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30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89183.3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介质空气源蓄热型微通道辐射散热末端系统,包括:相变储热装置和微通道辐射散热末端;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壳体、储热管路、释热管路以及填充在储热管路和释热管路之间的相变介质;当外部提供热量大于房间热负荷时,将部分热量通过释热管路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剩余热量存储在相变介质中;当外部提供热量小于房间热负荷时,释热管路将相变介质中存储的热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各微通道辐射散热末端分别与释热管路连接,释热管路用于接收储热管路释放到相变介质中的热量,当所述释热管路中制冷剂的温度超过相态变化温度阈值时,释热管路通过各微通道辐射散热末端向室内散发热量。本发明采用微通道技术实现高效热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8333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3553.1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参数协同的超高层建筑形变神经网络智能预警方法,属于超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领域;该预警方法通过多源传感器采集多源数据,获得位移、加速度、速度、像素位移、风荷载的数据,经过训练后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建筑物的形变信息,进行变形趋势判别及建筑物状态判别,结合工程实际,分析形变阈值进行判别预警,最后输出综合判别结果,本发明提出多参数协同的智能形变监测预警方法,利用视觉/加速度/位移/风荷载等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多层析、多视角地对超高层建筑形变量进行精确分析,结合Elman神经网络高稳定性和高容错性的优势,实现超高层建筑细微形变量的准确预测,提升超高层建筑形变监测预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37271.3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UWB阵列融合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提供一UWB阵列活动标签,所述UWB阵列活动标签包含三个芯片,各芯片相对位置为已知且固定不变,将基站部署在已知坐标值的固定位置上,测量各基站的信号到达UWB阵列活动标签的时间,用测距方程将所述各基站的信号到达UWB阵列活动标签的时间转化为距离,测量三个基站到UWB阵列活动标签的距离,运用基于状态距离约束的扩展卡尔曼滤波计算UWB阵列活动标签的位置信息。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芯片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对定位算法作几何约束,以提高UWB定位系统的定位性能,提高其定位精度及稳定性。通过改善UWB标签内部结构来提高定位鲁棒性,定位算法更为简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5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9181.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VT热泵的供能系统,涉及新能源领域。该系统包括:光伏光热组件分别与风冷换热器和压缩机连接;风冷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一三通阀分别与第一膨胀阀和第二三通阀连接;第一膨胀阀与第三三通阀连接;第三三通阀分别与第四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连接;第四三通阀分别与储热管路和储冷管路连接;储热管路和储冷管路通过第七三通阀与换向阀连接;第二三向阀与第二膨胀阀连接;第二膨胀阀与储热水箱连接;储热水箱与第八三通阀连接;第八三通阀分别与压缩机和换向阀连接;压缩机与换向阀连接;换向阀与风冷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供电、供冷、供暖、供热水以及储电、储热、储冷三联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