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389730.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硅系和锰系等弱脱氧剂代替铝系强脱氧剂,配合精炼渣扩散脱氧和RH真空脱氧,通过各工序之间的生产参数调整及窄成分衔接,精确控制转炉、LF精炼、RH精炼过程的成分含量,匹配LF精炼造渣工艺,可以在较短的精炼周期内达到目标成分要求,实现轴承钢化学成分满足设计要求,残余元素Al≤0.0010%,Ti≤0.0010%,O、N和S分别≤0.0010%、≤0.0025%和≤0.0050%,夹杂物数量和形态处于可控水平,B类夹杂物≤0.5级,无D类和Ds类夹杂物,延长钢材疲劳寿命,增强小方坯连铸过程可浇性,并且冶炼周期短,操作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89730.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硅系和锰系等弱脱氧剂代替铝系强脱氧剂,配合精炼渣扩散脱氧和RH真空脱氧,通过各工序之间的生产参数调整及窄成分衔接,精确控制转炉、LF精炼、RH精炼过程的成分含量,匹配LF精炼造渣工艺,可以在较短的精炼周期内达到目标成分要求,实现轴承钢化学成分满足设计要求,残余元素Al≤0.0010%,Ti≤0.0010%,O、N和S分别≤0.0010%、≤0.0025%和≤0.0050%,夹杂物数量和形态处于可控水平,B类夹杂物≤0.5级,无D类和Ds类夹杂物,延长钢材疲劳寿命,增强小方坯连铸过程可浇性,并且冶炼周期短,操作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26785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24366.5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 C22C33/04 , C21C5/005 , C21C7/0087 , C21C7/068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熔炼炉渣中铬元素的不锈钢冶炼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回收电炉氧化渣中的铬,提高钢渣的利用效果。本方法在电炉工艺中不再进行预还原操作并增加电炉下渣量,在VOD精炼过程中通过高真空条件下使用电炉炉渣对不锈钢钢液进行脱碳,利用电炉炉渣中高含量的Fe2O3、Cr2O3等氧化物实现脱碳及还原炉渣的目的。在VOD冶炼时,脱碳阶段采用电炉炉渣作为脱碳氧源,电炉炉渣中的铬、镍氧化物在经过脱碳和脱氧剂反应后将还原进入钢中,减少VOD工序中补加铬铁的用量,并还原回收炉渣中的铬、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267850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710424366.5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熔炼炉渣中铬元素的不锈钢冶炼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回收电炉氧化渣中的铬,提高钢渣的利用效果。本方法在电炉工艺中不再进行预还原操作并增加电炉下渣量,在VOD精炼过程中通过高真空条件下使用电炉炉渣对不锈钢钢液进行脱碳,利用电炉炉渣中高含量的Fe2O3、Cr2O3等氧化物实现脱碳及还原炉渣的目的。在VOD冶炼时,脱碳阶段采用电炉炉渣作为脱碳氧源,电炉炉渣中的铬、镍氧化物在经过脱碳和脱氧剂反应后将还原进入钢中,减少VOD工序中补加铬铁的用量,并还原回收炉渣中的铬、镍资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