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16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6477.2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连接的高速货车队列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货车编队构型、通信及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采集车队数据,车队控制器上电后基于无线通信进行车队控制;达成预定车辆间距后停车并连接前后车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连接建立后,切换为有线控制模式;在行驶过程中,控制器周期性检测物理连接状态,实现高速货车队列控制。本发明方法通过采集车队数据并在车队控制器上电后基于无线通信进行车队控制,实现了车队的初步协调与同步;通过达成预定车辆间距后停车并连接前后车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切换为有线控制模式,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通过在行驶过程中控制器周期性检测物理连接状态,实现了对通信链路的实时监控,保证了在高速行驶条件下的连接稳定性与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5580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1064682.7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倾斜影像的建筑物纹理提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包含建筑物的立体像对,获取建筑物各顶部角点的坐标,并基于所述顶部角点构建建筑物骨架模型;基于距离约束和定位约束方法从垂直影像中筛选出顶部纹理影像源,基于角度约束、定位约束和面积约束从倾斜影像中筛选出立面纹理影像源;基于边缘检测方法和变换检测直线方法,从所述顶部纹理影像源提取顶部纹理,从所述立面纹理影像源提取立面纹理,并将所述顶部纹理和所述立面纹理映射至所述建筑物骨架模型。采用多角度同时获取影像的方式,可以获取更加丰富、全面的建筑物侧面纹理,从而改进了模型纹理信息采集、处理的方法,提高了建模的速度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324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14396.8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1R31/36 ,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4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06 ,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4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测试装置,涉及车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通过氢气和空气(或氧气)分别输送进已被氮气吹扫过的气路,并经过元器件控制,实现确定进气参数后进入到质子膜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在两个气路中,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湿装置分别与信号采集处理装置相连,实现了探究车用燃料电池在不同进气温度、进气流量、进气压力、进气湿度等进气参数状态下的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实现探究不同进气参数下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的变化,以寻找最佳工作进气参数,其他用途燃料电池也可在本装置中测试,便于结合各自工作特点确定合适参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91634.7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B60W30/165 , B60W50/00 , B60W40/10 , B60W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货车队列极限性能的横向运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包括:收集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构建队列车辆轨迹规划算法,输出轨迹规划;基于几何关系构建跟随车辆轨迹跟踪误差模型,输出目标横摆角速度;判断跟随车辆的轨迹跟踪状态,求解目标转向角及附加横摆力矩;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LMS/Newton的控制分配算法完成前轮转向角和轮胎纵向力的最优分配。本发明优化的轨迹规划算法、目标横摆角速度计算、车辆动力学模型与控制分配算法及基于ANFIS的横向稳定器模型,提高了货车队列在复杂和极限行驶场景下的横向稳定性和转向换道能力。提高了货车队列的交通效率和行驶平顺性,降低了驾驶员的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07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35256.3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弹簧‑阻尼机构连接的公交队列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辆编队构型、通信及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由弹簧‑阻尼机构连接的公交队列系统构型的整体模型构建横向动力学模型;基于横向动力学模型计算前车历史轨迹曲率及后车当前轨迹曲率,并设计后车的前馈输入和反馈输入;利用后车的前馈输入和反馈输入设计两车公交队列跟随车的控制器,实现基于弹簧‑阻尼机构连接的两车公交队列的协同控制。本发明采用弹簧‑阻尼机构连接两辆相同制式公交车,在提升通行流量的同时,相比铰接车辆增加了两车连接的灵活性与性价比,相比无线通信的车辆队列可提升其通信可靠性,并且本发明可有效提升两车公交队列的可驾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51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76477.2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连接的高速货车队列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货车编队构型、通信及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采集车队数据,车队控制器上电后基于无线通信进行车队控制;达成预定车辆间距后停车并连接前后车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连接建立后,切换为有线控制模式;在行驶过程中,控制器周期性检测物理连接状态,实现高速货车队列控制。本发明方法通过采集车队数据并在车队控制器上电后基于无线通信进行车队控制,实现了车队的初步协调与同步;通过达成预定车辆间距后停车并连接前后车之间的物理连接接口,切换为有线控制模式,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通过在行驶过程中控制器周期性检测物理连接状态,实现了对通信链路的实时监控,保证了在高速行驶条件下的连接稳定性与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765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178985.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程式赛车电动无级调节式制动操纵总成及操作方法,包括无级调节单元、总成板单元、加速单元和制动单元,其中,无级调节单元包括横向延伸的滚珠丝杆螺母副,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端部分别连接有前横杆和后横杆,所述前横杆和所述后横杆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延伸方向平行的光轴,所述滚珠丝杆螺母副靠近所述前横杆配合设置有丝杆螺母座。本发明在保证零件可靠性的前提下,对整个制动操纵机构进行轻量化设计,确定无级调节范围、总成倾斜角度、踏板间距等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2558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64682.7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倾斜影像的建筑物纹理提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包含建筑物的立体像对,获取建筑物各顶部角点的坐标,并基于所述顶部角点构建建筑物骨架模型;基于距离约束和定位约束方法从垂直影像中筛选出顶部纹理影像源,基于角度约束、定位约束和面积约束从倾斜影像中筛选出立面纹理影像源;基于边缘检测方法和变换检测直线方法,从所述顶部纹理影像源提取顶部纹理,从所述立面纹理影像源提取立面纹理,并将所述顶部纹理和所述立面纹理映射至所述建筑物骨架模型。采用多角度同时获取影像的方式,可以获取更加丰富、全面的建筑物侧面纹理,从而改进了模型纹理信息采集、处理的方法,提高了建模的速度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20296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14909.5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涉及车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通过氢气和空气(或氧气)分别输送,并经过元器件控制,实现确定进气参数后进入到质子膜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检测出进气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燃料电池工作的最适温度和压力;通过设置气体加湿装置,可以得到多种湿度的气体,从而测试出不同湿度的气体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得到其工作的最佳湿度范围;还设有冷却循环系统,能够使电池温度保持在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内,设置更加合理;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系统的工作方法,实现出进气参数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和分析,实现对燃料电池电堆的进气参数的探究,为提高燃料电池性能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39581.X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1S13/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段弱正交匹配追踪的层析SAR三维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多次航过采集目标的原始SAR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二维高分辨成像、配准以及相位补偿的预处理,从而得到可以进行层析SAR成像的观测数据集;S2、利用预处理的多景二维SAR数据在斜距垂向进行孔径合成,并重构出斜距垂向的信息;S3、获取目标高程信息,显示目标建筑物的三维点云结果。该方法能够在未知斜距垂向信号稀疏度的情况下很好的重构斜距垂向信息,实现目标建筑物的三维成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