取文本向量的中间层抽象特征;记录验证集分类效果最好时的卷积层参数作为DCELM网络卷积层的参数;最后用DCNN提取的少量目标领域的标定样本的中间层抽象特征来训练分类器ELM的隐层参数,建立大规模跨领域文本情感倾向性分析框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样本层消除领域间表达情感极性的词语的差距,而且有效解决全连接层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泛化能力弱的缺点,增加模型的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240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47107.8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61 , Y02B30/9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车载型集装箱式墙体保温材料混合生产线,该生产线尤其适用于流动性较强墙体保温材料混合生产的场合,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本生产线主要设备包括平板车、集装箱、原料储料仓、混合成品仓、发泡机、破碎机、变径变距混合机、柔性螺旋输送机、圆盘喂料机、真空上料机、除尘器、仓壁振动器、包装机、成品运输车、手动液压泵和活动支架等。通过旋转活动支架,使生产设备的布局呈现两个状态:行驶状态和生产状态。装备可收缩成尺寸外形与标准集装箱相同的行驶状态,行驶由车辆拖动,装备尺寸符合“村村通”对道路的相关规定;现场生产时,装备按生产工艺流程展开呈生产状态,设备经过简单的连接后即可投入生产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17929.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8/2321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细化有限元的五轴立卧转换加工中心温度测点优化方法,属于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五轴立卧转换加工中心热源载荷及边界条件;利用Solidworks‑Hypmesh‑Ansys联合进行五轴立卧转换加工中心零件配合表面‑零件基体精细化有限元建模;S30通过热力耦合分析获取整机温度场及变形场,获取温度测点;基于改进K值聚类法‑灰色关联度法对整机温度敏感点进行分析,进行温度测点优化;基于最佳温度测点进行温度采集,在此基础上进行热误差建模及热误差补偿,最后结合整机加工精度以验证温度敏感点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解决结合面自动网格划分导致的整机热特性数值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不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4702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10100.4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荧光原位杂交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污水处理系统中聚磷菌的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SYBR GREEN I染料对全菌染色,标记全菌DNA;探针PAOmix与聚磷菌DNA杂交,对聚磷菌的DNA进行标记。标记后的菌液进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对被检测的主要的菌群进行圈门。门的位置显示目标菌群荧光强度的分布情况,用于分析目标聚磷菌群占全菌的比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可靠的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中聚磷菌的定量方法。本发明定量结果准确稳定;实验结果重现性好,避免了荧光原位杂交显微图片定量方法中操作者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15240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47107.8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61 , Y02B30/9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车载型集装箱式墙体保温材料混合生产线,该生产线尤其适用于流动性较强墙体保温材料混合生产的场合,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本生产线主要设备包括平板车、集装箱、原料储料仓、混合成品仓、发泡机、破碎机、变径变距混合机、柔性螺旋输送机、圆盘喂料机、真空上料机、除尘器、仓壁振动器、包装机、成品运输车、手动液压泵和活动支架等。通过旋转活动支架,使生产设备的布局呈现两个状态:行驶状态和生产状态。装备可收缩成尺寸外形与标准集装箱相同的行驶状态,行驶由车辆拖动,装备尺寸符合“村村通”对道路的相关规定;现场生产时,装备按生产工艺流程展开呈生产状态,设备经过简单的连接后即可投入生产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4151.5
申请日:2024-12-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栓预紧力预测的导轨表面直线度建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基于圣维南原理和结构件表面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在装配完成后,螺栓组各个螺栓预紧力的预测模型。其次,基于弹性变形理论,建立了导轨表面节点变形与装配完成后螺栓最终预紧力的关系模型。将上述两个模型进行结合,可对装配完成后导轨表面各个节点的变形进行求解。然后,采用三极点连线法计算导轨表面的直线度误差。最后,通过有限元和理论计算所得的变形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本发明属于机床装配精度领域,通过建立导轨表面变形与螺栓初始所施加预紧力的关系模型,实现螺栓预紧力的精确控制,进而提高导轨表面的装配精度。本方法解决了在装配完成后,导轨表面装配精度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128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414090.4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文物建筑图形自动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识别文物建筑对应的三维正摄图中组成色彩边缘线的多个边界点;将所有的边界点拟合成均匀的边界线;重复识别边缘线,得到多条均匀的边界线;将拟合出的多条边界线合并,生成文物建筑存档所需的二维图形。本发明根据获取的文物建筑的点云数据,通过自动识别软件将文物建筑的三维正摄图转换为二维矢量线图,导出的矢量线图线形连续、清晰,复合制图规范,能够通过线型的不同和线的疏密来区分层次;相比于人工描图展示出的图纸,细节更完善,线型更圆滑,避免棱角生硬;且文物建筑图形的自动生成为大规模开展现有文物存档需求提供便利技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前期成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4230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710306537.4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06 , C12Q1/04
Abstract: 一种活性污泥系统中不同电子受体聚磷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分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中不同电子受体聚磷菌的DNA,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基因水平上分析菌群特点。采用13C‑乙酸钠作为实验组碳源,12C‑乙酸钠作为对照组碳源,厌氧释磷培养2小时,分别以氧气、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好氧或缺氧吸磷培养3小时,共培养8个周期,超高速离心分离纯化得到不同密度层级的DNA样品,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分析不同电子受体时聚磷菌的菌群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析不同聚磷菌所需电子受体的方法,为实际污水处理厂强化反硝化除磷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046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38689.9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酵母菌强化剩余活性污泥常温微氧消化生产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属于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针对剩余污泥消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积累不足的问题,采用在污泥消化初始接种酵母菌的方法,利用酵母菌丰富的酶系统降解污泥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本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酵母菌,大幅度提高了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在酵母菌浓度为10g/L时,挥发性脂肪酸的最高浓度是未投加酵母菌的10‑12倍。将富含挥发性脂肪酸的消化产物用作污水脱氮除磷功能微生物的有机碳源,不仅实现了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而且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节省投加外碳源费用,提高污水厂的脱氮除磷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