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619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293031.9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加入KH550溶液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与酚醛树脂通过熔融共混、加入填料混合均匀后混炼、模压成型制备复合材料后固化即得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表面改性GO的制备方法接枝率高、制备成本低,制得的表面改性GO具有亲水性低、在聚合物中分散稳定性和均匀性好、热稳定性能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佳,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其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47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98019.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微细气泡生成特性分析的微流控芯片属于微细气泡制备及微流体特性分析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实现芯片微通道结构和尺寸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的探究问题。本发明包括表面相互贴合并键合连接的盖片和基片;所述盖片和所述基片贴合的表面上设置有L型的液体通道、一端和液体通道的水平段连通的多个相互平行的气体通道以及一端和液体通道的水平段端部连通的气液混合物通道;所述液体通道竖直段的端部设置有垂直并贯穿盖片的液体入口,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并贯穿盖片的气体入口,所述气液混合物通道另一端设置有垂直并贯穿盖片的气液混合物出口;多个所述气体通道的宽度呈等差数列递增。
-
公开(公告)号:CN110935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97772.8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析微细气泡聚并效应的微流控芯片属于微细气泡制备及微通道中气液二相流体相互作用分析领域,目的在于提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准确反应真实现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两个表面相互贴合并键合连接的盖片和基片;所述盖片和所述基片贴合的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液体通道、连接在两个液体通道之间的气体通道以及和所述两个所述液体通道一端连通的微细气泡聚并腔,所述液体通道和所述微细气泡聚并腔连通处作为微细气泡出口;两个所述液体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液体通道上设置有垂直并贯穿盖片的液体入口,所述气体通道上设置有垂直并贯穿盖片的气体入口,所述微细气泡聚并腔和微细气泡出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垂直并贯穿盖片的气液混合物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0464931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92187.7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北华大学
IPC: C01G23/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B)纳米海绵的制备方法,解决传统TiO2(B)制备方法中依赖高温煅烧、制备复杂及产物弱晶化的缺点的技术问题。该方法是:以水为溶剂,加乙醇酸后加入钛酸正丁酯,混合搅拌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反应温度为120-180℃反应6-18个小时,待反应冷却后将得到的白色沉淀物洗涤,离心,干燥,至于烘箱中干燥,即得到TiO2(B)纳米海绵。该方法避免了使用遇水强烈水解冒烟的TiCl4原料以及腐蚀性高浓度强碱,增加了操作安全性;并无需高温煅烧,操作简单,适宜规模生产。制得的TiO2(B)海绵体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非常适宜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19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93031.9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加入KH550溶液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与酚醛树脂通过熔融共混、加入填料混合均匀后混炼、模压成型制备复合材料后固化即得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表面改性GO的制备方法接枝率高、制备成本低,制得的表面改性GO具有亲水性低、在聚合物中分散稳定性和均匀性好、热稳定性能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佳,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其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4931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092187.7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北华大学
IPC: C01G23/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iO2(B)纳米海绵的制备方法,解决传统TiO2(B)制备方法中依赖高温煅烧、制备复杂及产物弱晶化的缺点的技术问题。该方法是:以水为溶剂,加乙醇酸后加入钛酸正丁酯,混合搅拌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反应温度为120-180℃反应6-18个小时,待反应冷却后将得到的白色沉淀物洗涤,离心,干燥,至于烘箱中干燥,即得到TiO2(B)纳米海绵。该方法避免了使用遇水强烈水解冒烟的TiCl4原料以及腐蚀性高浓度强碱,增加了操作安全性;并无需高温煅烧,操作简单,适宜规模生产。制得的TiO2(B)海绵体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非常适宜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1393997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117513.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道叠加式污水处理集成装置属于微细气泡制备及污水治理领域,为了解决产生气泡大以及臭氧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相互叠加的盖片和多个结构相同微流控芯片;每个微流控芯片上包括多个垂直微流控芯片并贯穿上下表面的多个液体注入孔和多个气体注入孔以及在微流控芯片上表面的多个液体通道和多个气体通道,每个液体注入孔至少和一个液体通道的一端连通,每个液体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微流控芯片的侧面,每个液体通道中部通过一个气体通道和一个气体注入孔连通;盖片上设置有多个垂直盖片并贯穿盖片上下表面的多个液体入口和多个气体入口,多个液体入口和多个液体注入孔位置一一对应同轴设置,多个气体入口和多个气体注入孔位置一一对应同轴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211141627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2117475.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华大学
IPC: C02F1/78
Abstract: 一种多孔直通式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属于微细气泡制备及微通道中气液二相流体相互作用分析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臭氧极难溶于水以及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气泡发生壳体,所述气泡发生壳体内部作为气泡生成腔;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上端面的进液组件;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侧壁上的多组进气组件,通过所述进液组件进入到气泡生成腔内的液体和通过进气组件进入到气泡生成腔内的气体流向垂直;以及通过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壳体侧壁上的出口阀门。本实用新型利用臭氧和微细气泡制备技术,基于微细气泡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传质速率高等特点,将臭氧包裹在微细气泡中投入污水,可间接增大臭氧溶解度,提高利用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