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96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43155.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3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计用玻璃毛细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温度计用玻璃毛细管包括玻璃毛细管以及涂覆于所述玻璃毛细管内壁的疏水性涂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洁玻璃毛细管;纳米SiO2改性:将SiO2纳米颗粒和脱水甲苯混合,加入十二烷基三氯硅烷,回流反应;冷却后过滤,得到SiO2颗粒;干燥,研磨,得到改性疏水纳米SiO2颗粒;疏水性涂层溶液的制备:将改性疏水纳米SiO2颗粒加入甲苯溶液中溶解,再加入氟硅树脂,得到疏水性涂层溶液;使玻璃毛细管内充满所述疏水性涂层溶液;烘干,得到内壁涂覆有疏水性涂层的玻璃毛细管。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玻璃毛细管管内壁具有极低的表面能,与Ga‑In‑Sn液态合金存在较大的表面能差,使Ga‑In‑Sn液态合金可顺畅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9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7955.5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8L83/04 , C08L83/07 , C08K7/26 , C08K5/14 , C08K7/18 , C08K3/34 , C08K7/00 , C08K9/06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吸波导热的硅橡胶复合垫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橡胶基体100份,磁性吸波剂200‑1000份、片状导热填料30‑200份、补强剂5‑30份、羟基硅油0.5‑7份和硫化剂0.5‑2份,通过在硅橡胶基体中混入磁性吸波剂和片状导热填料,使本发明的硅橡胶复合垫片兼具高效的吸波性能以及优良的导热能力,对于1~18GHz电磁波的吸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反射损耗≤‑3dB),热导率≥2W/(m·K);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发蓝处理的吸波剂、片状导热填料与硅橡胶基体充分混合,制成混炼胶,利用开炼机或压延机的机械剪切力效应使片状导热填料在基体中产生层状填料的定向排列,最后沿垂直于胶卷料轴线方向将其切片,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连续化、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40552.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各向同性的石墨球‑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导热各向同性的石墨球‑铜基复合材料由纯铜粉末、石墨球颗粒组成,其中纯铜粉末所占体积分数为10~50%,粒径为50μm,石墨球颗粒所占体积分数为50~90%,石墨球颗粒粒径为33μm,且所述石墨球颗粒采用盐浴镀进行表面改性,并与纯铜粉末在机械混合后经过放电等离子活化烧结进行成品制备,所生产的复合材料具有近似各向同性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的优异性能,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靠,热导率各向同性度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88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5853.2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4B35/81 , C04B38/06 , C04B38/02 , C04B35/14 , C04B35/195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收缩率多孔陶瓷,包括骨架材料A6‑12份,骨架材料B48‑54份,第一造孔剂15‑24份,第二造孔剂15‑24份,粘结剂1‑2份。其中,所述第一造孔剂为石墨、碳粉、稻壳灰、木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造孔剂为淀粉、酵母粉、蔗糖、小麦粉、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珠中的至少一种,另外还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收缩率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多孔陶瓷,同时加入第一造孔剂和第二造孔剂两种造孔剂,拓宽了烧结过程中造孔剂燃烧释放气体的温度区间,降低了多孔陶瓷的收缩率,得到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抗弯折强度的多孔陶瓷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951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601591.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的不锈钢致密零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机械干混法或溶剂沉淀法制备热塑性聚合物和不锈钢混合后的复合粉末;然后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成形该复合粉末形成预成形坯;最后在真空或气氛保护下进行烧结脱脂和二次烧结的得到不锈钢致密零部件。该工艺制备过程简单,且通过机械干混法或溶剂沉淀法制备的复合粉末混合的均匀,在经过激光烧结烧结过程及后续的脱脂和二次烧结后,使得所制备零件的孔隙变小,致密度提高,进而保证了零件的抗拉强度、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因此能够批量快速制备复杂形状的致密不锈钢零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740552.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各向同性的石墨球‑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导热各向同性的石墨球‑铜基复合材料由纯铜粉末、石墨球颗粒组成,其中纯铜粉末所占体积分数为10~50%,粒径为50μm,石墨球颗粒所占体积分数为50~90%,石墨球颗粒粒径为33μm,且所述石墨球颗粒采用盐浴镀进行表面改性,并与纯铜粉末在机械混合后经过放电等离子活化烧结进行成品制备,所生产的复合材料具有近似各向同性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的优异性能,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靠,热导率各向同性度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46700.2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改性钛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低氧氢化脱氢钛粉85.0%~94.0%、铝钒合金粉5.0%~12.0%、钛锡合金粉0.1%~1.5%、以及铝‑稀土合金粉0.1%~1.5%。上述稀土改性钛合金通过合金的方式引入了稀土元素和锡元素,利用稀土元素的高活性能够净化钛合金基体中的杂质元素(C、O、S)等,同时提高形核率,细化钛合金晶粒,改善钛合金性能,锡元素具有低熔点能够有效降低钛合金烧结温度,进一步提高钛合金材料的致密度,再结合以合理的元素配比调控,能够进一步降低钛合金的加工难度和生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9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37959.3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导热性的柔性硅橡胶基片,仅由低粘度的加成型液态硅橡胶和导热填料组成,导热填料由单一粒径或一种以上粒径混合的球形氧化铝组成,并通过添加增稠剂解决导热填料低载量时的基片分层问题,涉及的组分极少,本发明的柔性硅橡胶基片复合粘度较低的加成型液态硅橡胶及球形氧化铝,搅拌位阻小,球形氧化铝分散均匀,成品具有高表面质量和均一的导热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柔性硅橡胶基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凝胶流延工艺结合低粘度硅橡胶与球形氧化铝,制备了薄且性能均一、各向同性的柔性硅橡胶基片,具有设备简单、可进行高效地连续性生产的优点,制成的柔性硅橡胶基片缺陷小,性能均一,可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537955.5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8L83/04 , C08L83/07 , C08K7/26 , C08K5/14 , C08K7/18 , C08K3/34 , C08K7/00 , C08K9/06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吸波导热的硅橡胶复合垫片,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橡胶基体100份,磁性吸波剂200‑1000份、片状导热填料30‑200份、补强剂5‑30份、羟基硅油0.5‑7份和硫化剂0.5‑2份,通过在硅橡胶基体中混入磁性吸波剂和片状导热填料,使本发明的硅橡胶复合垫片兼具高效的吸波性能以及优良的导热能力,对于1~18GHz电磁波的吸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反射损耗≤‑3dB),热导率≥2W/(m·K);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发蓝处理的吸波剂、片状导热填料与硅橡胶基体充分混合,制成混炼胶,利用开炼机或压延机的机械剪切力效应使片状导热填料在基体中产生层状填料的定向排列,最后沿垂直于胶卷料轴线方向将其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1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1591.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的不锈钢致密零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机械干混法或溶剂沉淀法制备热塑性聚合物和不锈钢混合后的复合粉末;然后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成形该复合粉末形成预成形坯;最后在真空或气氛保护下进行烧结脱脂和二次烧结的得到不锈钢致密零部件。该工艺制备过程简单,且通过机械干混法或溶剂沉淀法制备的复合粉末混合的均匀,在经过激光烧结烧结过程及后续的脱脂和二次烧结后,使得所制备零件的孔隙变小,致密度提高,进而保证了零件的抗拉强度、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因此能够批量快速制备复杂形状的致密不锈钢零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