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09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20377.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集成气体变温吸附系统及工艺,属于气体变温吸附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吸附器、压气机、换热器、膨胀机、再生管线、排气管线、进气管线、产品管线及阀等,吸附器出料端接再生管线和产品管线,吸附器进料段接进气管线和排气管线,换热器一冷侧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于再生管线和再生气气源;换热器二热侧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于进气管线和原料气气源;压气机出口连接于换热器一热侧入口,换热器一热侧出口连接于膨胀机入口,膨胀机出口连接于换热器二冷侧入口。该系统通过换热器从原料气吸取热量降低原料气温度,该热量用于加热再生气,实现系统热集成,降低系统能耗,提高变温吸附性能,在空气和天然气纯化等场合具有重要节能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2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229171.1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21/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常压下连续合成非晶/微晶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及装置,属于超细氮化硅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原料硅粉在硅粉预处理装置中完成高纯氮气空气置换、硅粉颗粒表面吸附氧脱除和温度保持等预处理过程,预处理后的硅粉经分散团聚后以悬浮输送方式在高温反应塔中进行硅氮反应生成氮化硅粉体,反应后通过快速冷却获得非晶和微晶氮化硅粉体。该方法解决了现有常压合成生产氮化硅粉体方法存在的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229171.1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21/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常压下连续合成非晶/微晶氮化硅粉体的方法及装置,属于超细氮化硅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原料硅粉在硅粉预处理装置中完成高纯氮气空气置换、硅粉颗粒表面吸附氧脱除和温度保持等预处理过程,预处理后的硅粉经分散团聚后以悬浮输送方式在高温反应塔中进行硅氮反应生成氮化硅粉体,反应后通过快速冷却获得非晶和微晶氮化硅粉体。该方法解决了现有常压合成生产氮化硅粉体方法存在的生产周期长、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5182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53081.5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物气循环煅烧石灰石与二氧化碳资源化回收工艺,属于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工艺中石灰煅烧竖窑排放的CO2净化后首先通入竖窑下部冷却段,利用高温石灰产品余热进行初步加热,随后通过蓄热式加热炉加热至1200℃;加热后的高温CO2作为热载体通入竖窑中部煅烧段,为石灰石煅烧过程供热;煅烧完成后,作为热载体的CO2和新分解产生的CO2一同进入竖窑上部预热段,对未反应的石灰石进行预热;而后从预热段顶部侧面排出,进行下一次循环。该工艺巧妙,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类石灰石煅烧过程,解决了石灰生产过程CO2排放严重、煅烧质量差等问题,并实现了石灰石分解过程CO2的全资源化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996686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02486.7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床变温吸附气体净化系统及工艺,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吸附床,每个吸附床均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原料管线和排气管线连接吸附床的进料端,集气管线连接吸附床的出料端,加热管线连接吸附床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加热管线上设置加热器。原料气通过原料管线进入每一个吸附床,每个吸附床均重复执行吸附步骤、加热步骤、预冷步骤和冷却步骤的循环。本发明可减小变温吸附气体净化系统的余热排放并提高其产品气回收率,在空气干燥和天然气处理等工业场合具有重大节能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22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45463.9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联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低品位热源发电的复合热力循环系统,尤其是用于温度低于100℃的变温热源。该复合热力循环系统包括吸收式热泵循环子系统和动力循环子系统。所述吸收式热泵循环子系统包括吸收器、发生器和冷凝器;所述动力循环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冷凝器、冷凝工质管道、冷凝工质增压泵、第一冷凝工质预热器、所述吸收换热器、新蒸汽导入管道、蒸汽动力装置、排汽导出管道、排汽加热器、排汽导入管道和所述吸收器。本发明有机结合了吸收式热泵循环和水蒸汽动力循环,使水蒸汽动力循环中的蒸汽轮机或者螺杆膨胀机能够在正压下工作,提高了低温热源发电的效率、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维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52777.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双介质换热装置、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双介质换热装置包括多块换热板,换热板包括第一凹设部和第二凹设部,第一凹设部和第二凹设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多块换热板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多块换热板之间形成冷却液输送通道和海水输送通道,实现海水与冷却液之间的换热;由于第一凹设部的凹陷深度大于第二凹设部的凹陷深度,第一凹设部朝第二凹设部所在的方向凹陷会形成流通截面较小的冷却液输送通道,能够强化流体扰动从而强化传热效果;第二凹设部朝第一凹设部所在的方向凹陷会形成流通截面较大的海水输送通道,能够保证海水的输送效果,防止海水堵塞,还能增大海水通量,降低海水进出口温差,减小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733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2319.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番茄红素高保留率的番茄干燥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过程:S1、番茄预处理:选择新鲜的番茄作为原料,清洗后切片;S2、高温干燥:将S1得到的番茄切片平铺置于料盘,进行高温薄层热风干燥,直至临界含水量;S3、低温干燥:将S2得到的高温干燥后的番茄片堆积于干燥设备中,采用低温厚层热风干燥,直至干燥完全。上述过程中,先采用高温将番茄快速干燥至临界含水量,再采用低温厚层干燥,获得高品质干燥产品。临界含水量通过实验测定,为番茄干燥过程番茄红素随含湿量非线性变化的转变点。采用该干燥工艺,可实现较高的番茄红素保留率,同时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干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56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010957864.8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无霜化装置及运行方法,属于空气源热泵无霜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干燥腔、再生腔、隔板、吸附床和室外机,干燥腔和再生腔通过隔板分开,隔板中间开有多个通道,吸附床通过驱动装置能够穿过相应的通道在干燥腔和再生腔之间移动,室外机置于干燥腔内,干燥腔左侧设置进风口,右侧设置出风口,再生腔左侧设置出风口,右侧设置进风口,再生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门,风机置于两个进风口处,再生腔在风机之后设置发热元件。该装置处于除湿状态时,至少有一个吸附床位于干燥腔内;处于非除湿状态时,所有吸附床均位于再生腔内。本发明可实现空气源热泵的无霜化运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238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188639.2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分装置的节能加热装置及方法,属于空气分离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压缩机、换热器、膨胀机、蓄热器和电加热器,压缩机的进气口与空分装置的污氮管道相连,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换热器的热侧进气口相连,换热器的热侧排气口与膨胀机的进气口相连,换热器的冷侧进气口与空分装置的污氮管道相连,换热器的冷侧排气口与空分装置的纯化器相连,蓄热器的热端接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及空分装置的纯化器相连,蓄热器的冷端接口与膨胀机的进气口及空分装置的污氮管道相连,膨胀机的排气口与空分装置的氮水预冷器相连,本发明可节约空分装置的纯化器的再生加热电耗,在冶金、能源和化工等行业的空气分离场合具有重要节能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