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9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704799.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60 , H01M4/5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锂电池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机锂电池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利用两步合成法合成了三聚氰肼,并以LiCl‑KCl作为反应介质,苝四甲酸二酐作为有机活性小分子,制备获取锂电中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三聚氰肼‑苝四甲酸二酐复合材料(PTTHs),可有效对苝四甲酸二酐中的小分子进行保护,提升使用该三聚氰肼‑苝四甲酸二酐复合材料作为有机锂电池活性材料的有机锂电池的电极循环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109803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10120047.1
申请日:2007-08-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系统组合卫星导航接收机冷启动初始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在近地及深空空间、无导航位置初始估计值的条件下,保证卫星导航接收机冷启动成功。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守时时钟给出参考星站距离的初值估计,并根据伪距观测信息及卫星星历数据,构造参考星站距离与接收机空间位置关系的线性矩阵方程;构造关于两个参考星站距离的非线性方程组,并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各阶系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关于两个参考星站距离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更精确的参考星站距离;利用参考星站距离与接收机的空间位置关系方程获得接收机三维位置坐标及接收机时间系统偏差,实现双系统组合接收机的可靠的冷启动初始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0587640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10226862.0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共轴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的地面操控系统,包括便携式操纵机构、仿有人机操纵机构、操纵模式切换开关、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传输介质、第二传输介质、DGPS设备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操纵反馈单元、监控存储单元、模拟训练单元和遥控发射单元十三个部分。本发明以无人驾驶直升机为遥控目标,飞行操纵手通过手动操纵和模式切换完成不同操纵模式下比例指令和开关指令的注入,然后经后端单元处理形成有效的上行信息发送至遥控发射设备,实现遥控无人驾驶直升机飞行或引导其自主飞行。本系统可应用于不同环境下对无人直升机的操控,模式切换灵活;可提高地面操纵手遥控动作有效性和准确性,缩短训练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0567898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062743.1
申请日:2007-01-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人直升机着陆引导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其应用视觉传感器和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实时获取着陆点地面信息和飞机的瞬时全局运动信息,从而引导无人直升机自主定点着陆。其首先应用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信号,并根据该图像信息搜索着陆航标点所在的小区域;然后在上述小区域内寻找特征点,并对其进行跟踪和匹配;最后若匹配成功,则利用上述跟踪和匹配信息求出无人直升机的全局运动参数,并发出着陆指令。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的优势在于:这种方法计算复杂度低,不依赖于特定的着陆点航标图案,同时有很高的精确度,可以确保着陆引导的成功率和实时性要求,大大降低了成本,并可发挥无人直升机轻巧灵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000243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710062743.1
申请日:2007-01-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人直升机着陆引导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其应用视觉传感器和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实时获取着陆点地面信息和飞机的瞬时全局运动信息,从而引导无人直升机自主定点着陆。其首先应用视觉传感器采集图像信号,并根据该图像信息搜索着陆航标点所在的小区域;然后在上述小区域内寻找特征点,并对其进行跟踪和匹配;最后若匹配成功,则利用上述跟踪和匹配信息求出无人直升机的全局运动参数,并发出着陆指令。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的优势在于:这种方法计算复杂度低,不依赖于特定的着陆点航标图案,同时有很高的精确度,可以确保着陆引导的成功率和实时性要求,大大降低了成本,并可发挥无人直升机轻巧灵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91483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606054.4
申请日:2010-12-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01D45/08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高适应性惯性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分离器的底边3设计为半圆形;(2)翅片2的长度D为元件开口1的宽度W的1.5~3倍;(3)前后两排分离元件间的纵向间距D1为元件宽度W的1~2倍。本发明基于新的分离器设计思路,改变了分离元件的底边形状、增大了翅片2的长度D,加剧了固体颗粒的动能消耗、增加了颗粒在分离元件内部的运动距离,使颗粒返回主流区的数量减少,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对风速的适应性;通过改变分离元件外形1~3、增大分离元件间的纵向间距D1,优化了内部流场结构,降低了分离器的阻力。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分离元件效率低、在气流速度较高时阻力大等缺点,实现了具有高适应性的气固惯性分离器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141946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26862.0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共轴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的地面操控系统,包括便携式操纵机构、仿有人机操纵机构、操纵模式切换开关、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传输介质、第二传输介质、DGPS设备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操纵反馈单元、监控存储单元、模拟训练单元和遥控发射单元十三个部分。本发明以无人驾驶直升机为遥控目标,飞行操纵手通过手动操纵和模式切换完成不同操纵模式下比例指令和开关指令的注入,然后经后端单元处理形成有效的上行信息发送至遥控发射设备,实现遥控无人驾驶直升机飞行或引导其自主飞行。本系统可应用于不同环境下对无人直升机的操控,模式切换灵活;可提高地面操纵手遥控动作有效性和准确性,缩短训练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132191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175872.1
申请日:2007-10-1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SS接收机的基带信号处理方法。本方法主要适用于GNSS接收机普通测距码信号的接收,并在频域内完成基带信号的捕获、跟踪处理,易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捕获过程中,利用FFT和IFFT计算方法进行成组计算来简化时域相关运算。码跟踪过程中,首先利用FFT和IFFT运算找出多个相关峰位置,然后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完成码相位的精确估计。载波跟踪过程中,首先根据捕获时得到的粗略载波频率估计值确定计算DFT值点的范围,并利用滑动DFT方法计算这部分点的DFT值,然后利用插值DFT方法对载波频率进行估计。在导航电文恢复时,利用了码跟踪过程中IFFT的输出结果完成数据的解调。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48255.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膦酸电解质。多膦酸电解质包括含有高浓度磷酸根基团和/或膦酸根基团的多膦酸分子水溶液和氧化聚合添加剂盐酸多巴胺,通过提高电解液的浓度,调整水合氢离子的溶剂化结构,有效抑制析氢析氧等副反应;通过添加氧化聚合添加剂,可成功抑制电极材料的溶解作用,起到保护电极的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多膦酸电解质的摇椅式水系质子电池,电池正极材料为2,7‑二羟基‑9芴酮或2,6‑萘二酚,负极材料为MXene与三氧化钼的复合物,其中三氧化二钼的质量分数应在2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质子电池,制备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易控制,对高性能摇椅式水系质子电池的实验指导及实际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79177.3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nventor: 张勇 , 王蔚玉 , 李东 , 刘旭东 , 李嘉毅 , 杨桂文 , 于畅洋 , 郭龙 , 邢羽 , 罗桂林 , 赵刚 , 董明文 , 成亚青 , 王奔 , 吕始胜 , 刘耕阳 , 郝世昱 , 李婷 , 李宏伟 , 孔维武 , 李治国 , 赵楠 , 石秀峰 , 王伟 , 王晓侃 , 何燕南 , 查艳丽 , 苑顺周 , 赵月 , 王洋 , 王岩 , 蔡建 , 黄宇松 , 高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旅检智能通道自动匹配远程集中判读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自动匹配远程集中判读系统AMRSS和自动回筐系统ABRS;方法通过人脸特征信息与托盘唯一的识别标签匹配,实现了旅客信息、识别标签和图像信息精确匹配。实现了可疑行李自动复检,降低了安检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计配比多取筐台设置、多操作员判读和多开包员复检,提高了安检效率。能够预测旅客人数和旅客等待时间,减少了旅客等待时间,通过旅检自动匹配集中判读系统与自动传输分系统的相互配合,完成了旅检通道的人包对应、集中判读、行李分拣和托盘回收的工作,提高了旅检通道旅客通过率,实现了人包对应管理,降低了安检员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