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84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59293.0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变带宽自动铺丝成型轨迹规划设计方法,属于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成型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纤维铺放模具的曲面参数与铺层参数;确定每一层铺层的参考坐标系和起始点,生成基准轨迹,参考坐标系基于容许变换定理和一阶标架场的定义生成;基于曲面变曲率参数使用变带宽密铺优化算法生成密铺的轨迹,以及进行宽窄带密铺规划;将最终生成的轨迹规划方案生成铺放机器人的系统语言,用于控制机器人进行铺放工作。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自由曲面铺丝路径规划受到曲面形状限制而存在较大间隙或重叠等缺陷的问题,能够实现多种曲面结构的满铺铺丝路径规划,并确保了纤维自动铺丝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4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2030.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D04C1/02 , A61L27/52 , A61L27/16 , A61L27/18 , A61L27/20 , A61L27/22 , D04C1/06 , D02G3/04 , D02G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水凝胶柔性植入支架及其原位定制化成型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高性能连续纤维为结构纤维、连续化水凝胶前驱体纤维为基体,复合构建合股纤维束结构,通过柔性导向三维仿形织造成型技术,依据目标组织的结构与形貌特征进行三维仿生编织成型,形成复合纤维预成型体;最终,利用复合纤维中水凝胶前驱体纤维的吸水溶胀与协同交联,实现预成型体中前驱体纤维向水凝胶基体的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7697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21673.7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B25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凸轮‑圆弧板簧机构的旋转型变刚度驱动器,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串联的输出组件、刚度调节组件和关节电机组件;输出组件包括输出杆、刚度调节电机和第一传动组件;刚度调节组件包括圆弧板簧、板簧安装环、支点滚针轴承和滚子组件,刚度调节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驱动支点滚针轴承沿着圆弧板簧的内壁移动,实现驱动器刚度调节;关节电机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关节电机和第二传动组件,关节电机的驱动力矩依次通过第二传动组件、滚子组件、板簧安装环传递至输出杆以调节输出杆的位置。通过刚度调节电机可直接实现机构的支点位置调节,实现驱动器的刚度调节,不需要额外的转换机构,也不需要多组齿轮或带轮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16224.1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连续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玻纤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含有造孔剂的玻璃溶胶‑凝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连续初生纤维,然后对连续初生纤维进行热处理使造孔剂发生结晶,最后利用酸解去除结晶体,得到含有多孔的连续玻璃纤维。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摒弃了传统熔融纺丝方法制备玻纤所需的高温环境,因此,制造成本可大大降低,能耗也大幅度减少,另外,因该方法制备的玻纤含有多孔结构,因此具有孔隙率好、隔音隔热性能优越、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可以实现超细介孔(直径:0.2~0.45μm)连续玻璃纤维低成本、低能耗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154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746085.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软骨植入物预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类生人工软骨植入物胶原纤维原位构建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生物相容基体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构稳定性、表面平滑性与耐磨性,其仿生纤维结构的成型以人体膝关节软骨的胶原纤维结构特征为仿生参考,以可降解纤维为孔道构筑预成型体,随着纤维的逐步降解,水凝胶基体中微纳级孔道形成并缓释细胞生长活性离子,以孔道结构为通路,容纳、诱导自体软骨细胞沿孔道繁殖、生长、分化、成骨,实现自体软骨胶原纤维增强结构的原位成型,形成具备人体软骨生物力学特征与活性机能的类生人工关节软骨植入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2569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40132.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B29C64/393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结构的打印方法及系统,所述打印方法包括步骤:S1、沿所述连续纤维结构的最外侧边执行第一打印路径打印至为Gn,m上的任意一点;S2、在连续纤维结构的第n列执行第二打印路径,所述第二打印路径的起点和终点均为所述第一打印路径的终点,所述第二打印路径覆盖第n列的所有边;S3、依次在连接结构的第n‑1列、第n‑2列……第1列执行第二打印路径直到打印至G1,m;S4、在连续纤维结构的第1列执行第三打印路径打印至第一打印路径的起点。本申请中,打印过程中不间断,单笔即可完成整个打印过程,纤维束不存在断裂,连续纤维结构中的交叉点不会有材料堆积,不会阻挡打印喷头的移动的,大大提高了连续纤维结构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804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0753.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A61L27/34 , A61L27/54 , A61L27/52 , A61L31/10 , A61L31/14 , A61L31/16 , A61L27/58 , B05D1/18 , B05D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的表面处理与涂层领域,公开了种耐电化学腐蚀耐降解材料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的表面包括复合涂层,该复合涂层包含生物功能填料和水凝胶高分子材料;所述复合涂层在37℃环境下,腐蚀电压不低于‑1.05V,使用14天后细胞活性在1.2OD/450nm以上,剥离强度不低于300J/m2,粘附力等级在3级以上,28天降解失重低于6wt%。该材料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抗菌性、结构强韧性、材料降解可控性,特别适合作为生物功能植入材料应用于医疗植介入器械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59331.7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压背景下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方向力学性能试验件,该试验件的一端完全夹持住,即夹持住试件层合板的纤维,另一端间接夹持,即试件层合板的纤维没有被完全夹持住。为了实现这种特殊的夹持,试验件需要特殊的设计。该特殊试验件包括复合材料层合板、间接夹持盒、夹持垫片、填充基体、细针。复合材料层合板由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层板制成。间接夹持盒由铝合金制成,包括盒体、上端盒盖、侧盒盖、沉头螺钉、方孔以及细针孔,间接夹持盒被试验机夹持,它与复合材料层合板之间通过填充基体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细针增强连接。夹持垫片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完全夹持端的夹持。该试验件可以用于测试冲压背景下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方向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0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678428.6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B29C7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层厚度等差控制的纤维自动铺放方法,涉及复合纤维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根据目标零件厚度、首层层厚和中间工艺参数,在层厚等差控制条件下进行铺放层数信息的获取;根据目标零件厚度、首层层厚和铺放层数信息获取实际层厚递增量;根据首层厚度、铺放层数信息和实际层厚递增量获取末层层厚;在末层层厚未超出阈值区间时,根据首层层厚以及调整后的实际层厚递增量和铺放层数信息进行纤维自动铺放。本发明通过等差递增的形式逐层增加层厚的形式,以单一的层厚为调节量,无需对压力进行调节,只需要单一的高度调节装置即可,因此大大简化了铺丝头结构,同时使铺丝头能够以更小的体积进行更加细化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12769.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压试验装置,用于立方体岩石块的围压试验,包括:外壳体和多个围压单元,每个围压单元均包括:压力垫、内垫块、外垫块、内囊和连接件;其中,所述压力垫嵌入所述内垫块和所述外垫块安装,所述内垫块与压力垫之间非固定连接,所述外垫块与压力垫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外垫块与外壳体之间的连接,多个所述内垫块合围于所述岩石块;所述压力垫为层合结构;所述压力垫与所述内垫块、所述外垫块形成密闭腔体,所述内囊布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内囊充入流体伸展后,紧贴所述腔体内表面,压力通过所述内垫块传递到所述岩石块,形成对所述岩石块的围压。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以及压力垫的材料改进来减小围压试验装置的变形和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