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168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135272.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降解场地异味物质的膨润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采用有机改性剂与壳聚糖对膨润土进行插层改性,在获得改性膨润土后,利用原位反应工艺,以氯化钙和过氧化氢为制备原材料,碱性条件下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促进作用,在膨润土层状结构间原位生成纳米~微米级过氧化钙颗粒,最终制得一种改性膨润土负载过氧化钙复合材料。本膨润土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层间距与比表面积,在保证异味物质高效吸附的同时,负载的微纳米级过氧化钙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释放过氧化氢,实现异味物质的氧化降解、保证吸附点位的持续供给,可用于农药行业场地非扰动界面土壤异味物质的吸附降解及其大气散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8176.1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G45/12 , B01J23/889 , B01J23/34 , B01J3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锰基立方尖晶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氯化锰和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获得无定形二氧化锰纳米粒子前驱体,而后以金属盐作为过渡金属供给源,在过量硼氢化钠溶液的还原条件下,经反应合成具有立方结构的锰基尖晶石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锰基立方尖晶石材料具有较低的电子传递阻力,过渡金属与锰氧化还原对再生循环的提升存在协同增益,因此本发明制备的锰基立方尖晶石材料可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09022.4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9/00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7/10 , B01J37/03 , C02F1/56 , C02F1/72 , C02F1/467 , C02F3/00 , C02F3/34 , C02F1/00 , C02F101/3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素废水的电强化处置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抗生素废水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后进行生物降解;其中,在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施加直流电,且在生物降解过程中施加直流电场。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中的电化学过程可促进催化剂所含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循环与电子转移,显著提高催化反应速率与氧化剂利用效率,实现新污染物的高度矿化、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并提高其可生化性;生物降解过程中施加的二维直流电场可增强有机污染物、细菌细胞和营养物质的传质及其相互作用,提高微生物呼吸及代谢速率,从而加速生化处理过程并实现废水深度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37171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36120.6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场地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利用具有双亲结构(同时具有酰基长链疏水基和三个相邻的羧基亲水基)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N‑酰基乙二胺三乙酸(N‑acyl ED3A),利用其阴离子特性使在电场条件下定向(阴极到阳极)迁移,实现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螯合和有机污染物的增溶。完成重金属离子螯合后生成的电中性产物及脱附有机污染物可随电渗析流(阳极到阴极)迁出修复土体。基于柱状电极的非均匀直流电场可避免电极浓差极化现象发生,脉冲供电方式可有效避免水的分解和非生产性能量损耗,可显著降低修复能耗、缩短修复时间。因此,N‑acyl ED3A作为淋洗剂与非均匀脉冲电场的组合在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原位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应用潜力,可实现复合污染物的高效同步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6689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85518.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27/043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硫化铁锰立方尖晶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环境修复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反应,将草酸溶液与含有硫代硫酸钠的金属盐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反应,制备得到硫化铁锰立方尖晶石材料,该反应条件温和、不涉及有毒有害原材料,且所制备的催化剂稳定、高效、环境友好,可有效降低过一硫酸盐等氧化剂的活化能,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6493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66120.4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可控电场强化酶降解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修复区域设置电极井,电极井呈矩形排列以形成非均匀对称电场;将电极插入电极井中固定并连接直流电源相应输出端;将含有固定化酶的电解液泵入阳极井,将电解液泵入阴极井;设定固定化酶运送电场的电势梯度,启动直流电源;完成固定化酶的电动力学运送后,调整直流电场电势梯度,启动电动强化降解。本发明基于酶生物电化学降解与微电极氧化还原等途径实现了有机污染土壤的低碳、绿色原位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5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157534.5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基层状纳米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对聚乳酸进行共混改性,在扩链剂的作用下促使聚合物分子间反应生成长支链聚乳酸(LC‑PLA),而后通过层状纳米填料复合法,将具有微纳米尺寸结构微区的层状填料负载过氧化钙的有机插层膨润土(BCaO2),分散到LC‑PLA基体中,BCaO2片晶趋向于流动方向取向,可显著提高改性膜强度。改性膜的物理阻隔作用可阻止异味物质扩散,形成宏观阻隔层;膜内BCaO2可提高异味物质透过路径的曲折度,延长异味分子扩散进入空气的途径,形成微观阻透屏障,可用于农药行业场地非扰动界面土壤异味物质的长效扩散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3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709022.4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9/00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7/10 , B01J37/03 , C02F1/56 , C02F1/72 , C02F1/467 , C02F3/00 , C02F3/34 , C02F1/00 , C02F101/3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生素废水的电强化处置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抗生素废水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后进行生物降解;其中,在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过程中施加直流电,且在生物降解过程中施加直流电场。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中的电化学过程可促进催化剂所含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循环与电子转移,显著提高催化反应速率与氧化剂利用效率,实现新污染物的高度矿化、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并提高其可生化性;生物降解过程中施加的二维直流电场可增强有机污染物、细菌细胞和营养物质的传质及其相互作用,提高微生物呼吸及代谢速率,从而加速生化处理过程并实现废水深度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57534.5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基层状纳米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对聚乳酸进行共混改性,在扩链剂的作用下促使聚合物分子间反应生成长支链聚乳酸(LC‑PLA),而后通过层状纳米填料复合法,将具有微纳米尺寸结构微区的层状填料负载过氧化钙的有机插层膨润土(BCaO2),分散到LC‑PLA基体中,BCaO2片晶趋向于流动方向取向,可显著提高改性膜强度。改性膜的物理阻隔作用可阻止异味物质扩散,形成宏观阻隔层;膜内BCaO2可提高异味物质透过路径的曲折度,延长异味分子扩散进入空气的途径,形成微观阻透屏障,可用于农药行业场地非扰动界面土壤异味物质的长效扩散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6806.5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吸附PFOA的多层次改性蛭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次使用氯化钠、三氟乙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蛭石进行改性,得到多层次改性蛭石材料,该材料可高效吸附去除PFOA。
-
-
-
-
-
-
-
-
-