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6263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231820.4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加热和屏蔽功能的玻璃,包括:导电铜箔、室外钢化玻璃、ITO屏蔽膜、PVB中间膜、汇流条、丝印银浆、加热膜、室内钢化玻璃、丝印黑边、引出线和温度传感器;其中,导电铜箔包设于室外钢化玻璃;室外钢化玻璃的一表面通过ITO屏蔽膜与PVB中间膜的一表面相连接;PVB中间膜的另一表面通过加热膜与室内钢化玻璃的一表面相连接;丝印银浆的一表面与加热膜相连接,丝印银浆的另一表面与汇流条相连接;丝印黑边涂设于室外钢化玻璃的内表面的周边;引出线的一端与汇流条相连接,另一端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ITO屏蔽膜与PVB中间膜之间。本发明可使驾驶室具备一定的抗电磁脉冲能力、自加热除霜除雾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31819.1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赵长冠 , 李玉根 , 高炬 , 李洪彪 , 吴骅 , 单红波 , 王忠 , 李慧 , 胡文俊 , 刘懿敏 , 赵焱明 , 胡习明 , 赵民 , 江思荣 , 王旭 , 赵敬民 , 杨必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驾驶室,包括:左侧驾驶室、分体驾驶室连接件、右侧驾驶室、行车监视装置和电器箱;其中,所述左侧驾驶室通过所述分体驾驶室连接件与所述右侧驾驶室相连接;所述行车监视装置设置于所述右侧驾驶室上;所述电器箱设置于所述左侧驾驶室上。本发明满足整车对底盘操纵、指挥控制系统、测发控系统和车控系统高集成要求;分体式驾驶室有利于降低质心,提升整车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017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231819.1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赵长冠 , 李玉根 , 高炬 , 李洪彪 , 吴骅 , 单红波 , 王忠 , 李慧 , 胡文俊 , 刘懿敏 , 赵焱明 , 胡习明 , 赵民 , 江思荣 , 王旭 , 赵敬民 , 杨必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驾驶室,包括:左侧驾驶室、分体驾驶室连接件、右侧驾驶室、行车监视装置和电器箱;其中,所述左侧驾驶室通过所述分体驾驶室连接件与所述右侧驾驶室相连接;所述行车监视装置设置于所述右侧驾驶室上;所述电器箱设置于所述左侧驾驶室上。本发明满足整车对底盘操纵、指挥控制系统、测发控系统和车控系统高集成要求;分体式驾驶室有利于降低质心,提升整车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6263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31820.4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加热和屏蔽功能的玻璃,包括:导电铜箔、室外钢化玻璃、ITO屏蔽膜、PVB中间膜、汇流条、丝印银浆、加热膜、室内钢化玻璃、丝印黑边、引出线和温度传感器;其中,导电铜箔包设于室外钢化玻璃;室外钢化玻璃的一表面通过ITO屏蔽膜与PVB中间膜的一表面相连接;PVB中间膜的另一表面通过加热膜与室内钢化玻璃的一表面相连接;丝印银浆的一表面与加热膜相连接,丝印银浆的另一表面与汇流条相连接;丝印黑边涂设于室外钢化玻璃的内表面的周边;引出线的一端与汇流条相连接,另一端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ITO屏蔽膜与PVB中间膜之间。本发明可使驾驶室具备一定的抗电磁脉冲能力、自加热除霜除雾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604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11179839.6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孙雪峰 , 王星来 , 梁晨光 , 宋锐 , 王志有 , 夏国江 , 赵燕 , 宁高利 , 李晓斐 , 金晶 , 陈伟 , 赵锦瑾 , 贾学先 , 宫长辉 , 邓永福 , 张磊 , 任宁 , 王岩 , 陈明 , 韩洁 , 杨伟宏 , 李慧 , 辛海华 , 任凯 , 韩明 , 史磊
IPC: H04B14/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送脉冲编码调制码流和数据的装置以及方法。其中,发送脉冲编码调制码流的方法包括:对脉冲编码调制码流进行中频调制,生成中频调制信号;对中频调制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从而生成射频调制信号;以及发射射频调制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730104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417550.7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9/4401 , G06F11/10 , G06F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自检功能的SoC应用程序引导方法,在运行应用程序前将应用程序从FLASH搬运到SRAM去,并将应用程序的第一行指令地址赋予CPU的PC指针,启动程序运行的一种引导功能模块。本发明所述程序引导方法在搬运应用程序前对应用程序运行的SRAM进行检查,并对应用程序搬运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在应用程序运行前保证运行目标及其运行环境的正确性。本发明通过程序上传的一致性校验、搬运前、后的校验,保证了从源程序到每次运行程序的正确性,保证了运行环境功能完好,一旦程序发生故障,能够快速进行故障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730248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358368.9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12/40 , H04L12/403 , G06F13/42 , H04L12/26 ,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53B总线网络及串行总线网络的跨网状态可靠切换方法,具体为:(1)、1553B总线网络中的Smaster向Sslave发送状态切换命令消息;(2)、Sslave对状态切换命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需要进行状态切换的所有站点;(3)、Sslave向除网络站点Sslave之外串行总线网络中的需要进行状态切换的站点Ui转发切换命令消息,查询状态切换好回复消息;(4)、Sslave根据各站点切换状态和自身状态切换好消息,形成跨网状态切换回复消息发送给Smaster;(5)、Smaster根据跨网状态切换回复消息,判断所有需要切换的站点的状态是否与所发出的状态切换命令相对应,从而判断要求切换的各站点是否均完成状态切换。实现了1553B中任意站点对混合网络中的其他站点的状态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891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10543874.6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寿命筛选的高可靠总线消息传输方法,包括,在总线中的消息的发送端进行N次带校验码的消息发送,消息的接收端当收到M条校验正确的消息后,判定消息有效,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883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37376.7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8 ,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高可靠双冗余集成控制模块,包括互为冗余的主控制模块、从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从控制模块接收外部输入的I/O型控制信号输出命令后,产生相应的有效I/O控制信号,主控制模块、从控制模块产生的两路I/O控制信号进行逻辑“或”运算操作,任意一路I/O控制信号“有效”时,输出“有效”的I/O控制信号;互为冗余的主控制模块、从控制模块的微控制器实时采集对方所输出的I/O型控制信号状态,并根据主、从控制模块相应的I/O型控制信号状态进行故障判读,并将判读结果输出,实时采集所控I/O控制信号执行结果并输出。本发明增加了控制信号发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9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179456.2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带I/O型数字量异步端口SoC的数字量监测方法,采用I/O型数字量状态端口实时记录I/O型数字量状态;采用I/O型数字量异步数据端口实时存储最多N次最近的I/O型数字量状态端口值和变化次数;采用中断响应程序响应I/O型数字量状态端口的变化,分析I/O型数字量异步数据端口所记载的每个I/O型数字量最近nCount次翻转变化情况。本发明采用I/O型数字量变化记录和读取的异步方式,保证高实时性的基础上降低了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提高了I/O型数字量变化的敏感性;采用多次读取反复比对克服了同一端口软硬件异步读写的问题,提高了对输入的I/O型数字量的变化状态进行监测的可靠性和忠实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