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钨球的斜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751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583928.1

    申请日:2015-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球的斜轧制备方法,采用两根相互交叉的轧辊,两根轧辊的表面分别设有螺旋状轧刀,在两根轧辊的交叉部位相对的螺旋状轧刀形成圆孔,首先将钨棒加热至1000‑1700℃;然后将钨棒传输至轧辊处,对钨棒进行二辊孔型斜轧,从而制备出钨球。圆孔的孔型参数依据所述钨球的直径大小通过调整两根轧辊的相对距离、交叉角度及轧刀的螺距和形状进行调整。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可以较为方便的为孔径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制备出不同直径的钨球。

    一种稀土钨电极材料的双丝拉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8390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697030.2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钨电极材料的双丝拉制方法,首先将两个拉丝模放在双拉模盒中,模盒置于拉丝模架中,设定拉丝模的加热温度为400~450℃;等加热炉温升至1300-1350℃时,保持恒温,将两根Φ3.5mm的稀土钨杆头部化尖后,通过石墨乳润滑,经所述加热炉加热后,分别穿过两个Φ3.0mm的拉丝模,由链式小车分别夹住所述两根稀土钨杆以拉丝速度5~6m/min的速度前进,实现稀土钨杆的双模拉制;然后依次减少拉丝模和稀土钨杆的直径,并依次降低炉温、加快拉丝速率,重复上述动作。大幅降低加热炉温度,节能降耗,拉丝速度逐步大幅提高,拉丝全程过程中均采用两根丝同时进行,效率提高了100%。

    金属包覆粉末表面合金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19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1634.9

    申请日:2014-01-01

    Abstract: 一种金属包覆粉末表面合金化方法,涉及一种在金属包覆粉末表面进行合金化制备复合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金属包覆粉末与合金化粉末机械混合或团聚包覆后在真空或气氛保护环境下进行热处理。所制得粉末粒度为45~200μm,合金化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1~10%。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复合粉末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作为热喷涂材料。这种粉末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一种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2836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48377.7

    申请日:2015-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5/402 B23K35/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掺杂了多元稀土元素氧化物的镧钨粉;其中,所述镧钨粉中氧化镧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2.3%,粉末的费氏粒度为0.5~3μm;将所制备的镧钨粉混匀后,压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生坯条;其中,压制后的生坯条重量为0.5kg~2.0kg;将所述生坯条进行烧结,制备出无放射性低烧损长寿命的钨电极材料。利用该方法所制备出的钨电极材料的电极烧损小于钍钨电极,且焊接性能更加优秀,并具有无放射性的特点,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电极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钨球的斜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751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83928.1

    申请日:2015-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球的斜轧制备方法,采用两根相互交叉的轧辊,两根轧辊的表面分别设有螺旋状轧刀,在两根轧辊的交叉部位相对的螺旋状轧刀形成圆孔,首先将钨棒加热至1000-1700℃;然后将钨棒传输至轧辊处,对钨棒进行二辊孔型斜轧,从而制备出钨球。圆孔的孔型参数依据所述钨球的直径大小通过调整两根轧辊的相对距离、交叉角度及轧刀的螺距和形状进行调整。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可以较为方便的为孔径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制备出不同直径的钨球。

    一种烧结多挥发性物质的中频炉

    公开(公告)号:CN10445728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91501.9

    申请日:201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多挥发性物质的中频炉,属于中频炉领域。该中频炉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内上端具有上开口的发热体、设置在炉体上端与炉体内连通的上进气口以及设置在发热体内底部的钨条,炉体和加热体底部设有下进气口,下进气口将炉体外与加热体内连通。通过在炉体和发热体底部设置连通炉体外与发热体内的下进气口,可以实现由上进气口排出炉体内空气,下进气口向发热体内进入氢气,再由发热体上开口进入炉体内建立氢气保护氛围,可增大通过所烧结材料表面的氢气,使炉体中的氢气氛围更加均匀,使全炉烧结材料烧结效果一致。

    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74082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60589.4

    申请日:2014-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热障涂层的制备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工件上制备热障涂层区域采用HVOF喷涂方式或LPPS喷涂方式制备完成MCrAlY材料粘结涂层;在制备完成的MCrAlY材料粘结涂层上,以纳米结构YSZ陶瓷粉体为喷涂材料,通过三阳极等离子喷枪以特定工艺参数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采用压缩空气对工件表面进行强制冷却,使工件的基体温度维持在低于150℃;喷涂至设定的涂层厚度,停止压缩空气的强制冷却,使工件和涂层自然冷却,即完成热障涂层的制备。该方法可实现快速制备厚度大于2000微米、孔隙率大于30%的超厚、大孔隙率的纳米结构热障涂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