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762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97734.4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9/00
Abstract: 一种三余度液压伺服机构的故障模拟箱,包括主控模块、反馈电位计断路模块、反馈电位计短路模块、伺服阀线圈开路及功放饱和故障模块,其中,主控模块控制故障模块实现伺服控制器电源故障、反馈电位计断路模块实现反馈电位计断路故障、反馈电位计短路模块实现反馈电位计短路故障、伺服阀线圈开路及功放饱和故障模块实现伺服阀线圈开路及功放饱和故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故障模拟技术功能分散的问题,具有功能齐全、设备集成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另外,本发明通过在故障模拟箱中设计保护电路,在对伺服机构工作状态模拟及测试的同时,保护了被测对伺服机构,延长了伺服机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53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903544.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适应发动机变推力工况的伺服机构液动机能源匹配方法,步骤一,获取伺服机构持续摆动速度ω、伺服机构摇摆力臂R、伺服机构能源参数和结构参数;步骤二,根据步骤一获取的伺服机构持续摆动速度ω、伺服机构摇摆力臂R、伺服机构能源参数和结构参数,设计并选定液压泵的排量V′p;步骤三,考虑液动机输出功率和液压泵输入功率的功率平衡关系,设计并选定液动机的排量V′m;步骤四,根据选定的液压泵排量V′p和液动机排量V′m,对引流煤油压力变化下的液动机恒速功能进行验证,完成匹配。本发明可根据引流煤油压力的变化范围,快速确定液压泵、液动机排量的合理比值,实现引流能源功率与液压能源功率匹配,并通过液动机进油口处的恒速阀保持动力组件转速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2243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833841.X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9/00
Abstract: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针对伺服机构的热平衡计算,现有方法是将伺服系统看成一个温度整体,假定能源功率全部转化为发热,被油液和结构通过热容吸收并转化为温升。然而,伺服系统组成零部件多、各零部件温度差异大、工作和发热机理复杂,这种方法难以较精确地模拟其热特性。本发明将伺服系统分解为涡轮、切线泵、换热器和溢流阀等主要元器件,将各元器件分成流动节点与外壁节点,计算各个部分的热量,通过热容‑热阻(R‑C)理论建立伺服系统的热模型,热量随着液压油在伺服系统中循环流动,各节点热量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伺服系统的热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525762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697734.4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9/00
Abstract: 一种三余度液压伺服机构的故障模拟箱,包括主控模块、反馈电位计断路模块、反馈电位计短路模块、伺服阀线圈开路及功放饱和故障模块,其中,主控模块控制故障模块实现伺服控制器电源故障、反馈电位计断路模块实现反馈电位计断路故障、反馈电位计短路模块实现反馈电位计短路故障、伺服阀线圈开路及功放饱和故障模块实现伺服阀线圈开路及功放饱和故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故障模拟技术功能分散的问题,具有功能齐全、设备集成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另外,本发明通过在故障模拟箱中设计保护电路,在对伺服机构工作状态模拟及测试的同时,保护了被测对伺服机构,延长了伺服机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81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95091.9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G01R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3/02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推力矢量控制摇摆发动机谐振频率测试系统,伺服机构为内置位移传感器且一端可伸缩的机构,伺服机构一端固定,可伸缩的一端固连在发动机喷管上;地面能源为伺服机构提供动力;发动机喷管上端通过摇摆轴连接;角位移传感器一端安装在发动机机架上,一端可伸缩且固定连接在发动机喷管上;测试仪发出指令控制伺服机构伸缩,伺服机构推动发动机喷管绕摇摆轴往复摇摆,角位移传感器敏感发动机喷管角度变化,并将敏感的角度信号输出至测试仪;伺服机构内置的位移传感器将伺服机构直线运动的线位移信号输出给测试仪;测试仪根据接收的角度信号和线位移信号进行比较并做减法处理,得到发动机的谐振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926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79823.8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3 , G05B23/0216
