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9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40511.7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航天器中大功率射频设备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大功率射频设备的频率以及与其他射频设备的线性组合频率是否落入接收设备的频宽内;b.建立各天线与航天器之间的耦合方程,得出天线之间的隔离度;c.计算出到达射频接收设备处的信号强度;d.计算出大功率射频设备与各射频接收设备间的安全裕度;e.建立电场强度辐射分布的仿真模型;f.建立大功率射频设备天线与航天器间的电磁场方程;g.得出大功率射频设备的电场强度分布图,分别判断大功率射频设备的电场对航天器舱外设备和舱内人员的影响。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仿真分析来反映出大功率射频设备的电磁场对航天器设备及航天员的真实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41915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0146690.X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与载具间的指令传输方法,基于指令传输系统实现,所述指令传输系统包括机械触发子系统和电气触发子系统,包括:S1.触发所述机械触发子系统中的第一指令,并分别发送至载具和电气触发子系统;S2.所述电气触发子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指令,触发所述电气触发子系统中的第二指令并发送至航天器中的分系统。采用机械触发子系统和电气触发子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航天器和载具在上升飞行阶段正常或者逃逸时的高可靠指令传输。本发明采用双通道、多触点、多指令中枢的冗余设计,杜绝了指令传输的误发、漏发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72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7355.1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IPC: H04L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对接飞行任务的系统测试方法,包括:S1.搭建用于测试航天器对接飞行任务的测试系统,并将所述测试系统调整至真实飞行任务状态;S2.根据测试项目对所述测试系统进行测试。通过航天员系统、载人航天器系统、目标航天器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真实搭载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中的各种设备,能够实现对航天员系统、载人航天器系统、目标航天器系统、测控通信系统之间的接口按照真实的在轨飞行任务进行验证,提高了对接飞行任务过程中各种系统测试的有效性,进一步保证了实际交会对接飞行任务成功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72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147355.1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IPC: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对接飞行任务的系统测试方法,包括:S1.搭建用于测试航天器对接飞行任务的测试系统,并将所述测试系统调整至真实飞行任务状态;S2.根据测试项目对所述测试系统进行测试。通过航天员系统、载人航天器系统、目标航天器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真实搭载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中的各种设备,能够实现对航天员系统、载人航天器系统、目标航天器系统、测控通信系统之间的接口按照真实的在轨飞行任务进行验证,提高了对接飞行任务过程中各种系统测试的有效性,进一步保证了实际交会对接飞行任务成功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89936.2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IPC: H04B7/185 , H04B17/391 ,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异地分布的航天器的系统间远程联试方法,联试方法包括:静态接口测试和动态模拟飞行测试;联试方法包括步骤:a.将分别位于两地的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测试网络互联互通,使用统一时统;b.为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分别配置空空转发设备,将两地的空空射频数据通过以太网互通;c.为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分别配置对接总线转发设备,将两地的总线数据通过以太网互通;d.将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轨道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两地的航天器的通道模拟源设备;e.仿真模拟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姿态驱动和轨道驱动;f.驱动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执行对接和分离。本发明的联试方法可实现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在异地进行系统间联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41915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6690.X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与载具间的指令传输方法,基于指令传输系统实现,所述指令传输系统包括机械触发子系统和电气触发子系统,包括:S1.触发所述机械触发子系统中的第一指令,并分别发送至载具和电气触发子系统;S2.所述电气触发子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指令,触发所述电气触发子系统中的第二指令并发送至航天器中的分系统。采用机械触发子系统和电气触发子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航天器和载具在上升飞行阶段正常或者逃逸时的高可靠指令传输。本发明采用双通道、多触点、多指令中枢的冗余设计,杜绝了指令传输的误发、漏发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809286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13098.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期性总线消息均衡分配方法,所述周期性总线消息均衡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周期性总线消息的传输延时要求设计多个总线消息的传输周期;以及S2,使用排序累加法在多个基本控制周期内分配所述多个总线消息,使得所述多个总线消息在所述多个基本控制周期内至少出现一次,并且使得每个基本控制周期内的总线消息长度总和的离散度最小。本发明优化了总线消息均衡分配的结果,提高了分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0086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8871.6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IPC: G05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主管理的航天器信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采用地面与航天器联合工作模式执行自主任务管理,包括5个硬子系统:任务、控推管理、环热管理、能源管理和载荷管理子系统,其中,任务子系统用于对航天器执行任务分析、任务规划和任务评估,同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控推管理、环热管理、能源管理和载荷管理子系统用于任务执行并反馈任务执行的结果.因此,本发明为长时间、超远距离航天器以及有隐藏性、高实时性需求的航天器信息系统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也减少了航天员参与或人工控制,有效降低了任务成本,也为后续航天器间的自主或半自主的编队协同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889936.2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IPC: H04B7/185 , H04B17/391 , H04L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异地分布的航天器的系统间远程联试方法,联试方法包括:静态接口测试和动态模拟飞行测试;联试方法包括步骤:a.将分别位于两地的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测试网络互联互通,使用统一时统;b.为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分别配置空空转发设备,将两地的空空射频数据通过以太网互通;c.为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分别配置对接总线转发设备,将两地的总线数据通过以太网互通;d.将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轨道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至两地的航天器的通道模拟源设备;e.仿真模拟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姿态驱动和轨道驱动;f.驱动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执行对接和分离。本发明的联试方法可实现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在异地进行系统间联试。
-
公开(公告)号:CN111079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911340511.7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人航天器中大功率射频设备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大功率射频设备的频率以及与其他射频设备的线性组合频率是否落入接收设备的频宽内;b.建立各天线与航天器之间的耦合方程,得出天线之间的隔离度;c.计算出到达射频接收设备处的信号强度;d.计算出大功率射频设备与各射频接收设备间的安全裕度;e.建立电场强度辐射分布的仿真模型;f.建立大功率射频设备天线与航天器间的电磁场方程;g.得出大功率射频设备的电场强度分布图,分别判断大功率射频设备的电场对航天器舱外设备和舱内人员的影响。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仿真分析来反映出大功率射频设备的电磁场对航天器设备及航天员的真实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