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386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1537.6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线材加固柱体的张拉锚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张拉锚固系统包括张拉线材、锚固装置和张拉装置,锚固装置由锚固钢板、固定端挤压锚具、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和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组成,张拉装置由固定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千斤顶组成,张拉线材环绕拟加固柱体一周,其固定端通过固定端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一侧,在锚固钢板另一侧的张拉线材上卡固固定端夹具,固定端夹具与锚固钢板顶紧,张拉端通过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另一侧,并在张拉端的张拉线材上自端部向内依次设置有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和张拉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固定端夹具通过千斤顶连接。通过无损方式柱体施加环向压力,从而提高原柱体各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863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191537.6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一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线材加固柱体的张拉锚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张拉锚固系统包括张拉线材、锚固装置和张拉装置,锚固装置由锚固钢板、固定端挤压锚具、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和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组成,张拉装置由固定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千斤顶组成,张拉线材环绕拟加固柱体一周,其固定端通过固定端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一侧,在锚固钢板另一侧的张拉线材上卡固固定端夹具,固定端夹具与锚固钢板顶紧,张拉端通过张拉端端部挤压锚具固定在锚固钢板另一侧,并在张拉端的张拉线材上自端部向内依次设置有张拉端施力挤压锚具和张拉端夹具,张拉端夹具和固定端夹具通过千斤顶连接。通过无损方式柱体施加环向压力,从而提高原柱体各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62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21558.7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抗滑移索夹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大跨空间结构中的索网结构领域,包括边界索,边界索之间通过抗滑移索连接,抗滑移索上连接有第一斜拉索和第一联系索;边界索上间隔连接有抗滑移索夹,抗滑移索夹之间连接有钢拉杆,抗滑移索夹上连接有第二斜拉索和第二联系索。抗滑移索夹包括索夹主体及通过螺栓连接在索夹主体两侧的外凸板;索夹主体为一体结构,中部为并排的钢拉杆孔道,钢拉杆孔道的两端为半圆形的内凹板,内凹板的两端向上、下延伸形成连接部。本发明解决在某些特殊索节点处,无法通过断索来抵抗较大的不平衡力的问题;同时解决通过断索来抵抗较大的不平衡力时,加工制造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344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417602.7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一种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张拉成形方法及张拉装置,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包括环形的主体结构以及连接在主体结构的上部的网格结构和索杆结构,索杆结构位于网格结构的下方、包括环向拉索和径向拉索,该方法是在主体结构和网格结构施工完成以及径向拉索和环向拉索提升安装之后,进行的径向拉索张拉施工,并针对张拉施工中涉及的不同规格的径向拉索,设计了三种张拉装置。采用该方法张拉成形后径向拉索的应力的实际值与径向拉索的应力的计算值偏差控制在±5%以内,其成形方法能够满足所述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的要求,而且效率高,施工简便容易操作,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可广泛应用于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张拉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675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67172.5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C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粘结预应力筋可控式锚具分段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和应用,属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领域,包括双向锚杯、左夹片、左螺纹套管、右螺纹套管、外螺纹套管、右夹片,双向锚杯长方向轴线处留有通孔,双向锚杯上方设置竖孔;左(右)夹片为2-3片锥形夹片,左(右)夹片尾部设置斜向开孔耳板,其倾斜方向与左锥形孔的锥形方向相反;左(右)螺纹套管可与左夹片和右夹片尾部斜向开孔耳板相连;外螺纹套管连接所述左螺纹套管和右螺纹套管;通过改变可控式锚具分段装置的工作状态来实现对多跨连续预应力梁分段的目的,进而实现减小预应力损失、避免锚具影响全跨及每一跨相互影响等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23443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17602.7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一种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张拉成形方法及张拉装置,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包括环形的主体结构以及连接在主体结构的上部的网格结构和索杆结构,索杆结构位于网格结构的下方、包括环向拉索和径向拉索,该方法是在主体结构和网格结构施工完成以及径向拉索和环向拉索提升安装之后,进行的径向拉索张拉施工,并针对张拉施工中涉及的不同规格的径向拉索,设计了三种张拉装置。采用该方法张拉成形后径向拉索的应力的实际值与径向拉索的应力的计算值偏差控制在±5%以内,其成形方法能够满足所述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的要求,而且效率高,施工简便容易操作,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可广泛应用于轮辐式环向悬臂索承网格结构张拉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615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10106980.X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结构框架、下弦拉索和屋面板还包括张拉辅助装置,所述结构框架由钢柱、边梁和内梁组成,所述边梁架设在钢柱的顶端,内梁平行于边梁,设置在钢柱围合的空间内,所述下弦拉索垂直于内梁设置,其与内梁垂足处设置有屋面撑杆,所述撑杆顶面平行于下弦拉索设置有厚板带,所述屋面板为预应力金属薄板,设置在两块厚板带之间,并与其铆接,屋面板端部通过张拉辅助装置与边梁连接。实现了金属薄板的屋面板与线性结构共同受力,并克服了现有的与线性结构共同受力的张拉膜容易变形,容易发生破坏的缺点,可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钢结构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331767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33872.9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北安华电电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张拉之计算机同步控制器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力学系统、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力学系统包括被张拉空间索结构、钢拉索、张拉工装,钢拉索分别与所述被张拉空间索结构和张拉工装连接;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千斤顶群和各种液压阀,所述液压千斤顶与所述液压泵站连接,张拉力施加到所述张拉工装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主控制柜,所述主控制柜分别与计算机、液压系统和力学系统连接;所述主控制柜包括通讯控制板、PLC控制器、相序控制继电器、各种接口板、传输线和远程监测传感器。本发明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经济造价合理,操作简便、同步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41084.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张拉封锚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锚索固定技术领域。该预应力张拉封锚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群孔锚具和张拉组件,张拉组件包括承力架、连接筒、延长钢绞线和张拉千斤顶,承力架一端罩设于群孔锚具外,另一端设有通孔,连接筒,一端与锚索固定连接,延长钢绞线一端与连接筒远离锚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从通孔内穿至承力架远离群孔锚具的一侧,张拉千斤顶设于承力架远离群孔锚具的一端,张拉千斤顶一端抵压于承力架上,另一端与延长钢绞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预应力张拉封锚体系及施工方法能够避免第一夹片出现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620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221558.7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抗滑移索夹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大跨空间结构中的索网结构领域,包括边界索,边界索之间通过抗滑移索连接,抗滑移索上连接有第一斜拉索和第一联系索;边界索上间隔连接有抗滑移索夹,抗滑移索夹之间连接有钢拉杆,抗滑移索夹上连接有第二斜拉索和第二联系索。抗滑移索夹包括索夹主体及通过螺栓连接在索夹主体两侧的外凸板;索夹主体为一体结构,中部为并排的钢拉杆孔道,钢拉杆孔道的两端为半圆形的内凹板,内凹板的两端向上、下延伸形成连接部。本发明解决在某些特殊索节点处,无法通过断索来抵抗较大的不平衡力的问题;同时解决通过断索来抵抗较大的不平衡力时,加工制造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