Abstract: 一种通用伺服系统性能测试平台,包括常规测试子系统、特殊测试子系统以及数据处理子系统。常规测试子系统完成总成测试、单元测试等常规的伺服系统测试,特殊测试子系统完成有特殊要求的伺服系统热试车等长程测试,常规测试子系统和特殊测试子系统将平台的测试参数信息和测试后得到的测试数据转化为数据处理配置文件包输出给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对接收的数据处理配置文件包进行解析,得到待测试特性参数和特性曲线,并对待测试特性参数进行判读,从而判断伺服系统是否合格。本发明的测试平台能够实现伺服系统的各类测试,且数据格式一致,极大地简化了测试流程,提高了测试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243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33841.X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5B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9/007
Abstract: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针对伺服机构的热平衡计算,现有方法是将伺服系统看成一个温度整体,假定能源功率全部转化为发热,被油液和结构通过热容吸收并转化为温升。然而,伺服系统组成零部件多、各零部件温度差异大、工作和发热机理复杂,这种方法难以较精确地模拟其热特性。本发明将伺服系统分解为涡轮、切线泵、换热器和溢流阀等主要元器件,将各元器件分成流动节点与外壁节点,计算各个部分的热量,通过热容-热阻(R-C)理论建立伺服系统的热模型,热量随着液压油在伺服系统中循环流动,各节点热量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伺服系统的热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2664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1378753.8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F15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气动机驱动的伺服机构能源回路建模方法,步骤包括:S1、设置气动机驱动的伺服机构物理元件数学模型及参数;S2、建立气动机驱动的伺服机构能源回路仿真模型:氢气进入气动机做功,产生转矩,驱动气动机带动同轴的液压泵旋转,产生液压能源压力和流量,并充入蓄压器中,直至蓄压器从初始压力逐步升高达到稳定的液压泵出口压力,完成系统建压过程;S3、设置输入气动机进气压力参数,将输入参数导入气动机驱动的电液伺服机构能源仿真模型中,输出蓄压器压力、气动机转速的仿真结果。本发明输入信号为氢气压力和流量,输出信号为伺服机构能源压力曲线,采用该种仿真建模方法,可快速搭建与实际较为接近的能源仿真模型,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5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03544.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适应发动机变推力工况的伺服机构液动机能源匹配方法,步骤一,获取伺服机构持续摆动速度ω、伺服机构摇摆力臂R、伺服机构能源参数和结构参数;步骤二,根据步骤一获取的伺服机构持续摆动速度ω、伺服机构摇摆力臂R、伺服机构能源参数和结构参数,设计并选定液压泵的排量V′p;步骤三,考虑液动机输出功率和液压泵输入功率的功率平衡关系,设计并选定液动机的排量V′m;步骤四,根据选定的液压泵排量V′p和液动机排量V′m,对引流煤油压力变化下的液动机恒速功能进行验证,完成匹配。本发明可根据引流煤油压力的变化范围,快速确定液压泵、液动机排量的合理比值,实现引流能源功率与液压能源功率匹配,并通过液动机进油口处的恒速阀保持动力组件转速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22654.1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模块化设计的三余度电静压伺服机构,包括从左至右同轴依次串联的作动器模块、余度管理模块和三余度伺服电机泵模块,三余度伺服电机泵模块与余度管理模块端面通过螺柱和螺母连接;余度管理模块和作动器模块端面通过螺钉连接。余度管理模块右侧与三余度伺服电机泵模块的六个控制油口连接,左侧通过两个主控制油口与作动器模块的两个控制腔连接,通过内部油路设计,将三余度伺服电机泵模块的六个控制油路均分为两组,每组与余度管理模块的一个主控制油路连通,实现流量综合。本发明实现了伺服机构结构高度集成、紧凑,满足运载火箭紧凑空间下的安装需求,且实现了三余度设计,满足伺服机构高可靠的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