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3481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17995.8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85 , G03B21/00 , H04N9/3188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实时光学投影的车辆伪装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的光学隐身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光学投影的车辆伪装装置及方法,针对卫星监测或无人机航拍下的特种车辆伪装,从而达到有效隐身。本发明中的基于实时光学投影的车辆伪装装置包括光学图像采集模块(3)、图像处理模块(4)、光学投影模块(6)和电源(5)。本发明中的使用上述车辆伪装装置的车辆伪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光学图像采集模块(3)采集车辆行进方向的路面及周边环境背景图像,并将其传输到图像处理模块(4);b、图像处理模块将背景图像处理后传输到光学投影模块(6);c、光学投影模块将处理后的图像投影到车厢(2)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95524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13841.3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23/20
Abstract: 一种智能动态目标红外特征变换装置及方法,包括目标和背景环境辐射温度动态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半导体调温模块,所述目标和背景环境辐射温度动态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入端;本发明通过电流调节目标表面温度,实现目标和背景环境红外特征动态融合,通过调节工作电流方向和大小就可调节温度升高和降低,能量调节性较好,耗电量小,且由于半导体热惯性小,温度调节响应时间很短。
-
公开(公告)号:CN10395524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410113841.3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23/20
Abstract: 一种智能动态目标红外特征变换装置及方法,包括目标和背景环境辐射温度动态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半导体调温模块,所述目标和背景环境辐射温度动态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半导体调温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入端;本发明通过电流调节目标表面温度,实现目标和背景环境红外特征动态融合,通过调节工作电流方向和大小就可调节温度升高和降低,能量调节性较好,耗电量小,且由于半导体热惯性小,温度调节响应时间很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069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10360279.4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H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红外、可见光特征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散热模块、隐身防护模块、红外控制模块和可见光控制模块,隐身防护模块包括若干个正三棱柱结构及其驱动机构。红外控制模块采集温度数据,其输出控制信号接至隐身防护模块和散热模块,可见光控制模块采集环境数据,其输出控制信号接至正三棱柱结构的驱动机构。本发明目标红外、可见光特征自适应控制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安装,连续工作时无污染、无振动、无噪音、可靠性高、热惯性小,温度调节响应时间短,满足不同装备、不同部位、不同表面伪装隐身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46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211968.3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角反射器的目标雷达特征变换装置,包括角反射器、用于驱动角反射器做旋转运动的转动装置、用于监测角反射器转动参数的监测装置、用于精确控制和显示角反射器旋转速度和方位的控制模块。本发明基于角反射器的目标雷达特征变换装置,将传统行业成熟的角反射器技术等运用于目标雷达特征变换中,破坏和削弱被保护目标真实雷达回波信号,导致目标无法被识别和跟踪;本发明只需要自由配置角反射器的样式、材料、尺寸、运动参数和布阵方式即可调节雷达散射强度,实现雷达特征的可控可变,能够满足不同战场环境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06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60279.4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H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红外、可见光特征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散热模块、隐身防护模块、红外控制模块和可见光控制模块,隐身防护模块包括若干个正三棱柱结构及其驱动机构。红外控制模块采集温度数据,其输出控制信号接至隐身防护模块和散热模块,可见光控制模块采集环境数据,其输出控制信号接至正三棱柱结构的驱动机构。本发明目标红外、可见光特征自适应控制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安装,连续工作时无污染、无振动、无噪音、可靠性高、热惯性小,温度调节响应时间短,满足不同装备、不同部位、不同表面伪装隐身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462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11968.3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S7/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角反射器的目标雷达特征变换装置,包括角反射器、用于驱动角反射器做旋转运动的转动装置、用于监测角反射器转动参数的监测装置、用于精确控制和显示角反射器旋转速度和方位的控制模块。本发明基于角反射器的目标雷达特征变换装置,将传统行业成熟的角反射器技术等运用于目标雷达特征变换中,破坏和削弱被保护目标真实雷达回波信号,导致目标无法被识别和跟踪;本发明只需要自由配置角反射器的样式、材料、尺寸、运动参数和布阵方式即可调节雷达散射强度,实现雷达特征的可控可变,能够满足不同战场环境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3562740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599356.2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水下电缆连接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基体、压紧螺塞及密封堵头,密封基体中心设有通孔,该通孔包括圆柱状部分和由上到下渐缩的圆锥台状部分,圆柱状部分的通孔壁上设有内螺纹,压紧螺塞外壁设有外螺纹,压紧螺塞的中心设有通孔,密封堵头上端为由上到下渐扩的上圆锥台、下端为由上到下渐缩的下圆锥台,密封堵头上设有供电缆线穿过的通孔,密封堵头由弹性材料制成,压紧螺塞螺接在密封基体的圆柱状部分通孔内壁上,压紧螺塞的通孔靠近密封基体的一端为由上到下渐扩的圆锥台状,所述密封堵头设置于所述密封基体与压紧螺塞之间。本实用新型水下电缆连接密封装置,其适应性强、密封可靠并且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02569.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面成像数据的隐身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伪装隐身效果评估手段存在时效、资源占用和处理成本上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包括:根据几何分辨率转换模型将地基成像系统的地面光学成像转换为空基成像系统或天基成像系统的高空光学成像;根据大气透过率影响模型将高空光学成像转换为高空仿真成像;对高空仿真成像的影像进行特征提取;通过目标影像特征度量观测对象在高空仿真成像的相似度。能够利用地面成像数据形成地面向空基和天基的有效数据外推,形成高空仿真成像数据,对隐身效果评估过程中对高空、甚高空的成像效率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成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1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402569.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面成像数据的隐身效果评估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伪装隐身效果评估手段存在时效、资源占用和处理成本上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包括:根据几何分辨率转换模型将地基成像系统的地面光学成像转换为空基成像系统或天基成像系统的高空光学成像;根据大气透过率影响模型将高空光学成像转换为高空仿真成像;对高空仿真成像的影像进行特征提取;通过目标影像特征度量观测对象在高空仿真成像的相似度。能够利用地面成像数据形成地面向空基和天基的有效数据外推,形成高空仿真成像数据,对隐身效果评估过程中对高空、甚高空的成像效率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成像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