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424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978545.9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首先接收第一纠偏检测装置检测并发送的所述带钢的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可以反映带钢的各种状况。进而本发明主要通过对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进而确定出用于表征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的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具体而言,本发明现在在每个第一预设时间段中,从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依次采样出N组板形测量数据;然后基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再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进而确定出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

    一种旋转式退火炉下部轨道在线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112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1062613.3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形炉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退火炉下部轨道在线修复方法,包括:调平位于所述轨道下方支撑辊组,使所有支撑辊顶点处于同一平面内;测量构成所述轨道的所有长轨道和短轨道的轨道面高度;筛选出轨道面高度相对于基准高度的误差超出误差范围的长轨道和短轨道,作为待调整轨道;拆除所述轨道下方支撑辊组中的一个支撑辊,形成轨道调整空间;驱动所述旋转式退火炉的台车移动,将筛选出的所述待调整轨道移至所述轨道调整空间;调整所述待调整轨道的轨道面高度;当所有待调整轨道完成调整后,安装被拆除的支撑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捷维护调整环形炉下方轨道的方法。

    一种旋转式退火炉台车位置的动态跟踪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559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5575.9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52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退火炉台车位置的动态跟踪方法,在当前台车旋转时,通过安装于所述当前台车底部的挡铁和安装于一炉区的接近开关的相互触发,获取所述当前台车的编码信号;然后通过PLC分析所述编码信号获得所述当前台车的编号;然后通过服务器将当前台车的编号和通过计算获得的当前台车的理论编号进行对比,检测当前台车的编号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进一步确定当前台车的位置,由此可知,本发明采用实际编号测量和理论编号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跟踪台车,二种测量方式相互独立,又互相参考,提高了旋转式退火炉台车跟踪的精度与可靠性。

    一种套筒移出回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34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95841.8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4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移出回收装置,包括:设备底座、直线推动总成、套筒引导架、整体升降总成、套筒顶出部件,钢卷定位座;直线推动总成、整体升降总成和钢卷定位座分别固定于设备底座上,套筒引导架支撑于钢卷定位座上,套筒顶出部件固定连接于直线推动总成的运动部件上,套筒引导架间隔着钢卷放置空间的对着套筒顶出部件,整体升降总成位于钢卷放置空间的下方,钢卷定位座上设置有大于套筒的直径,小于钢卷的直径的容置槽;本发明提高了处理尾卷的作业效率,进而简便快捷地实现了套筒回收。

    一种穿带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996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47626.5

    申请日:2016-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562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带控制方法,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穿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转向夹送辊压辊、第二转向夹送辊压辊、第三转向夹送辊压辊、对中台入口夹送辊压辊及对中台出口夹送辊压辊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转向夹送辊压辊、第二转向夹送辊压辊、第三转向夹送辊压辊、对中台入口夹送辊压辊及对中台出口夹送辊压辊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压下或抬起,以实现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压辊处于压下状态。本发明穿带控制方法避免了多个压辊同时压下,造成带钢各个区域受力不均与,发生扭曲,碾压出褶皱边裂。限制了带头带钢扭曲变形的积累,从而起到避免褶皱产生的作用。

    连续退火炉碳套炉辊结瘤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020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10241339.6

    申请日:2013-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退火炉碳套炉辊结瘤的处理方法,适用于连续退火机组使用的碳套炉辊,包含:对碳套炉辊进行人工除瘤;所述人工除瘤包含对所述碳套炉辊表面已经产生结瘤的孔进行扩大;所述人工除瘤包含对所述碳套炉辊表面能够结瘤的孔进行扩大。本发明提供的连续退火炉碳套炉辊结瘤的处理方法,对结瘤报废的碳套炉辊及孔隙率偏大的碳套炉辊进行人工除瘤处理,即对碳套炉辊表面已经产生结瘤的孔和能够结瘤的孔进行扩大,降低了碳套炉辊自身孔隙容易滋生结瘤物的几率,提升了碳套炉辊的使用寿命。

    一种旋转式退火炉台车位置的动态跟踪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5592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055575.9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退火炉台车位置的动态跟踪方法,在当前台车旋转时,通过安装于所述当前台车底部的挡铁和安装于一炉区的接近开关的相互触发,获取所述当前台车的编码信号;然后通过PLC分析所述编码信号获得所述当前台车的编号;然后通过服务器将当前台车的编号和通过计算获得的当前台车的理论编号进行对比,检测当前台车的编号是否正确,若正确则进一步确定当前台车的位置,由此可知,本发明采用实际编号测量和理论编号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跟踪台车,二种测量方式相互独立,又互相参考,提高了旋转式退火炉台车跟踪的精度与可靠性。

    一种除瘤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7818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278410.7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瘤方法,在监测到退火炉中的碳套辊结瘤时,通过将退火炉炉内的露点控制在25℃~30℃之间,将炉内气氛调节为氧化性气氛,使铁粉与碳套辊发生轻微反应,破坏结瘤物的附着点。然后降低退火炉的炉温和控制碳套辊的运行速度,使降温速度控制在100℃/h~150℃/h之间,使碳套辊和带钢之间产生速度差,并且将速度差控制在10%~20%。利用结瘤物与碳套辊间的膨胀系数不同,使结瘤物与碳套辊间产生应力,降低结瘤物与碳套辊表面的结合力,然后利用速度差使碳套辊和带钢之间产生摩擦力,并通过摩擦力使结瘤物脱离碳套辊辊面进行除瘤。

    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4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78545.9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边部缺陷位置的检测方法,首先接收第一纠偏检测装置检测并发送的所述带钢的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可以反映带钢的各种状况。进而本发明主要通过对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进而确定出用于表征所述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的第一边部缺陷数据。具体而言,本发明现在每个第一预设时间段中,从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曲线数据中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依次采样出N组板形测量数据;然后基于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获得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再将所述N组板形测量数据和所述第一板形测量标准数据进行单独对比,获得第一边部缺陷数据,进而确定出带钢的边部缺陷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