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3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0732952.8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捕集石灰煅烧系统及应用方法,属于石灰生产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竖窑和加热装置,其中,竖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进料口、预热段、反应段、均热段、冷却段和出料口;预热段的顶部连接尾气管道,预热段的顶部还通过加热管道连接于反应段的底部;均热段的底部连接助燃管道,冷却段连接空气管道;加热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石灰石原料从进料口进入竖窑后,依次通过预热段、反应段、均热段和冷却段后变为石灰产品。该系统采用循环载气加热和空气冷却,循环载气加热避免了石灰石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与燃烧烟气的混合,空气冷却避免了在冷却段出现石灰再碳酸化问题;得到含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尾气,无需气体分离便可进行碳捕集,大幅降低碳捕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04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564421.5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散料换热器实现稳定连续排料的装置,属于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排料段上部布置一组“梭”型扰流板,产生同步小幅度扰动。对于流动性极差的散料,可在换热段多层排管中心区域也间隔设置扰流板。扰流板由放置于换热设备外部相互啮合的齿轮驱动;排料段安放改进的“星”型排料装置:设定叶片与转筒径向夹角为10‑15°,与转筒轴向夹角为8‑12°;换热设备排料口下部侧板为柔性连接,通过压缩弹簧与左右两侧壁面相连接。本发明装置简单,操作灵活,适用于流动性差、出口易于阻塞的高温散料换热工况,解决了散料容易在排料口阻塞堆积难以稳定连续排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94940.8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颗粒掺混的高温固体散料间接传热强化方法,属于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绕水平横轴旋转的掺混装置,在散料间接换热器中构建了基于颗粒掺混的高效换热体系:高温颗粒作为热载体,通过水平迁移,将自身的热量直接“运送”到换热管表面,换热管周围的低温颗粒可与远离换热管的高温颗粒发生掺混与换热,使得低温颗粒温度上升,可再次作为热载体进行热量“运送”。该方法涉及的掺混装置由水平轴以及轴上的扭转型叶片组成。叶片的设计是基于犁体曲面原理,在旋转过程中可使颗粒发生水平迁移。本发明原理巧妙,可操作性强,解决了固体散料间接换热器内散料侧导热热阻过大造成的热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8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53047.8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难浸金矿氧化热解耦预处理方法及工艺,属于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领域。以高温空气为载体,构建针对难浸金矿的热载体氧化热解耦预处理方法及工艺。利用高温空气解除黄铁矿或碳化物对金的物理包裹、破坏黄铁矿晶格、以及消除残碳,形成裂孔或微纹,使黄金从难浸金矿中解离,实现高效浸出。常温空气通过蓄热式加热炉被加热至~800℃以上,随后作为热载体从下方进入热解耦竖炉,与竖炉下方的难浸金矿进行氧化解耦反应。反应完成后,烟气向上流动对竖炉上方未解耦的金矿进行预热,并从顶部排出。热解耦竖炉排出的烟气与蓄热式加热炉的燃烧烟气一同进入净化装置,经脱硫脱硝和除尘后排放。本发明工艺巧妙、环保高效、实用性强,实现了黄金回收率的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0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64421.5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散料换热器实现稳定连续排料的装置,属于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排料段上部布置一组“梭”型扰流板,产生同步小幅度扰动。对于流动性极差的散料,可在换热段多层排管中心区域也间隔设置扰流板。扰流板由放置于换热设备外部相互啮合的齿轮驱动;排料段安放改进的“星”型排料装置:设定叶片与转筒径向夹角为10‑15°,与转筒轴向夹角为8‑12°;换热设备排料口下部侧板为柔性连接,通过压缩弹簧与左右两侧壁面相连接。本发明装置简单,操作灵活,适用于流动性差、出口易于阻塞的高温散料换热工况,解决了散料容易在排料口阻塞堆积难以稳定连续排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500894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121997.6
