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1416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565132.8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肢畸形矫正术后康复的人工心理辅导装置,能够辅助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所述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主控制器模块、行为交互模块及语音交互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面部表情图像,并将采集的所述面部表情图像上传至所述主控制器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用于依据接收到的所述面部表情图像,确定所述患者当前的情感状态,若所述患者当前的情感状态与期望的情感状态不一致,则依据所述患者当前的情感状态,控制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和所述行为交互模块分别与所述患者进行行为交互和语音交互,直到患者的情感状态达到期望的情感状态。本发明适用于智能化服务机器人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0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6398.9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 , H01M10/0525 , H01M2300/0065 , H01M2300/0091
Abstract: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全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该有机无机复合全固态电解质以无机快锂离子导体构成高度有序三维连接网络骨架,聚合物高分子与锂盐填充于三维连接网络。制备得到了柔性的可控三维连接网络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全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表现出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窗口、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对金属锂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电解质膜组装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界面阻抗低,界面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420758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27431.6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认知无线电中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的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信号的感知和处理,以及对信号源身份的识别。包括对频谱感知过程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对混合信号中信源的数目进行估计、采用Capon波束形成器重构各个信号,将不同电台的信号分离、将各电台的信号进行聚焦分离瞬态信号和调制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瞬态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实现对信号源身份的识别等步骤。本发明提出的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的方法实现了对信号源身份的有效识别,能够有效地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而且其适用范围较广,不改变现有主用户网络的工作模式,符合FCC对认知网络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141899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510487914.X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的交互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老年用户与智能家庭环境的可信交互。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老年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判断所述控制指令的类型,若所述控制指令是养老服务机器人动作控制指令,则直接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动作;若所述控制指令是家庭设备控制指令,则对所述家庭设备控制指令进行加密处理后发送出去。本发明适用于机器人通信安全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08525.5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及柔性锂电池、固态锂电池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快锂离子导体的前驱体溶液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均匀,得到表面包覆无机快锂离子导体的复合正极材料,将复合正极经热处理后,得到无机快锂离子导体包覆复合正极材料;无机快锂离子导体为高电导率的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Li5+xNxLa3‑xM2O12(0≤X≤2,M=Nb、Ta、Sb、Bi,N=Ca、Ba、Sr、Ge)及其改性化合物Li7+x(La2‑xMx)B2O12(0≤X≤2,M=Ca、Ba、Sr、Ge;B=Zr、Hf、Sn);Li7‑xLa3Zr2‑xTaxO12(0≤X≤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M2O4,M=Ni和/或Mn;和/或具有层状结构的LiMO2,M=Ni、Co、Mn、Al中至少一种;和/或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0.1
-
公开(公告)号:CN10350723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494939.3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侧斜面零件的注射成形模具,由动模板和定模板两部分组成,动模板包括:模腔、定位压紧块、滑块、斜孔、滑轨、定位槽和固定螺钉。定位压紧块固定在模腔中,定位压紧块之间形成滑轨,滑轨底部预制滑槽。滑块安装在滑槽中,能够沿径向自由滑动。滑块中开设斜孔,斜导柱能够穿行于斜孔中。定模板由一端固定的斜导柱和凸台组成。动模板和定模板合模后,凸台与滑块尾端的凹槽吻合,对滑块进行压紧和定位。同时,斜导柱插入斜孔中,利用斜导柱的顶推带动滑块由外向内滑动。注射结束后,斜导柱抽离斜孔,带动滑块由内向外弹开,实现侧向抽芯。本发明能够实现带多个侧斜面零件的近终成形、稳定性高、同步性好,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588621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10087652.2
申请日:2009-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跳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风险评估的随机路由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机会的可靠度的分析,对节点的频谱机会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在AODV方法上进行改进,将路由选择与频谱机会即信道的可用信息相结合进行路由方法的设计。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风险评估的多跳认知网络随机路由方法,实现了路由与频谱管理的跨层合作,通过风险指数这一参数选路,实现了切换延时和对主用户干扰之间的平衡,减小了频谱切换带来的延迟,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增强了认知无线电路由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20758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810227431.6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认知无线电中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的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信号的感知和处理,以及对信号源身份的识别。包括对频谱感知过程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对混合信号中信源的数目进行估计、采用Capon波束形成器重构各个信号,将不同电台的信号分离、将各电台的信号进行聚焦分离瞬态信号和调制信号、利用小波变换对瞬态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实现对信号源身份的识别等步骤。本发明提出的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的方法实现了对信号源身份的有效识别,能够有效地对抗模仿主用户攻击,而且其适用范围较广,不改变现有主用户网络的工作模式,符合FCC对认知网络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1696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30388.2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2/14 , H01M2/16 , B82Y30/0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45 , B82Y30/00 , H01M2/161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镧锆氧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应用。利用喷气气流与推进装置对锂镧锆氧的前驱体溶液进行成丝,对收集到的锂镧锆氧纤维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后得到锂镧锆氧纳米纤维。通过调控气流纺丝过程的工艺参数与热处理温度,分别得到超细锂镧锆氧纳米粉体或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锂镧锆氧纳米纤维膜。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商业化生产。锂镧锆氧纤维膜与聚合物的复合薄膜提供连续的锂离子通道,可提供更高离子电导率。锂镧锆氧纳米纤维粉体用于复合陶瓷隔膜或复合电解质,可避免对隔膜孔洞的阻塞、提供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利用锂镧锆氧纳米纤维膜或粉体制备的固态电池或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稳定、倍率性能高、界面阻抗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14189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87914.X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养老服务机器人的交互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老年用户与智能家庭环境的可信交互。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老年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判断所述控制指令的类型,若所述控制指令是养老服务机器人动作控制指令,则直接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动作;若所述控制指令是家庭设备控制指令,则对所述家庭设备控制指令进行加密处理后发送出去。本发明适用于机器人通信安全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