申请日:2007-09-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液态钙作为还原剂的金属镁还原工艺及装置。其特征是采用液钙为还原剂,与氧化镁反应得到镁蒸气,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向反应器中加入固体钙并加热使其熔化,加入量保证熔化后液钙的体积占反应器容积的1/3~2/3;然后,将固体钙和氧化镁粉末按(1~2)∶1的比例混合后送入反应器中,物料浸在液钙中;当温度达到1090℃时,反应开始进行,产生镁蒸气,反应温度控制在1150~1300℃,镁蒸气通过引风机进入结晶器冷却。该工艺具有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不使用还原罐,反应为固—液相反应,反应速率快,反应物接触充分等优点。为炼镁工艺提供了一条节能降耗、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122446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21682.1
申请日:2007-09-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F28D9/02
Abstract: 一种连续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属于工业炉窑节能领域。该装置由高耐热高导热材料做成,装置里的气体通道被隔成相互独立的多层空间,烟气和空气(煤气)通道分层交错布置(即在高度方向上,一层烟气通道接一层空气(煤气)通道,交错布置的三明治结构)。每层气流通道都是由高导热率材料做成的蜂窝式孔道。该热回收装置有如下优点:(1)换热速率快:蓄热体热导率高,烟气和空气(煤气)之间能迅速进行热交换;(2)连续工作:供风及排烟不需要换向,系统简单;(3)真正实现极限余热回收:不存在换向时由于容积效应造成的热量和燃料损失;(4)可灵活布置,装置寿命长,且与炉体的关联性较小,降低了故障风险,便于工程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71036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12059.3
申请日:2005-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属于有色冶金行业。还原炉由炉膛(1)、炉顶(2)、炉端墙(3)、烧嘴(5)、还原罐(9)、炉底(10)、风机(12)构成,其特征在于炉内设置了端墙内通道(4)、A组蓄热室(7)、B组蓄热室(8)、蓄热室内部充满新型蓄热体——陶瓷蜂窝体或陶瓷小球,炉外设置了连锁控制阀(6)、切换阀(11)。两个蓄热室可以交替切换工作状态来回收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该蓄热式镁还原炉的使用,可使排出炉膛的高温烟气(1200℃左右)的热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使得还原炉的最终排烟温度降为200℃以下,可以使还原炉的热利用率由传统炉的约8~10%提高到30%以上,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77194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594261.9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湿度烟气深度余热回收与CO2捕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烟气除湿及CO2捕集领域。包括烟气除湿/余热回收装置和CO2吸附床。除湿/余热回收装置由储液槽、除湿换热室和集液槽组成:除湿换热室高0.3m‑0.5m,多根管径为10‑20mm的水冷管在换热室内蛇形布置;除湿溶液从储液槽经漏斗状布液器流入除湿换热室,在蛇形管外壁贴壁下降形成液膜;烟气进入除湿换热室在蛇形管间流过,附壁液膜吸收烟气中的水分,进而与水冷管一起对烟气显热和水蒸气潜热实现深度回收,同时对杂质粉尘深度净化;稀溶液在下部集液槽收集。除湿降温后的烟气进入吸附床进行CO2的捕集,自蛇形管流出的中温水进入吸附床埋管中,为解吸过程提供能量,增强CO2解吸。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0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32952.8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捕集石灰煅烧系统及应用方法,属于石灰生产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竖窑和加热装置,其中,竖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进料口、预热段、反应段、均热段、冷却段和出料口;预热段的顶部连接尾气管道,预热段的顶部还通过加热管道连接于反应段的底部;均热段的底部连接助燃管道,冷却段连接空气管道;加热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石灰石原料从进料口进入竖窑后,依次通过预热段、反应段、均热段和冷却段后变为石灰产品。该系统采用循环载气加热和空气冷却,循环载气加热避免了石灰石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与燃烧烟气的混合,空气冷却避免了在冷却段出现石灰再碳酸化问题;得到含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尾气,无需气体分离便可进行碳捕集,大幅降低碳捕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